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和蒙古軍隊一比,唐軍的做派簡直好的太多了。 王宮滿月臺壽昌宮,韋素正在向李洛建言。 “陛下,如今高麗四京俱下,高麗軍主力盡喪,余者皆不足慮,元軍也不能渡過鴨綠水,只有雙城總管府的元軍還有一戰之力。臣以為,各地讓將軍們去平定就好,如今該是收拾高麗民心的時候了。” “高麗土地,多在門閥世家之手,對付他們好辦,大唐自有唐刀在手,誰敢不服。只要陛下推行均田令,解除賤民的賤籍,自然民心歸附。唯有一件事,不太好辦。” 李洛坐在高麗王座上,手指敲打著案桌,“韋卿看,哪件事不好辦?” 韋素拱手道:“陛下,高麗人和安南人不同。高麗可是有高麗語的,雖并無文字,可這高麗語百姓皆用之,只有世族和讀書人,僧人用漢字,而高麗世族與寺院,更是漢化淵藪…” “臣以為,高麗士人門閥和僧人還是要用,用他們來推行漢話漢字,比我們自己推行,更加得力。” 李洛點點頭。高麗雖然號稱中華,以漢字為文字,卻有自己的語言,而且廣大百姓皆用之,也就是上流社會,才漢話。 上流社會也樂于下層高麗話,因為這樣漢語的少,就能彰顯他們懂漢話的高貴。 這使得高麗語雖然沒有文字,卻很有基礎,而且傳承久遠。 如何讓高麗百姓不再“思密達”,不是那么容易的。 利用高麗上層強制性廢除高麗語,顯然是個好辦法。 瀛州的情況也差不多,可問題是,瀛州被蒙元屠殺的太重,又經過元廷殘酷的五年殖民統治和去日化,為唐國推行漢語提供了很大便利,唐軍完全可以強制性推行,日人也很容易接受。 可高麗不同,情況要復雜的多。 “嗯,韋卿此言有理,你繼續。”李洛很是贊同。原本,他是要用嚴厲的手段解決高麗門閥,但現在看來,應該以籠絡為主。只要合作,就還有官做。 世家門閥完了,高麗多年的漢化成果也就付諸東流。 韋素又伸出第二個指頭,“第二,就是移民。陛下可將高麗軍士、工匠家屬,全部遷到江南等,如此可遷移數十萬人。再將被鎮壓的南方豪紳家族遷移到高麗,也能遷移數十萬。” “兩相交換,高麗漢話用漢字的人就更多了。第三,就是大開科舉,先推行大唐學堂。第四,臣聽高麗百姓賤籍很多,所受壓迫很重。陛下可暫緩解除賤籍,誰會漢話,誰就升籍。” “高麗百姓賦稅很重。陛下也暫緩輕徭薄賦,不宜開恩過度,以學會漢話者等同唐民,才享有唐民之稅率。如此多管齊下,則不出十年,高麗則能真正入夏……” 李洛聽得不由頷首,韋素的,也是他心知所想。但韋素也能一一道出,顯然也是深思熟慮。 如今,軍事已經不是他經略高麗的重點。需要在“文治”上多動腦筋了。 正在這時,忽然顏隼進來稟告道:“陛下,宮外來了幾個人,光著背負荊請罪,要求見陛下。” 什么?負荊請罪? 李洛訝然失笑,“來人是誰?” 顏隼笑道:“他他叫金光獻,官居漢陽留守,是陛下故人,只是當初不識真龍,冒犯了陛下,如今惶恐萬分,夜不能寐,特來負荊請罪。” 李洛一聽,忍不住大笑道:“如此來,真故人也!也罷,就讓他進來。” 左右文武看到皇帝大笑,還以為皇帝高興。不由都對這個金光獻很是好奇。 不一時,幾個光著背負荊請罪,反綁雙手的人被侍衛帶進大殿。 眾人一見這幾個高麗饒做派,忍不住轟然大笑。 李洛高高坐在王座上,居高臨下的一瞅,當先那個細皮嫩肉的文士模樣的人,可不就是“故人”金光獻么? 此時的金光獻,背上背了一大堆荊棘,扎的他生疼,可他不敢喊痛,也不敢抬頭看李洛。 滿殿唐臣的目光刺在他的身上,讓他羞憤的直欲暈去。 太羞恥了啊。 可是為了活命,為了家族,他必須要這么干。 “罪人金光獻,拜見朝上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金光獻很光棍的跪下磕頭,磕的砰砰響,作為高麗三品大員,他當然知道元廷參拜忽必烈的唱贊禮,就是“萬歲萬歲萬萬歲”。 “金光獻,爾為何自稱罪人?爾有何罪?”一個如同云端而來的聲音,高高在上的傳到金光獻耳鄭 這個聲音讓金光獻緊張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仍然不敢低頭,腦袋抵在冰涼的地面上,恭聲道:“罪缺年年少無知,不識顏,冒犯潛龍,此乃死罪也!今日負荊請罪,還請大皇帝責罰!” 李洛嘴角微微一牽,看著匍匐在地上不敢抬頭,猶如螻蟻般的金光獻,不由想起當年傳燈寺的一幕。 PS:今就到這啦,蟹蟹大家支持,求票票,求自動訂閱啊。晚安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