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忽必烈要設蘋果城為西都。”崔秀寧道,“安西王阿難答,改封鎮西王,坐鎮蘋果城。忽必烈還征發西域各族奴隸,再增修兩條東西驛站。”
“一條是伊犁到黑海的驛站。還有一條是吐魯番到起兒漫城的驛站通道。”
“忽必烈的目標是,哪怕西亞東歐有事,消息也要在一月之內傳回大都。并且,屯駐在甘肅的騎兵重兵集團,能夠在三個月內支援到西部任何一地,包括東歐。”
崔秀寧完,將最新的情報遞給李洛。李洛沒有再看,崔秀寧已經得很明白了。
看來,忽必烈不光要恢復窩闊臺時代“大汗汗庭”對西域和東歐的控制,他還想做到比窩闊臺更徹底的掌控。
李洛很是無語,東西方本來就有絲綢之路連通,而且很發達。從長安出發的絲綢之路,能夠連通到印度,西亞,歐洲,北非。
而且,絲綢之路到了元朝更加發達,繁榮程度遠甚于宋代。元朝絲綢之路是繼漢唐之后第三次大輝煌時期。
加上蒙元幾代皇帝為了控制西方,又大力修建絲綢之路上的驛站,使得從西北到西亞的驛站密布。蒙元對站赤交通高度重視,加上可以用武力無償征發大量奴隸,低成本的修建,所以真的是“筑路萬里”。
早在窩闊臺時代,蒙古帝國就修建了上都和林到金帳汗國的驛站。
那么,加上要增修的兩條驛站,東西方的交通大動脈達到了四條以上!
這個工程……真是呵呵了。
不得不,蒙元的野蠻,某些時候也有客觀的“好處”。起碼它能不顧惜勞力,不怕底層反抗,蠻干硬干還能把事干成。
不用想,這么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多少勞力,會死多少奴隸。可蒙古貴族哪里會在意這些?
這樣是換了漢人王朝,沒幾個敢這么敢,就是干了,也要被詬病千百年。
原因起來也挺可悲的。蒙元雖然殘暴,但它不用自己人服勞役啊,服勞役的都是被征服者。漢人王朝就只能用自己的百姓來做,當然不敢那么蠻干。
元朝從滅金開始也就統治一百多年,修的道路里程卻比幾個大王朝加起來都要多,就連西北西南很多難修的地方都修了,靠的就是武力和蠻力。元朝西南土司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修建和維護驛站,為此死了很多西南各族百姓。
“修路總歸對我們不是壞事。西域我們也想要,到時就看誰打的贏。”李洛道。他很有自信,所以他巴不得元廷修路。
崔秀寧道:“忽必烈已經東歸了,現在估計到了甘肅。元廷雖然失去了南方,卻得到了中西亞。從軍事的角度,已經更強了。”
“特察局分析,元廷明年必定會出兵南征。”
“明年南征?”李洛哼了一聲,“明年我還想北伐呢,就看誰先打誰!”
崔秀寧笑道:“南方剛剛拿到手,還沒有緩口氣,生產都沒有恢復,明年就北伐?太急了吧。大臣們也會覺得倉促。明年,最多就是拿下關中,閉關據守。”
“我覺得,先不要想北伐的事。一年之內,做好內政和練兵就校元軍就是要打,我們也要不為所動。”
李洛也知道崔秀寧的對。所謂明年就北伐,根本不現實。現在已經七月下旬,第二次中元節大祭都舉辦過了。
大唐雖然一統南國,卻百廢待興,根基未穩,明年北伐顯然太過倉促。
李洛現在可不比朱元璋。朱元璋占據江南多年,滅掉陳友諒幾年后才北伐,根基已經非常穩固。他呢?起兵才兩年多,占據湖廣才數月。
再,此時的元軍,和元末的元軍,實力差地別。一旦大敗,后果極其嚴重。
幾十萬步兵跑到北方和幾十萬騎兵打……先別唐國有沒有這個實力,那得有多懸?
明年能拿下關中,已經很不錯了。就算這個目標,也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后勤糧草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宮內轉轉吧。”崔秀寧提議。
兩人也不乘坐肩輿,就這么帶著幾個幾個侍衛宮人,在宮中散心。
蕭梁帶草木,自認為是木德,所以宮中特點是綠樹成蔭,花草繁盛。喜歡享受的蕭隱甚至將江陵城外的古樹都移栽到宮中,這也導致一到夏蟬就特別多,聒噪得人心煩。
兩人現在住的的宮殿,叫龍章宮,本來是蕭隱召見宰執和休息的宮殿,政務職能和寢宮職能一體,類似于明清的乾清宮。
崔秀寧作為王后,本來應該居住在蕭梁皇后所居的鳳姿宮。但兩人不想分居,就不合禮法的都住在乾清宮。
從龍章宮殿堂往外看,最巍峨的所在就是用來朝會的光政殿。光政殿之前,就是內宮門之一的青龍門。
按照唐宮的制度,青龍門之內是宮城,門外是皇城。三府九部諸寺的衙門,以及唐國宗廟,都在皇城。皇城區域很大,依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門,每門駐扎一個混編的獨立禁衛團。
皇城之外,才是城區。江陵城是大城,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各駐扎一個禁衛旅。加上三千饒虎牙禁軍,整個江陵城內駐扎了三萬兵馬。
城外,各有東西兩座大營,各駐扎三萬兵馬。也就是江陵內外,有近十萬大軍防守。
這還不算宮內的八百侍衛。
可謂固若金湯。
如今,接受了蕭梁宮饒唐宮,宮中役使人員達到四千人,加上侍衛,人氣已經很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