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82、583節(jié) 秀寧出兵,元軍渡江!-《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大敗也先帖木兒的當天,李洛就派出虎古親率一萬騎兵,先返回江南支援崔秀寧。接著,又派朱頷率領兩萬步兵回援江南。

      所以,圍困也先帖木兒的,只剩下二十萬出頭。

      第二天,聯(lián)軍修整,救治傷員,沒有任何動作。但對元軍大營的圍困沒有絲毫懈怠。

      李洛和文天祥仰望著元軍大營,放棄了攻打營寨的念頭。

      元軍營寨修在高處,而且很是堅固,要是現(xiàn)在就硬攻,怕是有很大傷亡。

      夜里,元軍大營正在緊張的密議。

      “大王,我軍今日新敗,士氣低迷。要是幾日內也速迭兒和相芒果失沒有回援,那就危險了。”李庭說道。

      云南王也一臉憂慮,“本王是中了李洛的分兵之計。眼下也速迭兒和相芒果失二十多萬大軍被阻擋,一時半會的,難以趕回來。”

      博羅歡安慰道:“阻擋也速迭兒和相芒果失的賊軍并不多,只不過是占據(jù)有利地形罷了。大王勿憂,以末將看,最多三五日,他們就能回援了。”

      寶慶方向的也速度兒,距此不過兩日路程。酃縣的相芒果失,更是只有一日距離。按說,起碼酃縣的相芒果失應該到了。

      幾人回想起來,走錯了兩步棋。一是不該分兵,二是不該相信汪渭這個降將的話。

      用漢人的話說,就是一子錯,滿盤皆輸。

      段慶道:“我軍還有七萬,還有十萬奴隸,把兵器發(fā)放給他們,也不是沒有再戰(zhàn)之力。大王別忘了,大營中還有十二萬匹戰(zhàn)馬。很多步兵和奴隸,也是會騎馬的。”

      元軍中的大量隨軍奴隸,除了服軍中苦役外,必要時也是輔兵。所以軍奴往往也是青壯。

      只是,奴隸戰(zhàn)力很差,又沒有盔甲,只能當炮灰來用,是打不了硬仗的。

      云南王點頭,“這個本王也想過了。眼下還沒到用奴隸的時候。”

      奴隸中的確有不少人會騎馬,可是奴隸們一旦得到戰(zhàn)馬和兵器,說不定會作亂。不但萬不得已,云南王不愿意武裝奴隸。

      他也不愿意把戰(zhàn)馬分給會騎馬的段氏步兵。

      段氏拿到了戰(zhàn)馬,會不會自己跑路?這都是難說的很。此時此刻,云南王連李庭這個女真大將都不敢完全相信。他完全相信的,只有博羅歡等蒙古色目大將。

      更重要的是,他已經萌生必要時舍棄段氏步兵,用段氏步軍殿后,自己率兩萬騎兵逃走的打算。

      當然,不但萬不得已,他也不愿意這么干。

      “傳令,先抽出一部分可靠的老奴隸,發(fā)給他們兵器,讓他們協(xié)助守衛(wèi)營寨。告訴他們,要是他們能立功,本王就廢除他們的奴籍。”云南王傳令道。

      眾人商議了一會固守待援的事,就各自回營。

      段慶回營后把軍議的事說了一邊,段正聽完說道:“父君,大王這是不相信我們啊,他怕我們分到戰(zhàn)馬會獨自率軍逃走。”

      段慶臉色難看的點點頭,“大王不愿意分給我們戰(zhàn)馬,我們剩下的都是步兵,到時真敗了,跑都跑不掉。”

      段正冷笑:“大王說不定已經有了舍棄我段氏五萬步兵的意思。父君,我們可要當心了,不能被大王拋出來殿后。”

      段慶點頭,他贊同這個聰明兒子的話。

      “見機行事吧。真要是事不可為…”他指指大營后面的方向,“我等就逃出大營,翻山越嶺而走。”

      段正苦笑:“逼不得已,也只能這么干了。夫妻尚且如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何況我段氏和云南王?”

      父子二人直到商議到半夜,方才安歇。

      可兩人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就被一陣巨響驚醒,伴隨著慘叫聲。

      原來,唐軍半夜突然炮轟元營,打死打傷不少守衛(wèi)營寨的步兵和奴隸。

      “轟轟轟—”

      唐軍的火炮連續(xù)轟擊了幾輪,炸得元軍營寨滿目瘡痍,死傷上千。

      也先帖木兒大怒,卻完全無可奈何,只能下令奴隸搶修營寨。

      李洛心疼火藥,也沒有不要錢的一直轟擊。畢竟轟擊有工事防御、位置更高的元軍大營很不劃算,殺傷效果也不佳。

      但是,火炮轟擊對元軍的士氣打擊卻很大。

      第三天,圍困元軍營寨的唐軍再次炮擊元軍大營。元軍的士氣更加低落。

      更讓也先帖木兒等人憂慮的是,也速迭兒和相芒果失的大軍,連影子都沒有。

      此時,酃縣的鑲相芒果失已經舍棄酃縣,正在拼命的攻打駝山,想要回軍救援云南王。

      可是,占據(jù)駝山的雖然只有兩萬聯(lián)軍,卻占據(jù)了有利地形,在唐將申花生的統(tǒng)帶下,死死扼守元軍進攻,讓元軍無法向祁陽靠攏。

      申花生軍中只有少量火器兵,可相芒果失的兵馬以金齒王等人的蒲甘部落軍為主,雖然野蠻悍勇,卻對犀利的火器很是畏懼,導致相芒果失遲遲無法攻下駝山。

      于此同時,寶慶方向的也速迭兒,也舍棄攻打寶慶,想要回師祁陽,卻同樣被張斂的兩萬兵馬在越城關擋住。而守衛(wèi)寶慶的江鈞,也尾隨而來,和張斂一前一后纏住了也速迭兒。

