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8章 建立礦場,再見思凝!-《重生2011,二本撿漏985》


    第(1/3)頁

    若是能成為中芯國際的大股東,甚至控股中芯國際,自然最好。

    畢竟當下的中芯國際,市值只有一百億左右。

    還處于低位,前途可期。

    但可惜,中芯國際內部的股權爭奪,不是一般地激烈,騷操作也多!

    王逸想要控股,真的太難。

    不過,王逸也有自己的優勢,除了資金,還有訂單!

    65nm智能芯片的大訂單!

    以及手中cdma授權,也是中芯國際發力電信芯片的基礎!

    中芯國際之前引入大唐投資,除了缺錢,另一個原因就是沖著大唐手中的td-cdma,來做移動3g芯片。

    但td-cdma移動3g的未來,并不樂觀,很快就涼了。

    而王逸手中的cdma授權卻是當下,乃至今后做電信芯片,都必不可少的基礎專利,比大唐的td-cdma重要多了!

    這些,都是王逸入股中芯國際,躋身甚至掌控中芯國際董事會的資本!

    當然,若是進展不順,就只能收購晶圓廠,甚至自建晶圓廠。

    但可惜,這燒錢太多了,短期內困難。

    當下建一個8英寸晶圓廠,需要70億人民幣起步。

    建一個12英寸的晶圓廠,要200億起步!

    這還是2011年前的價格,幾年后,12英寸晶圓廠會漲到400億以上!

    晶圓廠,就是這么燒錢。

    至于那些幾十億就收購了一個半導體企業,那是因為該企業只是芯片設計,沒有晶圓廠,無法量產芯片。

    這種芯片設計公司,沒多少固定資產,才不值錢。

    畢竟一座8英寸晶圓廠的價值,就是70億+了。

    想要低價收購,除非股份置換。

    比如中芯國際收購摩托羅拉的8寸晶圓廠,也買不起,就是用中芯國際的股份進行置換的,才低價收購的。

    沒辦法,晶圓廠太燒錢了。

    王逸也知道中芯國際內部混亂,甚至是豬隊友,也想直接收購一座晶圓廠,奈何窮,拿不出200億!

    12英寸的晶圓廠200億起步,根本買不起。

    至于8寸晶圓廠,也得70億,短期內也不現實。

    倒是6寸晶圓廠便宜,小幾十億就夠了,但是沒意義。

    6英寸晶圓廠太落后,量產90nm芯片都困難。

    8英寸晶圓廠同樣落后,最多能生產90nm芯片,根本做不了王逸需要的65nm,想都別想。

    說白了,王逸要做65nm,45nm,28nm制程,必須是12英寸晶圓廠!

    而當下能收購的晶圓廠,大都是6寸晶圓廠,8寸晶圓廠。

    這種落后的晶圓廠,收購了也沒用,不少花錢不說,設備也太落后!

    王逸收了之后,還得燒錢把所有設備更新換代,把8寸晶圓廠轉成12寸晶圓廠……

    再投入巨資搞研發,提升制程工藝到90nm、65nm、55nm、45nm……完全費力不討好,還不如直接收購12寸晶圓廠。

    可12寸晶圓廠很少,乃是當下最先進水平,都被各大半導體巨頭拿著當寶,幾乎不會出售。

    連中芯國際的12寸晶圓廠,都是自己拿地投資建的!

    如此說來,當下王逸唯一的選擇只有先入股中芯國際!

    后面賺了錢,再考慮200億投建或收購12英寸晶圓廠的事。

    隨后,王逸打開筆記本,看了下中芯國際的市值。

    112億港元,也就是100億人民幣左右。

    這個市值很低,非常低,都不如一座12寸晶圓廠貴。

    原因簡單,晶圓廠真正貴的并不是廠房和土地!

    而是里面的先進設備和生產線!

