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不省人事,王安就公然變臉了,如果沒有太子出手,恐怕她只能選擇跟著鄭貴妃上賊船了。 “還好還好~哪怕為了女兒幸福、為了以后有個安穩,現在也要演好這出戲,不能讓王安這群逆賊得了好處!” 她咬了咬牙,直接叫身邊的劉朝去訓斥王安。 王安身邊閃出魏朝,兩個人對噴起來,誰也不服誰。 由于泰昌皇帝尚在,非常需要靜養,李選侍便喝令大漢將軍請他們出去,吵也不能在大殿里面吵。 王安則揮手叫來錦衣衛和另一撥大漢將軍,雙方推搡起來,彼此各自宮里的力量差不多,暫時就在乾清宮門內外對峙爭吵。 這種局面看起來荒唐,但是誰都知道皇帝如果病逝,未來肯定大洗牌。 一邊是有法禮和泰昌皇帝最愛者的優勢,宮里中立者當然傾向于道義和職責。 另一邊是有文官支持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這一個月來王安雖然緊盯劉時敏撲了個空,但也把司禮監內內外外補充了自己心腹。所以他這邊更有權勢,也更能吸引投機者。 乾清宮這邊僵持著。 奉天殿、皇極門這邊,駱思恭、惠世揚把值守的人換了一批,并且安排接下來兩天,都是他比較信任的人來輪值。 只要泰昌一死,就立刻讓兵馬控制京城,發布詔書完成過渡。 惠世揚看向南邊午門外,有一種天下盡在掌中的感覺。 “以正氣和言辭主導天下,踩著那幫子老臣,讓大明進入一個眾正盈朝的局面,那樣的大明一定會崛起!” 他還立刻派錦衣衛和心腹出午門傳信。 “楊漣、汪文言,你們要趕快做好準備啊~” …… 朝廷這邊還在為彈劾的事焦頭爛額。 楊漣彈劾兵部尚書黃嘉善的奏疏吸引了絕對大部分人的注意。 朝廷的大部分言官都支持楊漣的彈劾,連左都御史張問達都默認彈劾黃嘉善的八大罪。壓力來到內閣首輔方從哲這邊。 他覺得這封奏疏并不符合事實,但也不得不感嘆,他當了七年首輔,還是頭一次看到有人這樣剛猛。 陛下剛親自囑托過他不可相信謠言,結果又接著開炮。這個彈劾黃嘉善的八大罪,也夾雜著謠言不符合事實啊。 第一大罪:薩爾滸慘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