      也速迭兒首尾難以兼顧,一時半會也拿越城關沒有辦法,只能希望云南王多堅持幾天。

      可以說,衡陽戰(zhàn)場的元軍雖然還有二三十萬大軍,卻陷入了全面被動。

      但江陵的梁軍,以及福建的唐軍尚鑄和査尹南,卻也陷入了被動。

      呂文煥挾大勝之威,猛攻重鎮(zhèn)江陵,江陵岌岌可危。蕭隱急的到處傳召“勤王”,可哪里還有兵馬?

      衡陽雖然有十幾萬梁軍,可也來不及調回來了。

      正在呂文煥快要攻下江陵時,武巖率領的五萬唐軍已經到達。呂文煥無奈之下,只好暫時放棄攻打江陵,轉而攻打武巖。

      呂文煥的大軍超過十二萬,還有一萬騎兵。而武巖只有五萬步兵,大部分都是新兵,火器兵更是只有一個團。

      可即便如此,呂文煥數(shù)次猛攻也沒有擊敗武巖,加上城內的三萬梁軍,一時形成了對峙之勢。

      但呂文煥用兵顯然比武巖老辣,兵力又多,還有不少騎兵,所以仍然占據(jù)上風。雖然短期內奈何不了唐梁聯(lián)軍,卻也壓制的唐梁聯(lián)軍勉強支持。

      唐軍完全靠兵員素質和少量火器作為支柱,聯(lián)合梁軍抗衡擁有一萬騎兵的十多萬四川元軍。

      而福建和廣東道接壤的防線,尚鑄和査尹南也打的很辛苦。

      兩人有七萬兵馬,而且他們的兵馬大半都是之前起義的福建漢軍,戰(zhàn)斗力并不太強。按照唐軍模式訓練的唐軍,只有三萬人,其中還都是福建新兵。火器兵更是沒有。

      反觀攻打福建的土司聯(lián)軍,卻有十幾萬人,還有不少騎兵。這些土司聯(lián)軍來自十幾家土司,都擅長山地作戰(zhàn)。雖然尚鑄和査尹南憑借羅霄山防守,卻仍然只能勉力防守。

      無奈之下,羅昱的水師只能放棄戰(zhàn)船,派一萬人上岸變成陸軍,協(xié)助防守羅霄山。

      而廣州的趙良鈐還是沒有糊涂,他啟用之前在南海縣大敗的樞密使林桂芳,統(tǒng)帶五萬宋軍,威脅田謹賢后路,讓十幾萬土司聯(lián)軍無法全力攻打福建。

      福建戰(zhàn)線陷入僵局,暫時穩(wěn)住了。但總體而言,田謹賢仍然占據(jù)上風,要是沒有意外,打敗唐宋聯(lián)軍攻入福建是遲早的事。

      …………

      此時的崔秀寧,已經接到李洛的信。

      李洛的猜測,驚出她一身冷汗。

      原來歷史上還有忽必烈“革囊渡江”攻滅大理的事!

      要是自己熟悉歷史,就不要等到現(xiàn)在才知道啊。

      “乃顏所部,已經離開揚州,沿著長江之北往西而去。此時已經進入后世的安徽,他們會在哪里渡江?”

      崔秀寧閉上眼睛,回想長江中下游的大概地理。

      乃顏所部沿江西去,所有人都會以為他們是翻山越嶺到襄陽,再入四川,然后在唐軍水師難以控制的中上游狹窄處渡江。

      這條線路對大隊騎兵來說異常艱難,而且要耗費很多時間,還不如繞道吐蕃來的容易。起碼吐蕃雖然繞,但路是現(xiàn)成的。

      而乃顏所部這么干,完全就是重新開一條路。

      現(xiàn)在崔秀寧明白了,他們哪里是翻山越嶺去四川渡江?他們根本就是要在后世的安徽渡江!

      忽必烈老奸巨猾,他對長江也熟悉,肯定秘密交代了渡江地點和方式。

      渡江的方式她不是太清楚。忽必烈這次行動完全就是用密旨定向下達,也下了封口令,就是乃顏所部的大將,也不知道底細,特察局短期內無法打探到情報。

      可是她知道,元軍渡江的地點,要么在無為,要么在安慶!要么,兩地一起渡!

      為何?因為這兩處江面不但很狹窄,而且江流也平緩,并不湍急。

      她記得,安慶小孤山江段,江面只有七百米。而無為某處江面,不到九百米。只是水深而已。

      長江中下游,只有這兩段江面不到兩地寬,善于游泳的人,大多數(shù)都能游過去。和下游十幾里寬的江面完全不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登封市| 格尔木市| 安徽省| 嘉荫县| 兰州市| 永济市| 平罗县| 闵行区| 乡宁县| 桂阳县| 云林县| 饶平县| 台湾省| 昆山市| 大足县| 绥芬河市| 天峨县| 和静县| 友谊县| 广宗县| 潢川县| 华阴市| 体育| 浮山县| 广南县| 芷江| 边坝县| 伽师县| 凭祥市| 上杭县| 高安市| 高唐县| 涿州市| 吴旗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汝南县| 行唐县| 科尔| 竹溪县|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