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一個幕僚嘆道:“外界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說,東翁降元,臣節不保。他們哪里知道,東翁實是悲天憫人之大丈夫也,即便堅守襄陽六年降元,那也是為了保全闔城性命。” “就是如此。”另一個文士道,“東翁之心,光風霽雨,崖岸高峻,豈是那些破落戶所能蠡測。” 呂文煥一邊翻看將領花名冊,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知我罪我,唯其春秋。俺雖然先為宋將,后為元臣,卻無愧于心。人力豈能違背天意哉?” 雖然說得如此瀟灑不羈,但要說呂文煥沒有羞愧之心,那也是扯淡。 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后,見到呂文煥怒罵。呂文煥很委屈的說:“丞相為何罵我?我守襄陽六年才降。”文天祥說:“你負國為逆,萬世賊臣,就算是兒童都會罵你,何況是我!” 當時蒙古將領唆都聽到,也忍不住說:“丞相罵得好!” 呂文煥曾在給南宋的信中說:“因念張巡之死守,不如李陵之詐降。猶期后圖,可做內應。” 但是,宋廷直到徹底滅亡,也等不到他的“猶期后圖”。相反,因為他深知宋朝虛實,倒是成了滅宋的急先鋒。 近來元廷在南方大敗后,重新設置了四個都元帥,分別是平賊漢軍都元帥,平賊吐蕃軍都元帥,平賊交州象州軍都元帥,平賊大理軍都元帥。 四大都元帥,全部由忽必烈之孫,云南王也先帖木兒統帥。 而呂文煥以四川左丞官位,出任平賊漢軍都元帥,足見忽必烈對這個宋朝降將還是信任的。 如今元廷在南方的地盤有四川行省,云南行省,交州行省,象州行省。交州象州都是新開拓的疆土,云南行省是云南王也先帖木兒的地盤。那么呂文煥的平賊漢軍都元帥,能統帶的只是四川漢軍。 但是,說是平賊漢軍都元帥,可呂文煥統帥的兵馬絕不僅僅是漢軍,還有四川的苗兵,彝兵,羌兵等部族兵馬。 這些部族當然不愿意替元廷打仗,可他們的頭人貴族早就歸附了元廷,他們也不得不聽令。 呂文煥麾下除了八萬四川漢軍,還有四萬諸族蠻兵,共十二萬大軍。 呂文煥入蜀后,為了解決后顧之憂,首先就來親自攻打凌霄城,拔掉這個釘子。不然,大軍一旦東征討賊,蜀中空虛,留著凌霄城必定會出大事。 一個幕僚道:“圣上以東翁為平賊漢軍都元帥,總攬蜀中漢番兵馬。十余萬大軍整裝待發,就差糧草了。只是官倉缺糧,東翁可有解決之法?” 呂文煥眼睛一瞇,“沒糧?蜀中漢人五百萬,各族番人上百萬。六百萬人解決不了十萬大軍的糧草?俺不信。” 蜀中人口南宋最盛時僅在冊漢人就有一千三百萬,經歷戰亂和蒙元屠戮后,各族加起來卻只剩幾百萬。 呂文煥之前不在四川,對四川如今的情況并不太清楚。 “好教東翁知曉。今年四川鬧過白蓮,雖然被鎮壓,卻也壞了打糧。如今蜀中流民頗多,每天都有人餓死于道,大半田地拋荒。哪里還能征收到足額的糧草,能有一半就不錯了。”一個幕僚說道。 誰知呂文煥毫不擔心,笑著說道:“百姓是沒有糧食了,大戶巨室不是有么?向他們征收就是了。還有軍餉,也要著落在他們身上。哼,大元朝幫他們平賊,他們都不舍得出糧出錢么?那俺十幾萬大軍吃什么?” 幕僚微微搖頭,“如此一來,東翁就會得罪蜀中豪強了。” “哈!”呂文煥搖頭,“俺怕得罪他們?俺呂家就是大戶,卻也主動捐納錢糧。他們就不能?陸先生,你替俺寫張告示,攤派三百萬貫鈔,五十萬石糧草!有田萬畝之家,都不能逃避!有敢違抗,殺!” “還有,不要再向小民征收,他們活不下去就會造反,得利的是反賊,受損的是大元!其中利害,不可不察也!要剿滅叛賊,除了克敵制勝,還要和叛賊爭奪民心!” “東翁高見!正是如此!”幕僚說道。 呂文煥道:“這個道理俺知道,大汗當然更清楚。俺離京時,圣上有交代說,只為平賊,皆可為!哼,那些豪強也不想想,大元朝憑什么白白保護他們?真是笑話。他們當大元是前宋?” 幾個幕僚都笑了起來,“如此,大軍糧草軍餉都無憂了!” 呂文煥站起來走到升帳鼓前,親自敲鼓升帳。 “傳令!明日入山,攻打凌霄城!半月內,必拔之!” “喳!” ………… “大王,老師,呂文煥親自率兵攻打凌霄城!這已是七天前的消息了。”特察局李織第一時間就來匯報,“呂文煥在凌霄山有四萬大軍,其中有一萬蠻兵。” “是他?”李洛想不到元廷會重新啟用呂文煥為帥。 呂文煥是大漢奸不假,但他也是良將。宋元之際的名將中,呂文煥可是排名靠前的存在。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男人。 “呂文煥對山地之戰很熟,當年跟隨他兄長呂文德在四川作戰多年。而且長寧軍和易士英也曾是他部下。”李洛道。 崔秀寧道:“你覺得他能攻下凌霄城?” 李洛點頭:“對凌霄城來說,最不危險的是蒙古色目將領。最危險的就是呂文煥這樣的人。他深知城中虛實,對地形也不陌生,軍中還有擅長山地作戰的蠻兵。倘若不是我們先出牌,凌霄城這次必然被攻破。” 崔秀寧笑道:“可惜啊,他不知道我們先走了一步。” “先走一步。”李洛道,“就算不能要他的命,起碼也能解救凌霄城!” s:頭疼發燒很不舒服,掙扎著更新了一章。蟹蟹大家支持!求票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