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833、834節 反噬!大捷!告急!(大章)-《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3/3)頁

      大隊元軍嫻熟的策動戰馬,迎向沖來的唐軍騎兵。

      ‘轟隆隆—’

      雙方加起來八萬多騎兵,相對馳騁在平野上,勢如雷霆萬鈞,又如滄海倒卷,天崩地裂。

      “嗖嗖嗖嗖…”沖鋒的戰馬何其之快,兩軍轉眼間就只間隔百步,最前面的元軍騎兵紛紛放箭,箭如雨下。

      唐軍則是舉起小圓盾,抵擋元軍密集的箭雨。

      此時蒙古騎兵的騎射彰顯的淋漓盡致。他們在高速奔馳的戰馬上不但能嫻熟的拉弓射箭,而且射箭頻率很高。放箭,抽箭,拉弓,一氣呵成,行云流水般。

      更無語的是,元軍騎兵的弓名為騎弓,可弓力相當于宋軍的步弓,又借助馬速,殺傷力很強。

      唐軍騎兵雖然有小圓盾防護,可一時間仍然人仰馬翻,最前面的唐軍,數以百計的中箭落馬。

      這還是因為唐軍的玄甲防護力強,要不然,傷亡會慘重的多。

      歷史上,金軍、宋軍、西夏軍和蒙古大軍作戰,往往還沒有近身,就被蒙古騎兵兇殘的箭雨打殘,潰敗。

      這不光是因為蒙古兵極其善于騎射,還因為蒙古弓的技術領先中原弓。蒙古弓是滿洲弓的前身,屬于當時最先進的弓種。

      可以說,在兩軍相隔五十步到百余步的距離內,唐軍完全處在被動挨打的境地。只能依靠盔甲,圓盾的防護,奮不顧身的沖鋒。

      唐軍當然也有弓箭反擊,可箭雨的密度,和元軍相差太大,給元軍造成的傷亡太少。

      “轟轟—”

      轉眼間,兩軍距離就接近五十步了。

      元軍的箭雨更加密集兇狠,打的唐軍騎兵不斷墮馬,被后面的戰馬踩死。不少唐軍騎兵長期苦訓,沒有斬殺一個敵人,就這么沒了。

      事實上,要不是唐軍英勇堅韌,加上盔甲精良,面對如此打擊很可能已經崩潰了。

      元軍后面的剌罕忽臺看到這一幕,不禁心中一松。

      可是緊接著,他就看到前面的唐軍突然拋棄圓盾,取出一桿短短的古怪兵器。

      那是什么?

      剌罕忽臺正驚愕間,就聽到火銃的響起。

      “砰砰砰砰…”最前面的唐軍數千只三眼火銃一起開火,打的元軍措手不及。很對元軍還沒拉開弓,就被滾燙的鉛彈打入身體,痛的慘叫起來。

      而元軍戰馬,更是被突然轟鳴的火器嚇得馬失前蹄,四處亂跑。

      一時間,前面的元軍紛紛墜馬,死傷上千,整個馬隊的速度也陡然一滯。

      “砰砰砰—”

      唐軍的三眼火銃繼續開火,大片大片的元軍還沒有機會打白刃戰,就被火銃打死打傷。

      后面觀戰的剌罕忽臺,見狀眼睛都紅了。

      是火器!

      唐軍騎兵竟然有了這種小火器!

      剌罕忽臺頓時明白,為何信陽和廬州的大元鐵騎,都相繼大敗了。

      “轟”的一聲,元軍和唐軍終于撞在一起。

      唐軍一手持長兵器,一手持著火銃,先向著眼前的元軍開火,直到發射完三次,才換成冷兵器。

      元軍往往彎刀還沒砍殺到唐軍,就被近在咫尺的唐軍一槍轟殺。

      一上來就吃了血虧,被唐軍用火銃勢如破竹般撕開,兩軍徹底混戰在一起,借著馬速相互沖擊廝殺。

      “噗嗤!噗嗤!”

      “砰砰砰—”

      刀光劍影伴隨著火銃的硝煙,殺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等到所有唐軍騎兵發射完火銃,元軍已經被火銃打死打傷兩萬多人。很多元軍,完全是被唐軍火銃在幾步之內近距離轟殺。

      在這個距離上,手銃一響,幾乎必有所獲,元軍不死既傷。

      仗著火器之利,唐軍以傷亡四千余人的代價,換取了元軍兩萬多人的傷亡。

      元軍可謂吃了一個天大的虧。這么大傷亡,按說應該崩潰了,可是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其實就是你想退想逃,那也退不掉逃不了,只有繼續混戰下去。

      元軍戰意被火銃幾乎摧毀,很多人想不顧一切的逃走,可是四面八方都是唐軍騎兵,只有膽戰心驚的繼續廝殺。

      好在,唐軍火器發射完,再也不響了。

      元軍騎兵的膽子再次大了起了。

      接下來,兩軍才真正開始了全面的白刃戰。

      元軍本來還以為唐軍就是依仗火銃,只要火銃發射完,一定不堪一擊。可是很快,元軍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唐軍的白刃馬戰,竟然和火器一樣犀利!

