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什么? 百姓聽到,頓時歡聲雷動,高呼謝鄉君大人。很快,有機靈的百姓,就高喊陛下仁慈。 越來越多的百姓,改口稱呼陛下,一個個磕頭不已。 他們知道,鄉君做了皇帝,真的打回來了。這次打回來,就不會走了。 太好了啊。 至于什么高麗王廷,大王,和他們有什么關系?什么時候管過他們死活? 他們只想跟著鄉君,不想跟著大王。 很快,李洛就在高麗鄉民的簇擁下來到李家塢堡。 然而巧的是,剛好遇見匆匆而出的柳家一行人。 柳成明本來早就離開了,可是他舍不得藏在李家塢堡的大量金銀珠寶,就耽誤了一會。這一耽誤就不得了,剛好和李洛撞見。 柳成明看到李洛的隊伍,大驚之下只能往西逃走,可哪里能逃得掉? 轉眼間,這個平時跋扈的世族子弟就被帶到李洛馬前。 柳成明畢竟是世族出身,他對外界的局勢了解,要遠遠超過普通百姓。此時他干脆直接主動跪倒,高聲喊道:“人柳成明,叩見大唐皇帝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想當年,他和李洛第一次見面時,是在傳燈寺。當時李洛還是個靠傳燈寺庇護才能活命的人物。 可是現在,李洛占據了整個南方,成為大唐皇帝,與大元分庭抗禮。 更要命的是,柳家偏偏就得罪了這樣的人物,還得罪到死了。 他如何不害怕?不后悔? 當然,他后悔的不是得罪了李洛,而是后悔當年沒有干掉李洛。 李洛看著跪在地上發抖的柳成明,不禁想起當年之事。 當年的柳家,很囂張啊。 “柳成明,你怎么占了朕的潛邸?”李洛冷冷道。 柳成明聽到“潛邸”兩字,便知再無幸理,眼睛一翻就嚇得暈了過去。 “柳氏霸占潛邸,圖謀不軌,喪心病狂…男丁皆斬,女眷為奴!奴仆釋放,私兵為奴!抄沒家產!”李洛毫不客氣的道。 柳家父子兄弟,沒一個好人。 一聲令下,稱霸江華島多少年的柳氏,被抄家滅門。 柳氏嫡系支系十幾口男丁被殺,抄沒家財數十萬兩。柳家多年的積蓄,都便宜了李洛。 柳氏被滅之后,江華郡守林奉趕緊前來拜見。之前的郡守鄭律早就不在江華做官了。現在的郡守林奉也是出身世族,他當然知道李洛此來是要占據江華的,哪里敢不來投降? “在下林奉,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林奉獻上江華戶籍圖冊,“這是本郡戶冊,請大唐皇帝陛下御覽。” 李洛拿起一本戶冊,“你希望朕放你回大陸?” 很明顯,從林奉對他的稱呼看,對方不愿意為他效力,不然就不會稱呼為‘大唐皇帝陛下’。 不過也好。林奉這種世族出身的官員,李洛也不喜歡用。 “是。在下家皆在金州,請大唐皇帝陛下允許在下辭官北歸。”林奉心謹慎的回答。 “準。”李洛懶得再搭理林奉。 哼,到時我打下整個高麗,看你在去哪。你現在不為我效力,將來一定會后悔今日沒有效忠。 “謝陛下。”林奉謝過之后,一刻也不敢多留就渡海北歸,將江華島扔給了李洛。 李洛占了江華島,推行均田令,招募水師,賑濟百姓,修建道廟,組建各級衙門,又忙了一陣子。 江華郡被改成江華縣,下設十鄉,各立鄉公所。 離開江華前,李洛又去了那個破敗的院。 院已經完全被野草淹沒。人一靠近,就有野鳥撲棱棱的飛起,還有一只野兔驚慌的逃逸。 真的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等到侍衛們一番清理之后,李洛才得以進去。 他來到當年和崔秀寧住過的屋子,看著那個火塘,看著火塘上吊著的陶罐,看著那張大炕,不禁想起簾年的事情。 就是在這個簡陋寒酸的院,他和她渡過了來到這個世界后最艱難的幾個月。 李洛獨自坐在大炕上,忽然覺得很寂寞。 哪怕他帶著大軍,侍衛林立,可仍然很寂寞。因為,身邊少了一個人。 “傳旨,令本地鄉正,照管好這個院子,不要讓它生了野草,不要讓它塌了。”李洛下令。 “遵旨!”侍衛領命,立刻去通知新任命的鄉正。 李洛拍拍大炕,低聲道:“秀寧,有機會我們可以在這里再住幾。” 夜里,李洛回到李家塢堡,去簾年他和崔秀寧的房間,發現已經被柳陳明禍害的面目全非,完全找不到當初的樣子了。 很多元從出身的將領,看到塢堡中的軍營,忍不住都是眼睛濕潤。 他們想起簾年圍著院子跑步的情形。那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開飯。 這些年,當初在這院中訓練的鄉勇,現在很多都不在人世了,他們成了忠武神宮中的名字,或許靈魂也會回到這里看看吧。 “光夏啊。”李洛看著昔日的訓練場,不禁想起光夏,那個忠勇爽直的女真漢子。 “陛下,憂思傷身,請陛下不要思念建德侯了。”隨征的將領顏隼道。 顏隼現在已經當了火器旅旅帥,真正是個將才了。 李洛點點頭,“當年,你爹,烏圖,光夏,虎古這四人,是最先跟隨朕的。光夏跟朕,可比你和顏仝跟朕還要早啊。” 李洛不想待在塢堡,便來到外面散心,所到之處都是跪迎的人群。均田令推行后,百姓對李洛的擁戴,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不一時,來到一個熟悉的地方:宋記大店。 宋店主看見李洛,頓時嚇得如同被烙鐵燙到,立刻跳起來連滾帶爬的過來跪倒,顫聲道:“草民宋東橋,拜見陛下思密達,拜見陛下思密達……” 他的頭在地上磕的砰砰響,身子都軟了,生怕惹來欺君之罪。 李洛啞然失笑。這個宋店主,當初也算一個熟人啊。可惜,自己最困難時,他沒敢下注。 “罷了,起來吧,不要害怕。你也算朕的故人。”李洛很溫和的道。 宋店主如蒙大赦,趕緊謝道:“是是是,謝陛下謝陛下!”卻還是不敢起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