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的很大方。要是換了趙官家,只怕一個昏聵無知的批語下來,立刻就是外放。要是在我大清,一頂喪心病狂,意存誹謗的帽子扣下來,怎么也要罷官奪職。 從黃澤滿頭大汗就能看出,這個錯誤不算。 “謝大王寬宥之恩!臣惶恐之至!”黃澤謝恩道,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很感念李洛的氣度。 果然有貞觀之風啊。 安祿山用圣武做年號,他也是知道的。精通史書的名士,誰不知道?可是剛才急于上奏,竟然一時忘了。 李簽出列奏道:“大王昭昭武德,赫赫武功,又昭示漢家威武,昭如日月。年號莫若昭武!” 實話,昭武沒人用過,其實很不錯了。 可是李洛一聽就有點懵,這不是吳三桂的年號么?想想都別扭啊。不能用! 馬致遠道:“大王紹休圣緒,可用紹武!” 張達善出列道:“大王功德兼隆,隆運昌德,年號可為隆武!” 我去!又是紹武又是隆武,南明那幫可憐娃的年號都出來了啊,李洛頓時一頭黑線。 正在李洛要親自決定年號時,文祥忽然出列奏道:“大王興復漢家偉業,武功之大,自古罕櫻大者洪也,莫若叫洪武為佳?!?br> 洪武!來了! 李洛精神一震,拊掌笑道:“文先生不愧是海內大儒,士林之望。洪武,甚美也!那就定年號為洪武!” 他之所以要群臣商議,就是要看看有沒有人能想出洪武的年號。 不成想,還真被文祥想出來了。 群臣一聽,也都覺得洪武既恢弘大氣,又朗朗上口,還沒有人用過,當真是最適合不過的年號了。 于是,洪武就這么定了下來。 后世津津樂道的洪武大帝,就這么橫空出世了。 ………… 六月初六,禮部擬定八月初八為黃道吉日,呈送李洛。李洛下詔,八月初八舉行登基大典。 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夠了。 詔書一下,唐國文武軍民,人人奔走相告,精神振奮。 圣王終于要正式登基了。 此時,均田令和改土歸流已經雷厲風行的推行完畢,各地已經統計清查完人口田畝,造冊上交,以為新帝登基賀禮。 原本大理,趙宋和蕭梁轄地的豪族土司,不合作的紛紛被鎮壓,沒收侵吞的土地和壟斷的資源。所有土地和山林水澤,全部收為國有,并分配給百姓使用。 宋元以來土地和資源高度壟斷的死局,頓時被唐軍的戰刀粉碎。雖然土地和資源名義上是大唐朝廷所有,可卻能分配給百姓使用,這無疑是大的好事。 當然,由此一來,唐國的土地將不能買賣和轉讓。所有權在朝廷手里,怎么買賣? 由于人口損失很大,唐國又是根據耕種能力按需分配田土,所以仍然有大量的土地閑置。這些土地,叫暫時儲備,是用來分配給未來的新生人口的。 根據《均田令》,每隔五年,各農戶的土地就會微調一次。人口增加的戶,再增加相應的土地。人口減少的戶,就相應的減少土地。 就這么每五年微調一次,始終讓農戶的人均耕地保持在相對合理的區間。 這和后世的土地承包制度很像了。 湖廣大理和江南不同,除了漢族豪族,還有很多土司。他們也遭到了鎮壓和清理。像彭氏,黃氏,田氏,岑氏等大土司,兵敗身死之后,土地財產沒收,屬地的奴隸被解放。 可以,唐國的崛起,和歷史上任何一次政權崛起都不同,絕對是豪強土司千年不遇的大劫,也是普羅大眾千年不遇的運氣。 以流民無產者為核心武力的唐軍,就像后世的紅軍,砸碎霖方強權對百姓的枷鎖,清除了長久為患地方的匪患,真正讓他們成為一個國民。 這也是為何后唐王朝被后世學者稱為“大公盛世”的原因所在。 所以,短短數月,原來的蕭梁,趙宋,大理,安南境內的百姓,就民心歸唐,如久旱逢甘霖。 就在唐國上下緊鑼密鼓準備李洛稱帝之際,唐廷也終于接到了來自西方的情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