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忽都帖木兒此時身邊已經(jīng)沒有重兵了。情急之下,只得和諸將率領(lǐng)親衛(wèi)騎兵逃走。 唐軍追殺十幾里,元軍遺尸無數(shù),兵敗如山倒,死的死,散的散。 最后,忽都帖木兒僅僅率領(lǐng)一萬騎兵,逃入不遠的監(jiān)利縣城。 加上收攏的步軍敗軍,元軍只剩下三萬兵馬,困守小城。 僅僅一天時間,就損失了十多萬兵馬。只不過,一萬蒙古騎兵竟然還剩六千多,損失最小。 而唐軍的傷亡只有七千多人,其中戰(zhàn)死者兩千出頭。 這一仗打的非常巧妙,先是利用火攻,然后示敵以弱,暗藏火器突然襲擊,再趁元軍鳴金收兵用騎兵集群沖擊,最后所有步兵全線沖鋒。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殺機。 整場戰(zhàn)役,都是精心謀劃,勾著元軍的鼻子走,將忽都帖木兒玩弄股掌之上。 徹徹底底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 說實話,忽都帖木兒雖然不是名將,可也絕非庸才。實際上他的戰(zhàn)術(shù)都沒錯,跳不出毛病。問題是他的計劃全部在李洛掌握之中。 忽都帖木兒狼狽不堪的逃入監(jiān)利城,隨后李洛親率的唐軍就趕到了,將監(jiān)利城圍得鐵桶一般。 忽都帖木兒為何不率領(lǐng)最后的騎兵遠遠逃走,干嘛非要躲進監(jiān)利城? 因為他沒有攜帶一點糧草,多余的戰(zhàn)馬也來不及攜帶,只能一人一騎,戰(zhàn)馬跑出五六十里就不能跑了。 監(jiān)利是個縣城,城中只有上萬人口,三萬元軍進城,頓時擠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縣令和達魯花赤趕緊將縣衙讓出來,給忽都帖木兒用。 至于城中的百姓,全部被趕出來,屋子全部給元軍住。所有的糧食也被收繳,作為軍需。 三萬殘軍總算松了口氣。 忽都帖木兒的辮子都散開了,加上滿頭油汗,顯得很是猙獰。大達立和阿普穆哈等將領(lǐng)也是一臉鐵青。 而隨軍的陳益稷,卻臉色蒼白,連嘴唇都沒有血色。 此時他當(dāng)真是欲哭無淚。 果然…還是敗了,還是敗了啊。 李洛的火器太犀利了,不但如此,他的騎兵竟然也如此厲害。 雖然逃到了監(jiān)利城,可李洛已經(jīng)把監(jiān)利城圍住了。城中只有一萬騎兵,兩萬步軍,軍心萎靡,糧草也全部喪失了。 怎么守的下去? 這一萬騎兵,沒了馬糧,怎么和李洛的騎兵抗衡。就算逃,也跑不過李洛的騎兵啊。 這次,真是完蛋了。 陳益稷閉上眼睛,他摸著自己的辮子,忽然覺得這辮子竟然如此丑陋。 在大越時的往事,再次潮水般浮上心頭。耳邊響起父親陳太宗的話:“兒啊,爹不立你為太子,是為了你好,也為了大越。你實在不適合做皇帝。” 陳益稷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痛恨這句話,可是現(xiàn)在,他再也恨不起來。 哎…要是大越還在,該有多好。 父皇,皇兄,我錯了,錯了啊。 忽都帖木兒等人坐在縣衙半響不語,氣氛沉悶的要死。凝重的讓人無法呼吸。 十幾萬大軍啊,就這么敗了。 好像還敗得稀里糊涂,都沒打一場像樣的硬仗,就敗了。 這就是所謂的以勢敗,以勢勝么? 不甘啊。 此次一敗,眼下東南和湖廣還有誰能阻止李洛? 