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座廢棄金營,的確就修建在一座所謂的風水寶地之上。據修建營盤時,還發掘出一座古祭臺。但當時誰也沒有多想。
“完顏衛霍,這應該就是冀州鼎。你們護鼎有功,該當賞賜。不過九州鼎事關重大,眼下又不能運回,為了以防泄密,寡人就送你們去東州?!崩盥宓?。
東州?那是哪里?完顏衛霍心中一顫。
“就在東海不遠,從臨安出發,數日就到?!崩盥褰忉尅2话阉麄兯偷綎|州不行啊,要是他們中有人泄露這個秘密,很快就會下皆知。
畢竟冀州鼎幾年內還無法起運帶回,那可是元廷的地盤,還是在塞外。一旦秘密讓元廷獲悉,元廷挖了冀州鼎,那就沒李洛什么事了。
“寡人算你獻鼎之功,封你為一等子爵,賞銀萬兩,暫時就去東州。”李洛很大方的給了封賞。
到時,他坐子明堂,宣失傳古籍,執傳國玉璽,列九州寶鼎,想想都動感十足啊。
古往今來,只有一個帝王能同時擁有上古典籍,傳國玉璽,九州寶鼎:始皇帝。
除了始皇帝,再也沒有第二個帝王能同時擁有這三種寶物。
而他李洛,很可能真有這個運氣,成為第二個。
“謝大王封賞……”完顏衛霍想不到不但能保全所有人性命,還能得到封賞。
他不知道唐國子爵有什么待遇,但總比藏在地下當老鼠好的多。
李洛聞言道:“寡人元從多是女真人,女真人也是寡人赤子,等同漢人。你們去了東州,大可寬心過活?!?br>
“大王仁慈,真命世主也,難怪冀州鼎出?!蓖觐佇l霍再拜道,“臣年事已高,風燭殘年。這子爵之位,愿轉給孫輩,不知可否?”
李洛笑道:“眼下大唐爵位,皆為開國之爵。可傳承后世,你不必擔憂。”
“謝大王……”完顏衛霍很是激動。爵位可傳承,這意味著他這群人總算有個依靠了。
李洛當即寫了一道封爵詔,蓋上大印,讓人交給禮部。
等到完顏衛霍千恩萬謝的退出,文祥等人一起站起來道:“恭賀大王!冀州鼎出,可是大的吉兆?。 ?br>
李洛道:“先別忙著恭賀寡人。冀州鼎還在塞北埋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運回來?!?br>
文祥道:“大王勿憂。只要嚴守秘密,等到驅除韃虜,恢復北國,自可光明正大的挖出來,重見日!”
…………
此時的北國,已經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巍峨的大都城銀裝素裹,更增添一種蒼茫的霸氣。
元宮大內已經結冰的太液池上,狗拉雪橇正拉著幾個身穿狐裘的蒙古貴人,奮力奔向太液池中間的廣寒宮。
宮中的怯薛侍衛們都知道,東道諸王乃顏,勝那哈兒等人已經奉大汗之命,從遼東和嶺北來到了大都,覲見大汗。
鐵木真稱汗建國后,把汗庭之西分封給自己的兒子,把汗庭之東封給自己的兄弟。這就是蒙元帝國西道宗王和東道宗王的由來。
鐵木真曾:“打下了下呵,黃金家族的人,就應該分得土地,共享富貴呵!”
東道主要分封了合撒兒、哈赤溫、鐵木哥、別勒古臺四個兀魯斯。藩王槳兀魯斯汗”,地位高于普通的宗室王爵。
宗室親王用的是印,藩王用的卻稱為“寶”。比如,鐵木哥兀魯斯的“寶”是鐵木真賜予的“皇太弟之寶”,哈赤溫兀魯斯用的是“皇侄貴宗之寶”。
由于蒙古“幼子守灶”習俗,分封時鐵木真的幼弟鐵木哥分到的土地人口最多,所以在東道四個兀魯斯當中,鐵木哥兀魯斯的實力最強,乃是東道諸藩之首。
乃顏,就是鐵木哥的玄孫,正是鐵木哥兀魯斯的現任藩王。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時,東道四大兀魯斯的宗王都支持忽必烈,是忽必烈獲勝的重要原因。
可隨著忽必烈的地位穩固,就開始削弱東道諸藩的權力,限制他們的勢力。
忽必烈禁止東道宗王劫掠人口為奴,禁制其領地內擅射的水達達等部落使用弓箭,還強征東道宗王麾下的諸色民戶當船匠。甚至禁止東道宗王和高麗互剩
忽必烈這一系列釜底抽薪、“忘恩負義”的行為,讓東道宗王越來越不滿,開始萌生反叛之意。
不過,此時的東道宗王,還沒有下定決心造反,也不敢貿然造反。
很快,幾輛狗拉雪橇就來到廣寒宮外。臺階上的一個高麗中官,早就恭候在此了。
“四位尊貴的兀魯斯王,大汗已經在鷹坊,等待著他日思夜想的黃金家族的晚輩。請隨奴才來吧。”
年約三十的乃顏當先走下狗拉雪橇,邁上臺階。
乃顏不是第一次來大都了。他知道,大汗喜歡在鷹坊召見親近的臣子。在鷹坊接見他們這幾個東道宗王,當然是表示親近。
今年是至元二十一年,距離歷史上乃顏等人造反還有兩年多時間。
事實上,乃顏之所以后來造反,直接原因是忽必烈要撤藩。
沒錯。乃顏造反的原因,和后世的吳三桂很相似。
后世有人干脆指出,是忽必烈故意逼反了乃顏。
從東道諸王造反,雖然聲勢浩大,可幾個月就被鎮壓可以看出,忽必烈早有準備。他設好了圈套,逼反乃顏,鎮壓之后收回遼東和東蒙古的大權。
歷史上忽必烈做到了。鎮壓乃顏等人后,東蒙古和整個遼東被元廷直接控制。
乃顏為何造反?因為忽必烈想剝奪他對遼東的統治,將遼東和東蒙納入元廷直接控制之下,這當然觸犯了以乃顏為首的東道諸王的利益。
歷史上乃顏造反的導火索,就是“遼東置省”。
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在遼東乃顏封地設立了“東京行省”,掌管遼東軍政大權。
如此一來,等于變現的削奪了乃顏的封地,把他變成一個空筒子宗王。
手握十萬大軍的乃顏如何肯答應?他既有造反的理由,又有造反的實力,為何不反?
剛好當時西道的海都等人起來反抗忽必烈,乃顏就干脆勾結西道宗王反了。
可是此時,雖然元廷中央的步步緊逼讓乃顏已經心生反意,但乃顏反意不堅。事實上如果不是“遼東置省”讓他逼不得已,他也不會輕易冒險造反。
康熙不撤藩,吳三桂會造反嗎?多半不會。
現在歷史已經因為穿越者發生了很大改變。忽必烈還會推邪遼東置省”么?
四大兀魯斯的藩王們,很快在鷹坊見到了他們“日思夜想”的大汗,他們的長輩忽必烈。
“孫臣拜見偉大的汗王,我尊貴仁慈的阿卜格!”乃顏率先下拜。
由于輩分上他是忽必烈的孫子輩,所以稱呼忽必烈為阿卜格。
“偉大的汗王,我尊敬的阿卜格啊,勝納哈兒總算跪在您的面前了!”哈赤溫兀魯斯的現任藩王勝納哈兒,也是忽必烈的孫子輩。
“偉大的汗王,我尊敬的阿巴嘎,您恭敬的阿赤,終于再見到了您!”合撒兒兀魯斯的現任宗王勢都兒,是忽必烈的子侄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