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是因為僰人。
元軍收買了僰人,讓善于攀巖的僰兵攀爬山城,協(xié)助攻打,才好不容易攻下易守難攻的凌霄山城。
凌霄山城被攻破后,城中堅持抗元多年的宋軍以及家屬,全部遇難。
凌霄城的獨自堅守,軍事上并無多少意義,只是一個漢人抗元的精神支柱罷了。
李洛救助凌霄山城,不是要幫他們堅守城池,而是要將支兵馬接應出來。
他也看重這支兵馬。
第二個目的就是,消耗僰兵的實力。
歷史上僰兵能被元軍收買攻打凌霄山城,那么現(xiàn)在就能被元軍收買,攻打劍門和武關。
僰兵是最善于攀巖作戰(zhàn)的人,最合適用來攻打關隘。
“再加一萬金子!”僰王卜矢伸出一根蘿卜般的手指,“老虎出兵一萬,拿下斷頸巖,打開一條道!”
僰王自稱老虎,僰人都叫他山君。
“我可以代我家主人加一萬兩黃金。”一個年輕人說道,放下米酒,“不過,我希望山君再加三千勇士。”
卜矢摸著鋼針般的胡須,搖頭擺尾般說道:“不行。除非你們再給老虎一百斤雪糖!”
“成交!”年輕人笑道,“我家主公不缺黃金雪糖,就缺山君這樣的英豪相助。”
卜矢哈哈大笑,“你家主公是什么人老虎不想知道,只要他是個大方守信的人就夠了!”
作為幾萬僰人的王,卜矢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口黃金棺材。只是,那需要多少黃金啊?
…………
凌霄蜂一峰獨起,壁高千仞,崖岸如林。著名的凌霄城,就坐落在山頂。
凌霄城下山數(shù)十里方圓內,常年駐扎數(shù)萬元軍,除了圍困之外,也不時上山攻打。
多年來,元軍攻城近百次,卻無不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四川境內當年八十三座抗元山城,如今釣魚城,神臂城等早已陷落,唯獨剩下一座凌霄城在孤獨的繼續(xù)抵抗。
近年來,不時有抗元義士慕名而來,翻山越嶺,躲過元軍封鎖,主動加入凌霄城中的長寧軍,不斷補充凌霄城的抗元兵馬。
由于凌霄城地處群山之中,不擅山地作戰(zhàn)的元軍無法徹底封鎖,所以凌霄城并沒有完全被隔絕外面的消息。
外面發(fā)生的大事,每隔一段時間凌霄城就會知道。
凌霄城并不大,不過一個縣城大小,如今卻有萬余軍民駐扎在這里。
凌霄城當年為長期抗元儲存的十幾萬石糧食和大量軍器,如今也快見底了。誰也不知道還能守多久。
但是,上至長寧軍將領,城守使易士英,下至一個婦孺老弱,都已經(jīng)抱定死志,誓與城池共存亡。
深秋的夕陽斜照沉寂的群山,晚霞中的凌霄城異常壯美。
如詩…如畫!
一道蒼勁如松的身影拄刀佇立在烽火臺之上遠眺群山,襯映著晚霞山色,讓殘陽如血下的大山孤城更顯蒼茫。
“唉,往事不可追,國事不可回,縱粉身碎骨,亦不能恢復這大好河山啊。”烽火臺上的身影喟然長嘆,悲愴中帶著無盡的不甘。
“大父,你不冷嗎?”
一道帶著奶氣的稚嫩的聲音傳來。
年過五旬的老將轉過高大的身子,背著夕陽的面孔有些模糊,他伸出一雙繭子厚重的大手摩挲著小女孩梳著雙髻的小腦袋,“大父不冷,凌霄冷不冷?”
小丫頭是他的孫女,出生就在這個凌霄城,所以取名易凌霄。
倒像是個男兒的名字。
小凌霄打了個寒戰(zhàn),抱著胳膊,“凌霄不冷。”
“哈哈哈,嘴硬。”老將解下一襲破舊的戰(zhàn)袍,將孫女小小的身子裹起來,“回屋子吧,這里風大。”
小凌霄沒有聽話回去,她指著烽火臺,“大父,這個臺子是做甚么的?大父為甚老是來這里?”
老將道:“這叫烽火臺,是向自己人傳遞敵情的。韃子一來,就點起火,讓其他城池的自己人看到。”
小凌霄問:“那凌霄怎么沒見過燒火呢?大父你看,這臺上的草都有凌霄這么高了。”
老將笑道:“因為沒有其他城池了,也就沒有自己人了。韃子來,也就沒有必要燒火報信了。”
小凌霄點點頭:“凌霄曉得了。就是說剩下我們這座城,這臺子就沒用了。大父,凌霄聽說我們都可能死。”
“你怕死嗎?”老將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