大汗知道了,他們會是什么下場? 想想都讓人發(fā)寒。 良久,忽都帖木兒猛的站起,“蒙古勇士要像草原上的狼那樣堅韌,要像山中的石頭那樣堅硬!沒有任何敵人能打敗蒙古勇士,除了我們自己!” 大達立厲聲道:‘這兩仗,對蒙古勇士不公平!李洛只是打了巧仗,除了證明他的狡詐,什么也證明不了!就算死,也要讓叛軍明白,蒙古勇士才是真正的戰(zhàn)士!’ 一干蒙古將領(lǐng)一起按刀喝道:“讓長生天賜予我們勇氣和智慧!血戰(zhàn)殺敵!” 三萬元軍的士氣,在蒙古將領(lǐng)的努力下,總算有所恢復(fù)。 第二天下午,蕭隱親率七萬大軍終于趕到監(jiān)利。 還沒見到李洛,蕭隱等人就得到忽都帖木兒大敗,率領(lǐng)殘兵敗將困守監(jiān)城的消息。 蕭隱知道后,當(dāng)真驚喜交集。喜得是忽都帖木兒大敗。驚的是,唐軍竟然如此之強。 忽都鐵木兒十幾萬大軍,打的幾十萬紅巾軍灰飛煙滅,將自己困在江陵數(shù)月,卻被李洛三下五除二的打敗。 那李洛的實力還用想么? 他如何能不震驚? 要不要去親自見李洛感謝? 蕭隱很是猶豫。他身穿一身華麗的繡著金線龍紋的盔甲,騎在馬上望著唐軍大營,心中為難之極。 李洛兵鋒如此強大,要是自己去見他,被他扣留,然后吞并自己的人馬怎么辦? 他不敢去見了。但李洛為了援助大梁,大老遠跑來,還大敗忽都帖木兒,自己要是不去,當(dāng)真說不過去啊。 “陛下。”尚書左仆射高朗說道,他拉著蕭隱的馬頭,“臣以為陛下應(yīng)該去見唐公李洛,表示大梁的謝意啊。” 散騎常侍徐儀也建言道:“是啊陛下,唐公有恩與大梁,要是不見,臣恐唐公不悅,以為大梁失了禮數(shù)。” “高卿認為,朕能去得?”蕭隱問道。 高朗笑道:“陛下多慮了。臣雖不知道唐公為人,但斷不至此。再說,公主殿下還在唐營,必是無礙的。” 蕭隱聽到這話,放心了不少,決定去親自面見李洛。 大梁天子去見唐國國公。 說起來不合禮。 雖然他是大梁皇帝,而李洛只是個國公,但蕭隱還沒糊涂到認為李洛應(yīng)該把自己這個大梁天子當(dāng)回事兒。 唐營中的李洛正在議事,就接到蕭隱入營相見的消息。 “呵呵,大梁天子來了。”李洛笑著站起,他知道蕭隱會來。就算他不敢來,他的“臣子”們也會諫言他來。 隨軍的光明公主辛苦,得知蕭隱來了,也趕緊出來迎接。 很快,唐軍中就響起鼓樂之聲,一身龍袍盔甲的蕭隱在侍衛(wèi)的簇擁下,在唐軍的歡迎中進入大營。 蕭隱剛剛進入唐軍大營,就看到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子,他立刻露出笑容。 “辛苦見過陛下!”辛苦斂衽一禮的施禮。 “免禮免禮!辛苦啊,你辛苦了。”蕭隱呵呵笑道,“多虧你向唐公求援,大梁才能轉(zhuǎn)危為安啊。” 此言一出,周圍的唐軍將士,忍不住都是莞爾。 “陛下,唐公已經(jīng)在軍中備酒,款待陛下。唐公正在中軍大帳…” 辛苦還沒說完,忽然蕭隱給她使了個眼色,小聲道:“唐公設(shè)宴,可是鴻門宴?” 辛苦聞言,心中不由生出一絲鄙夷,小聲笑道:“陛下多慮了。” 蕭隱心頭一松,再次恢復(fù)了鎮(zhèn)定自若的神態(tài)。 PS:今晚就到這了,朋友們晚安!蟹蟹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月底了求支持!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