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抽到一號簽的親傳弟子和二號簽的弟子登上了平臺,雙方行禮之后,在裁判執事的一聲令下,二人開始了比斗。 一號簽的武者看起來有四十多歲,身材魁梧,滿臉胡須,武帝中期的修為,手中是一把錘子形狀的兵器,是位力量型的選手。 二號簽的武者年齡也不小,有三十大幾歲,他的兵器是一把一丈多長的軟鞭,身材稍瘦一點,個子也不高,也是武帝中期的修為,他的身形比較靈活,知道對手是力量型的武者,再加上他用的是軟兵器,所以一開始就拉開距離進行游斗。 二人各有所長,爭斗的很激烈,一號簽武者一直想上前近身戰斗,可是二號簽武者始終游離在一丈之外。 戰斗的很激烈,可是一號簽武者打得很憋屈,他的每一次出錘只能擊打在軟綿綿的長鞭上,還要隨時防護長鞭的進攻靠近不了二號簽武者的身體。 游斗一直在繼續,而且每次兩個兵器撞擊的時候都會發出清脆的聲音。 剛開始周圍圍觀的武者還在底下議論,說一號武者太笨了,竟被二號武者牽制著對戰。因為在很多武者心目中,力量型的武者在對戰中可是占很大的優勢,可是沒想到竟然被二號武者一直牽制著。 等到他們聽到兵器對撞的聲音,才發現二號武者的兵器不簡單,這個時候他們才仔細看二號武者的軟鞭,法現軟鞭在陽光下會閃現絲絲的金光,看樣子是用什么金屬絲編制而成的。 持續了一刻鐘的戰斗,一號武者實在受不了這種游斗,他在對手軟鞭纏過來的時候,一錘擊打在軟鞭上,然后加速向前沖,可是等他沖到二號武者身前的時候,感覺身后一陣勁風傳來,他趕忙將手中的大錘轉向身后護住后背,可是二號武者忽然拿出一把短劍向他刺來。 顧住了后面,身前大空,武者的戰斗速度很快,而且一號武者由于倉促變招,步伐不穩,二號武者的短劍放在了他的脖子上,輸贏立見分曉。 裁判執事喊了一聲停,二號武者收回短劍和長鞭,雙手抱拳說到: “師兄,承讓了!” 一號武者見狀,拱了拱手,頭也不回的跳下擂臺離開比武場地。 裁判宣布二號武者獲勝,將一枚小牌子給了二號武者,大聲說道: “勝利者憑借此牌進行下一輪抽簽!” 親傳弟子五十歲以下的擂臺第一場戰斗結束,臺下的很多弟子包括上官流云在內,感覺這張戰斗看得很憋屈,但是好像有很多人也感悟到了一些東西。 原來,武者的戰斗并不意味著力量代表一切。 緊接著第二場戰斗開始,三號簽的武者和四號簽武者對戰,這回上臺的是兩名手握長劍的弟子,年齡都在二十多歲,武帝初期的修為,都是一副儀表堂堂的樣子,他們的功法也都是太虛劍經。 比都開始之后,擂臺上劍氣四溢,同樣的功法在二人手中確實不一樣的感覺。 三號武者走的飄逸路子,劍法飄逸凜冽,四號武者走的是詭異的路子,劍法詭異神出鬼沒。 周圍圍觀的弟子很多,修煉太虛劍經的弟子看的各個是興致勃勃,還有人一邊觀看一邊在手中比劃著,眼中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感覺。 同樣的功法在不同人的修煉中,會有不同的結果和感悟,招數是死的,人是活的,每個圍觀的弟子都從隊長的弟子的招式中有所收獲。 上官流云也明白了,為什么太虛宗每年要舉行宗門大比,這種比賽不光是讓弟子之間在戰斗中競爭交流,還能讓其他的弟子在一旁通過觀看戰斗獲得更多的感悟。 很快的,三號和四號武者之間的戰斗也結束了,四號武者稍差一籌,詭異的劍招讓他內勁損耗比較大,而三號武者攻防有章,占了內勁充足的優勢,四號武者感覺內勁匱乏,主動退開認輸。 裁判宣布三號武者獲勝,同樣給了他一枚代表晉級牌子。 四號武者雖然輸掉了比賽,可是他好像也有感悟,他沒有離開比武場,而是留在擂臺下,一遍運功恢復內勁,一邊繼續觀看后面的比賽。 比賽一直在繼續,很快就到了五十號和五十一號,上官流云也發現了所謂的熟人,那就是田伯光,田伯光是五十號,他的對手五十一號,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弟子。 田伯光一身赤紅的武者長袍,手中拿著一把精致的利劍,看他身上的氣勢,散發著濃濃的武帝中期修為,應該是剛突破不久,還沒有將內勁完全收斂,他看著周圍的武者,眼帶驕傲的走上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