第(2/3)頁 聽到兩人的敘述,方明華點點頭,說道:“你們看到這些思考過一個問題沒有?這些網絡上的文學出現,會對文學以及圖書出版有什么影響?” “方老師,我覺得是顛覆性的!”戴佳利搶先回答道:“大家想想啊,這些在網絡上的散文,徹底改變了顛覆了文學要以“書”的形式存在的歷史,Internet成為文學的載體,根本就用什么書籍,大家都在網上看就行啦。” “照你說,將來沒人買圖書了?”趙紅軍插話道。 “很有這種可能!” “我覺得佳利有點危言聳聽。”蘇斌卻發表不同的意見。 “哦?你說?”方明華饒有興趣看著兩人爭論。 “第紙質書具有獨特的紙張質感和書香氣息,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其中,真切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說實在我雖然在網絡上看到舒婷的那首詩,但感覺和拿著真正的圖書就不一樣,感覺缺了點什么。” “雖然Internet上看書方便,但即便是美國,網絡也沒普及,更別說是中國,現在有幾人知道Internet?”蘇斌最后說道。 “那若干年后,電腦網絡普及了呢?如果每個家庭都有電腦,都能上網了呢?!”戴佳利反問道。 “我不知道你說的若干年到底是多少年。”蘇斌立刻反駁:“即便是將來有一天,網絡、電腦普及了,也不可能隨時隨地能看吧?書可以帶在身上,還是野外郊游,飛機上還是輪船上,包括現在,我們都可以拿出一本書來讀,網絡書能行嗎?!” “啊?這”戴佳利愣住了。 網上閱讀是方便,但是最起碼要有電腦還能上網才行呀。 方明華心里暗笑。 在這個年代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若干年后根本不是問題! “還有一個原因!雖然在Internet上可以登載散文,但那些東西的文學性說實在我看了無法恭維。畢竟咱們的圖書都是經過編輯層層把關,可是網上.發表散文誰當編輯?即便是有人把關,文學性也肯定不如實體書。” 戴佳利陷入沉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