      他們揮舞長槍和狼牙棒,大砍大殺,勢如猛虎,兇悍難擋,打的使用彎刀的元軍騎兵死傷累累。

      元軍騎兵竟然不是對手,慢慢的被壓著打。要不是元軍騎兵仗著馬術更高明,此時已經徹底潰敗。

      “嗚嗚嗚—”

      唐軍中的號角再次吹響,數萬步兵也全線出擊!

      此時元軍騎兵被唐軍騎兵壓制,根本無法加速戰馬,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幾萬唐軍步兵參戰。

      元軍頓時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完了。

      后面的元軍統帥剌罕忽臺嘆了口氣,抬眼望天,然后對左右戈什克道:“隨我出擊,像個勇士那樣去死!這一仗我們輸了,但不能輸了蒙古人的勇氣。”

      說完,剌罕忽臺跨上戰馬,帶著一群戈什克,飛蛾撲火般的沖向慘烈的戰場……

      洪武四年九月初六,唐軍和元軍在潼關之東、弘農河之西展開決戰。

      經過半天激戰,元軍大敗,死傷殆盡。元軍統帥剌罕忽臺,大將實昊、耶凡、初豐等人,力戰而死。

      至此,持續五日的潼關大戰以十萬元軍全軍覆沒為結局,落下了帷幕。

      此戰,唐軍騎兵傷亡九千人,步兵傷亡五千余,潼關守軍傷亡四千余,共傷亡近兩萬人。

      傷亡雖然不小,卻是實打實一場大捷。

      潼關之戰的勝利,意味著唐軍這次北伐全線獲勝,大功告成。元廷再也無法阻止唐廷守護河南江北。

      可是文天祥卻沒有絲毫高興。因為他剛剛結束潼關之戰,就接到關中快馬飛報的情報。

      西北元軍和河東元軍正在大舉攻打河套和隴西,朱頷和申花生等人因為兵少,已經火速求援,只是救援信還沒到。

      情報說,朱頷不到三萬人,而攻打黃河和長城的元軍多達十二萬,是朱頷的五倍。隴西的申花生和劉衛泰,只有兩萬多人守著黃河,而對岸的元軍也有十多萬。

      雙方兵力相差五倍,而且并沒有險關可守,只能依靠黃河和長城。可蘭州段黃河和河套段黃河,水流平緩,并不難渡。這兩處最多只能守個十來天。十天之內援軍不到,元軍很可能就會攻入陜西,攻入關中。

      這已經是五天前的消息!

      文天祥和李洛都料到忽必烈會對陜西動手,卻想不到這么快,攻勢這么大。

      而且,很明顯忽必烈已經對唐國特務高度警惕,這次調兵也很隱秘,很突然,保密意圖很強。

      等特察局刺探到元軍調動的情報,其實已經來不及了。

      “忽必烈這個老姜,果然還是辣的很。竟然動手這么快!”文天祥接到情報后不敢耽擱片刻,立刻命令耶律忠節和唐軍率領兩萬騎兵先行入關,馳援朱頷和申花生劉衛泰。

      接著,文天祥親率幾萬步兵,放棄輜重,乘坐所有輜重馬車,急匆匆的入關。

      文天祥固然焦急,而此時遠在江陵的攝政皇后崔秀寧,也同樣有些焦急。

      在吐蕃的特務快馬急報,九日前,元廷特使秘密到了吐蕃,傳達了忽必烈的密旨。

      吐蕃諸部已經答應出兵。他們其實早就準備好了。此時,吐蕃諸部的大軍,應該在攻打川西!

      而整個益州的唐軍,只有兩萬人。

      還有一個情報是,駐扎阿姆河省的蒙元云南王也先帖木兒,已經親率十余萬色目大軍南下,攻打北天竺!

      整個北天竺的唐軍,只有三萬多人!

      而唐軍機動主力都在北方,已經來不及回援益州和北天竺了。

      整個南方,兵力只有二十萬,還分布在各州,兵力很分散。

      崔秀寧接到情報,第一時間召開小朝會,緊急商議對策。

      PS:快要被擠出全網月票百強了,距離就差十幾票,硬是追不上啊。繼續求票票!蟹蟹支持!朋友們晚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东乌珠穆沁旗| 慈溪市| 灵璧县| 邮箱| 庄河市| 广东省| 靖安县| 江西省| 望奎县| 湘乡市| 天门市| 临颍县| 阿坝县| 临汾市| 开江县| 宣化县| 东源县| 伊川县| 嘉黎县| 武穴市| 方城县| 蓬莱市| 台中县| 丘北县| 自贡市| 永嘉县| 永寿县| 环江| 高州市| 土默特左旗| 平原县| 定南县| 武鸣县| 柘荣县| 耿马| 东乡族自治县| 平乐县| 项城市| 利川市|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