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卻聽蘭甘亨繼續說道:“……郎斯坤軍在前,吸引唐軍火器弓箭,戰象在后,塞住耳朵,讓戰象驅趕民兵有進無退,戰象之后,就是騎兵,騎兵燃放爆竹……就這么四面重重合圍,一浪浪沖鋒…” 眾人聽到這里,就是本來最擔心的孟萊,也露出笑容。 唯一的問題是,這戰術太狠毒了,需要拿十六萬郎斯坤軍作為犧牲! 蘭甘亨的戰術,的確能將戰象成功的驅趕到唐軍陣前。死傷最大的,是最前面的郎斯坤軍。等于是拿十幾萬郎斯坤軍的命,來換取五萬多頭大象沖擊唐軍的機會。 蘭甘亨真是夠狠,竟然毫不顧忌十幾萬郎斯坤兵的死活。但是,這么干的確是唐軍難以破解的戰法。 唐軍的火器再厲害,卻布置在四面,又被郎斯坤軍消耗彈藥。而郎斯坤軍就算畏懼火器,在后面象陣的驅趕下,無法后退,無法往兩邊跑,他們只能拼死往前沖。 戰象被塞住耳光,前面有郎斯坤軍當盾牌,后面有騎兵燃放爆竹驅趕,也只能往前沖。 唐軍的騎兵,也不可能和戰象對沖,那是找死。 就這么一層壓著一層,最終讓幾萬頭戰象沖到唐軍大陣上。那么唐軍再強,也會崩潰。然后騎兵跟進沖殺,步兵和僧兵再掩殺,就算不能斬殺李洛,那起碼也是一場大勝! 這個戰法執行起來不難,也沒有破綻。 完全可行! 蘭甘亨說完,卻沒有得意之色,“我擔心的是,李洛不是一般人,他要是想到我軍這個戰法,那就很難奏效了。” 孟萊道:“倘若唐軍過河后不分兵,那么肯定沒有想到這一點。要是他們過河后立刻就兵分數路,這戰法就不奏效了。” 他認為,唐軍一分兵,聯軍就必須要分兵應對,這個戰法就沒有實施的機會。 “不。唐軍就算分兵,我軍仍然可以這么干,他們分幾支,我們就分幾支,一樣用這個戰法。”蘭甘亨搖頭,“就怕李洛想到這一點后,不給我軍從容布置的機會,那就難了。” 真臘王道:“他又不是鬼神,哪里這么輕易就知道我們怎么想?就這么干吧!” 蘭甘亨點點頭,“軍中這么多人,難保沒有唐軍收買的奸細。所以這個戰法,眼下只能我們幾個人知道,不能泄露給任何人。只有必要的時候,才能告訴將軍們。盡量保密,不能大意。” 向晚道:“暹羅王說的太好了。據說,李唐很會用奸細密探,不得不防啊。” 蘭甘亨嘆息一聲,“此戰就是贏了,十幾萬好男兒也完了啊。要是有更好的辦法,我也不忍心這么做。” 真臘王等人也默然良久。說不心疼那是假話。但,這的確是贏面最大的辦法,犧牲再大也要干。 幾人商議了很久,這才敲定了對付唐軍的細節,包括將領任務和兵力分派,攻擊順序,都事先安排好了。 當然,也少不了第二方案。 蘭甘亨用自己的本事,給了幾人更大的信心。 能被后世稱為“泰國秦始皇”的人,怎么可能真是草包? ………… 十一月二十五。 “陛下,四國聯軍沒有守怒江!他們撤軍了!”李洛的大軍剛到怒江西北岸,斥候就來稟報。 李洛站在江邊的山坡上,舉起千里目瞭望對岸,果然看到對岸根本沒有聯軍的蹤跡,只留下曾經扎營的痕跡,行軍灶臺都還在。 眾將也放下千里目,“陛下,敵軍竟然真的撤了,沒有一兵一卒防守對岸。難道,他們認為守不住,干脆撤軍了?” 李洛道:“怒江雖然水流湍急,可只有百丈寬,對岸就在我軍大炮射程之內,敵軍放棄守江,倒是明智之舉,不然只能白白折損兵力士氣。” 這撤軍之舉,一定是聯軍統帥暹羅王蘭甘亨的意思。看來,此人不是無能之輩。 劉大刀道:“陛下,敵軍棄守怒江,那么賓河是更不會守的了。難道,他們就把我軍這么放進清邁?就算能誘敵我軍深入,又能把我軍如何?” 按照他的想法,聯軍一定會利用山川叢林,層層抵抗,四面出擊騷擾。可現在看,倒像是要決戰的意思。 楊青雀笑道:“那是因為他們有很多戰象,當然在空曠之地占優。他們在清邁有四十多萬大軍,怎么不敢決戰?蠻人悍勇,還沒懦弱到這一步。” 李洛下令在江邊修整兩天,恢復行軍消耗的體力。此時距離他離開江陵已經一個多月了,這才來到怒江邊上。 古代打仗,就是慢啊。 兩天之后,唐軍順利度過怒江,沿著坤丹山之東,兩日后便望見前面一條河流。 這就是賓河了。 過了賓河,就是清邁! 李洛的戰術,就是黑虎掏心,攻敵之必救,直擊清邁城,逼迫聯軍在城郊決戰。 如今既然敵軍也是這么想,那就更省事了。 大軍一路走來,但見曠野無人,村寨寂然,連雞鳴狗吠都聽不見,只留下一個個拋棄的屋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