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43、744節 天子的生日,就是這么豪-《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稟陛下,水師都督劉拓回京獻俘,正在宮外候旨。”侍衛楊栝進來稟報。

      “傳!”

      “遵旨!”

      須臾,劉拓面帶喜色的進宮,下拜道:“臣為陛下賀,流求已下,其王已擒,大唐再添新土了!”完取出一本奏章,“此戰詳細,皆在此奏,請陛下御覽。”

      打完仗就要上奏匯報,這是規矩。

      李洛看奏章,原來流求王英祖,其實是個海盜頭子,幾十年前霸占了流求島,號稱英祖國。但這個國雖然有十多萬人口,卻根本不算國。充其量,只是個海上部落。

      他們沒有朝廷,沒有地方衙門。英祖本人,就像是個奴隸主和部落酋長。

      他的幾千兵馬,也多是烏合之眾。欺負島民作威作福足夠了,可是一遇到劉拓的唐軍,就一觸即潰。

      英祖本人和一伙親信,乘坐一條帆船逃走。由于船快,劉拓竟然沒有追上。

      不過,“流求王”留在島上的金銀,全部被唐軍繳獲。數量還不少,光白銀就有上百萬,可見英祖搶劫了不少商船。

      十幾萬人口,其中近半都是漢人后裔。他們打魚為主,種地為輔。要不是需要供養英祖的幾千兵馬,日子其實不算壞。可因為英祖,他們就很苦了。

      這其實,算不上什么滅國之功。此時的流求,還不上是一個國。

      現在,劉拓留了一支艦隊駐扎流求島,控制了這個海上鎖鏈。

      “傳令,改流求島為山海縣,隸屬海州,讓吏部委任縣令,設立縣衙…”

      李洛很隨意的就處置了流求島。這彈丸之地,不值得專門開朝會討論。

      …………

      洪武三年五月初七,大唐子圣誕,唐廷舉辦為期三的萬壽節會。

      萬壽節會根據禮部和鴻臚寺的安排,共分為賀壽、唱禮、宮宴、舞樂、龍舟賽、馬球賽、蹴鞠賽、煙花夜、宮燈謎等。

      此時,整個江陵城張燈結彩,到處都是戲臺,彩棚,香案。所有州郡縣鄉和軍營軍港,也都搭設了戲臺和香案,還在炎黃神廟前設置宴席。

      就是剛剛納入大唐疆土的東州,也沒有例外的組織慶典。

      子圣誕,要與軍民同樂,普同慶啊。

      大唐十八州八千萬百姓,七十余萬水陸大軍,一起為皇帝做壽。這倒不是唐廷首創,數百年前就是如此,只是唐廷組織的更規范。

      初七寅時五刻,江陵城的鐘聲悠悠敲響。政事堂、軍師府、御史臺、師府、真道宮的主官,率領九部十二司的主官,全部身穿禮服,來到太上道宮和炎黃帝宮,為子祈福打醮,焚燒青詞,祝皇帝萬壽金康。

      寅時十刻,大臣們離開道官,從青龍門入宮,進入光政殿前的廣場。

      與此同時,在京所有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員,全部昭穆有序的伺立。

      此時朝陽初升,春風溫煦,絢麗的晨光照在并不巍峨壯觀的皇宮,顯得很是肅穆。

      光政殿前的巨大廣場上,早就靜靜的排列著大典儀仗。寶象、仗馬、熊貓、白鶴、犀牛、海龜、梅花鹿、獅子、老虎、蟒蛇等瑞獸數百頭,都在馴獸饒監護下整齊排粒

      唐宮儀仗和歷代的區別是,獸的種類更多,多了熊貓和蟒蛇等動物。按照唐國簡律,這些都是瑞獸,是嚴禁捕獵傷害的。

      打著金瓜、斧鉞、朝蹬、槊、戈等依仗兵器的唐宮侍衛,足有數百人。

      還有旗陣,龍鳳大纛十二對,孔雀扇十二面,玄武幢十二面,曲蓋傘十二,直蓋傘十二,龍扇十二,黃麾十二行,絳麾十二行,以及各色旌旗扇傘,打旗隊伍一千余人。

      還有樂陣,諸如鐘、鼓、磬、鈸、鐃、蕭、笛、琴、瑟、箏、琵琶、箜篌、嗩吶、胡笳、篳篥、金鉦等數十種樂器。樂工數百人。

      子的生日,就是這么豪啊。

      光是整個儀仗隊伍,就達到三千人。這還只是宮中典禮儀仗,相對簡單的多,和法駕差不多。要是子出行的大駕鹵簿,按照唐宋制度會超過兩萬人。

      宋朝皇帝大駕郊外祭,儀仗鹵簿隊伍高達兩萬多人。李洛還算簡化了一些,他規定自己的大駕鹵簿只有萬人,法駕鹵簿只有三千人,鑾駕鹵簿只有千余人,而平時在宮中活動的行駕鹵簿,更是精簡自由。

      此時,子李洛攜皇后崔秀寧,已經在光政殿門前升座,算是“御門受賀”。

      李洛身穿冕服,十二紋章,冠冕堂皇。崔秀寧也身著袆衣禮服,鳳冠霞帔,十二行五色雉紋。

      但見唐主容光煥發,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不過,要是認為子圣壽是喜慶,可以輕松隨意,那就大錯特錯了。

      子圣壽,那是國家典禮,豈可隨便?不然,李洛大可穿常服,不用穿冕服了。

      李洛居中,崔秀寧居右,同樣身穿冕服的太子李征居左。太上皇顏鐸因為身份尊貴,坐在李洛右后側。

      李征之下,坐著長公主李沅,兩邊下首,依次排開是三位皇子,三位公主。年紀最的趙王和臨安公主,由甄尚宮和顏嬋兒抱在懷里。

      宮人宦官捧著玉八件,伺候在家周圍。御前侍衛眾星捧月般環繞左右。

      再其次,就是文武大臣的座位。唐宮和官衙禁椅子,所謂的座位,用的不是桌椅,而是坐案。一千多七品以上在京文武,按照官品爵位高低擺列,昭穆有序。

      最前面的是宰執,太尉,大師,御史大夫和公爵,駙馬的座位。

      離御座五唐丈,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戲臺。這不光要唱戲,還要演舞,以娛樂子。

      十八座銅獸口吐香煙,煙霧繚繞。場面很是宏大,卻很是安靜。

      擔任典禮官的李簽,站在丹墀之下,對著李洛下拜道:“啟稟陛下,吉時已到,請旨。”

      李洛端坐御案,聲音平和的道:“啟。”

      “遵旨!”李簽站起來,轉身面向廣場,大喝道:“揚鞭,奏樂!”

      “啪”的一聲脆響,一個侍衛揚起靜鞭一抽,幾個贊禮官一起喝道:“奏樂!”

      “咚咚—”

      “鐺鐺—”

      首先是鐘鼓一起,接著便是編鐘奏響,數十名身穿禮服的樂工優雅的揮起木錘,敲打三組三十九牧大編鐘,演奏《上元樂》。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浮梁县| 玉门市| 莱西市| 安溪县| 南昌市| 丽水市| 巴林右旗| 青海省| 冷水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两当县| 上思县| 漳浦县| 临潭县| 安图县| 巴南区| 扎赉特旗| 偃师市| 仲巴县| 连南| 金湖县| 东源县| 昂仁县| 丰都县| 徐闻县| 平乐县| 五大连池市| 哈密市| 呼和浩特市| 察哈| 镇沅| 基隆市| 东至县| 衢州市| 永定县| 凌源市| 关岭| 沙洋县| 大石桥市|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