    當下中芯國際只有幾座落后的8英寸晶圓廠,制程在在130nm-300nm。

    設備大都是張老當年弄的二手設備,制程落后,即將淘汰,并不值錢。

    說白了,中芯國際名下的幾座晶圓廠,只剩下廠房和土地硬撐著,沒多少價值。

    而新投建的幾座12寸晶圓廠,還在建設中,都是無底洞,同樣不值錢……

    漢芯等12寸晶圓廠,也只是中芯國際代管,并不是中芯國際自己的。

    再加上中芯國際負債累累,制程停留在65nm。

    而臺積電、三星、英特爾已經做到45nm、40nm,甚至28nm,中芯國際落后了足足三代,自然估值很低。

    王逸拿出20億,買不起一個新的8寸晶圓廠,但能買下中芯國際不少的股份。

    今年五月份,中投2.5億美元入股中芯國際,以每股5.39港元的價格獲得360589053股,占股11.6%,成為第二大股東。

    而第一大股東大唐,占股19.08%。

    臺積電10%的股份,則被稀釋到6.543%,成為第三大股東。

    當下中芯國際的股價只有4.3港元,市值也跌了一些,王逸投入20億,成為第二大股東,不成問題。

    但這事不急。

    一來,中芯國際當下的業務制程,還是以130nm以上的業務為主,90nm都很少,65nm更是寥寥無幾,良品率也不高。

    王逸入股中芯國際,也未必有足夠的65nm產能。

    畢竟中芯國際的12英寸工廠還在建設,產能有限。

    二來,中芯國際當下很是混亂,財報很難看,股價還會暴跌。

    王逸記得明年6月份,中芯國際的股價會跌到2.5港元左右。

    市值也從當下的112億港元,暴跌到75-80億港元。

    那個時候,才是抄底中芯國際的好機會!

    為了不影響抄底中芯國際,王逸決定,星逸智能家居前期的芯片的訂單,還是給臺積電或者三星。

    等抄底中芯國際,成了中芯國際大股東后,再給中芯國際!

    當下中芯國際的營收,95%都是90nm以上的業務,65nm寥寥無幾。

    王逸現在給了中芯國際,中芯國際65nm產能不足,也接不住。

    等明年六月,王逸抄底中芯國際成了大股東,中芯國際65nm產能大幅度提升,才能給他們大單。

    當然,最靠譜的,還是自建芯片工廠,但這得徐徐圖之,短時間內拿不出200億。

    王逸心中有了計較,明年的智能家居芯片先找代工,實現盈利,支持高端芯片研發。

    年中抄底中芯國際,若是后續順利,那就一直持有,逐步控股中芯國際,然后引入梁老!

    若是不順利,那就等到高位減持,套現離場,賺一波再說。

    同時著手規劃自己的12英寸晶圓廠,這才是根本!

    但這要一步步來,可以先拿地,建廠!

    晶圓廠地方都有政策支持,土地基本白送。

    前期建廠房設施花不了多少錢,撐死幾十億。

    最燒錢的,還是后期進先進設備、生產線。

    不過今年動工的話,等晶圓廠建好了,就是2013年了,屆時王逸早已今非昔比,完全拿得出二百億,進先進設備!

    憑借星逸科技和美柚,一年多的時間,賺出200億,不成問題。

    那時候,星逸半導體就有了自己的12英寸晶圓廠。

    王逸豁然開朗,找到了兩手準備的發展路子。

    至于晶圓廠需要的專業人才,還是得挖。

    最好把梁老挖過來,那就容易多了。

    但就怕剛起步,生產線少了,請不來梁老這尊大神!

    不過問題不大,第一條65nm的生產線,技術要求不高,挖其他大牛也能解決。

    但后面的28nm、20nm、14nm……就非梁老不可了。

    王逸心中有了計較,這事完全可行。

    那么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找秦主任,要地,建廠!

    12寸晶圓廠投建,國外得兩年,國內基建狂魔也得一年多。

    自然是越早行動,越好。

    心動不如行動!

    王逸喊上吳霜,再度直奔管委會。

    “主任,王董又來了!”

    正在玩星逸手機的秦主任怔住了:“哪個王董?星逸科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方城县| 叶城县| 南华县| 永康市| 九龙坡区| 房产| 怀安县| 玛纳斯县| 宁蒗| 乌拉特后旗| 尼玛县| 西藏| 德令哈市| 长治县| 隆尧县| 会昌县| 隆昌县| 昌邑市| 瑞昌市| 宁化县| 廊坊市| 永胜县| 大荔县| 屏山县| 彭泽县| 碌曲县| 徐汇区| 缙云县| 静海县| 封开县| 宁乡县| 深泽县| 错那县| 岢岚县| 兴业县| 安平县| 二连浩特市| 米泉市| 高州市|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