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辦法,這是規矩。
很快,第二輪菜品就流水般擺上來,還是襖。上次是山八珍,這次換了水八珍。
此時,臺上的《慶善樂》也更加悠揚,舞姿更加優美,樂曲聲音了不少。
李簽站起來,帶著兩個捧著厚厚禮單的禮官,恭敬的對李洛行禮道:“陛下圣壽,公卿大臣皆有賀禮,聊表忠孝之心,請陛下萬勿推辭。請旨,唱讀禮表,為君父賀。”
李洛喝了幾杯酒,興致正好,呵呵笑道:“眾卿之心,朕甚為欣慰。準!”
皇帝圣壽,群臣都要敬獻壽禮。但是,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敬獻壽禮。
按照唐國制度,只有五品以上,才有資格敬獻壽禮。這個門檻,比唐宋提高了很多。李洛這么干,是為了不讓五品以下官員因為壽禮而分散精力,耗費錢財,畢竟五品以下官員俸祿待遇不高。
李洛還專門下令,壽禮不宜過重,盡量不要敬獻金銀,有心足矣。
但是,大唐五品以上官爵名位者,全國文武足有上千人,壽禮不可能少得了。
光是念壽禮的人,就有兩個。一個遞禮單,一個念讀。
“襄陽郡守傅袆,敬獻玉桃一對。長沙郡守董元,敬獻柳宗元《江雪》。武昌郡守王乾化,敬獻漢《道德經》石雕版一套。昆明郡守張卓,敬獻犀角九對。宣城郡守徐治,敬獻特等宣紙萬張.…”
這些五品官員的壽禮只需要念出來,不需要當眾在皇帝面前展示。只有三品以上官爵者的禮物,才需要展示。這才是最大的看點。
但并不意味著,官高爵顯的饒禮物,就一定比官的禮物貴重。比如這長沙郡守敬獻的柳宗元《江雪》,就是難得的好東西,李洛一聽就很喜歡。
四品五品官員的禮物,大多是特產,織錦,筆墨紙硯等物,金銀極少,并不貴重。
在座的文武大臣,一邊喝酒吃菜一邊聽著念禮單,偷偷觀察皇帝是否高興。
直到李簽念累了,又換了一個人,第三人才念到三品官的禮物。
三品以上官爵者全國才兩百多人,他們的禮物是要展示的。所以這個環節,需要念的慢下來。
“瀛州牧李徐,敬獻龍涎香三百斤,五尺珊瑚樹一株!”
群臣一聽就是精神一震,州牧出手就是不凡啊,龍涎香竟然敬獻了三百斤!雖瀛州產龍涎香,可三百斤也太多了。
還有這五尺高的珊瑚樹,就是李洛也沒見過。
緊接著,就有宦官呈上瀛州牧的禮物。竟是四個宦官心翼翼的抬著一株一人高的珊瑚樹,放到丹墀之下,請皇帝觀賞。
這珊瑚樹不但巨大,難得的還是五彩,猶如云霞之樹,煞是好看。
“好好!李徐有心了。”李洛難得的夸了一句。這么大的珊瑚樹,后世也不常見。放在這個時代,當真是寶物。
李徐雖然遠在瀛州,卻賺到了彩頭。
“瀛州丞秦信,敬獻十二生肖金案獸一組!”州丞是從三品,禮物也要展示。
什么?群臣又來了興趣,這秦信真是有錢啊,竟然送了十二只黃金案獸。
皇帝不愿群臣送金銀,當然是因為吏治。畢竟大唐吏治清明,大家做官時間也不長,金銀少了拿不出手,多了沒有,也不能貪污搜刮。
你就是有錢送,陛下還不高興。
但秦信不同。少貳家族本就是曾經的日國豪族,非常富櫻因為秦信是陛下故人,又主動投效歸唐,金銀財產沒有被沒收,他是有能力送大量黃金的。
換句話,有能力送黃金的不送黃金,也怕陛下不會高興。
很快,十二生肖的黃金案獸展現在李洛面前,卻是每個都有拳頭大,鑄造的惟妙惟肖。這十二個案獸,足有兩千兩黃金了,光折合白銀也有兩萬兩。
大手筆啊。
有錢。
“好,好,抬下去。”李洛微微笑道,心情越來越好。
“交州牧陳羽,敬獻紫檀刻《道德經》龍案一張,犀角象牙圍棋九盒,安息香一百斤,佛牙舍利一枚!”
紫檀啊。群臣也不住點頭,一張龍案大的紫檀,會有多貴重?真是好東西啊。
等到紫檀龍案抬上來,果然是紫光澄澄,瑞澤如玉,不愧“木金”之名。
至于佛牙舍利,雖然不是皇帝喜歡的東西,卻不妨礙也是稀世寶物。
“緬州牧馬宣禮,敬獻翡翠山子兩座,翡翠屏風一對,翡翠十二生肖一組,翡翠筆洗九對,翡翠葫蘆一對,翡翠玉杯十八對!”
翡翠雖然沒有后世那么值錢,可此時的翡翠也不比白玉差多少了。一下子送了這么多翡翠,也是大手筆了。
李洛看著蒼翠欲滴的翡翠,忍不住點頭微笑。這些都是玻璃種啊!最頂級的翡翠!
放在后世,值老鼻子錢了。
“東州牧李冀,敬獻龍眼東珠一百顆,十年以上高麗老山參九百株,水獺皮九百張!”
龍眼大的東珠啊!
眾人都是兩眼放光。都知道高麗生產東珠,可龍眼大的珠子,當真是太少見了,這一松就是一百顆。
其實,李冀剛當上東州牧,怎么有時間準備這樣的壽禮?他純粹是抄家抄出來的。這次李洛南歸,就直接帶回來了。
一顆顆珠子,果然龍眼大,褶褶生輝,令眾人大開眼界。
接下來越州牧,荊州穆,揚州牧等封疆大吏的禮物沒那么貴重,也都各有特色,各擅勝場。
廣州牧送了端硯一百方。贛州牧送了景德鎮極品青白瓷九套。
“歸義侯哲札,敬獻海東青一對。”
“靜海公陳益稷,敬獻三寸金佛一尊,前宋所賜金樽兩對,前宋所賜金錠兩對,一尺玉觀音一尊。”
又一個土豪。
“太尉文祥,敬獻黃山谷《松風閣書帖》,歐陽永叔《上恩貼》,親制顏魯公《多寶塔碑》拓本。”
“中相林必舉,敬獻玉如意一對,紫檀算盤一副,先秦越國戰四山鏡一面。”
“左相,駙馬楊漢明,敬獻金杯九對,金獸爐一對,金絲線九斤。玉蟬九對,玉馬鞍一對。前唐金開元通寶九枚,前宋淳化元寶佛像金錢三十六枚。”
豪氣啊!楊漢明的壽禮,頓時讓群臣側目。竟然有這么多金制品,甚至連前唐前宋的金錢都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