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孔治作為孔庭族長,真可謂位高權(quán)重,跺跺腳齊魯就要抖三抖。 孔治就是當年向蒙元舉報衍圣公孔湞“非孔氏子”,導致最后孔湞被廢,而他自己也沒有撈到爵位,使得衍圣公爵位中斷四十年的男人。 但是,雖然孔治扳倒孔湞后沒有得到爵位,卻撈到了“孔庭族長”,掌管孔府長達三十余年,無衍圣公之名,而有衍圣公之實。 而孔洙雖然是當代衍圣公,可因為出身南孔,只是有名無實而已。 歷史上,再過六年之后,年近七十的孔治,終于得到了姍姍來遲的衍圣公爵位。 馬車內(nèi),孔治一邊隨著馬車蕩漾著身子,一邊憂心忡忡的說道:“孔洙本是南孔之人,因為當年讓爵,討了忽必烈歡喜,這才又繼承了爵位。可是他倒好,得罪了趙顯和李唐,被下獄了。我北孔,這次一定要撇開干系。” 孔庭族舉孔澤道:“撇清干系還不夠,總要拿回衍圣公爵位才成。只是那李洛,全無斯文之舉,行事乖張狠戾,尚不如胡人,怕是不好相與。” 孔治冷笑:“他無非認為孔氏向夷狄屈服,壞了華夷之防,還搞出什么漢奸的罪名。哼,倘若孔氏不能以柔克剛,安能存留至今?孔門要是當年就沒了,苻堅和拓跋宏會行漢法,尊圣人?中原世族還能存在?楊堅能從鮮卑手里拿回天下么?” “遠的不說,就說不遠。大金當年要是不尊圣人,能有漢法昌盛么?忽必烈要是滅了我孔家,這天下讀書人會是什么下場?為何這些唐主看不到,偏偏揪著一些無可奈何之事做文章?當真沒有皇帝的氣量。他要是亂來,怕是也沒有坐穩(wěn)天下的福分。” 這些恬不知恥,貪天之功的話,孔治說起來毫不羞愧,完全就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他不認為,唐主李洛真能把孔府如何。 李洛要是還認自己是漢人天子,那就必須要繼封衍圣公,就必須要尊重曲阜孔氏。 他這次去見李洛,一方面是洗清孔府,為孔府辯解,同時也是想要得到衍圣公爵位。 馬車來到曹州城外,面前的十字路口,竟然停了很多有私兵護衛(wèi)的馬車,似乎在等候孔府的人。 每輛馬車,都有旗幟,上面寫著顏、孟、端木、冉、曾、仲、顓孫、言、卜、閔,總共十個姓,卻是十二輛馬車。 原來,正是號稱十姓十二家的圣賢世族! 他們,是顏回、孟子、端木賜、冉雍、冉耕、冉求、曾參、仲由、顓孫師、言偃、卜商、閔損的后裔。 “拜見老師!”十二人看到孔府馬車,一起下車行禮。 行的是…跪拜禮! 他們皆為當家家主,其家族也都是齊魯一代的世家大族。 孔門十哲的嫡系后裔,除了絕后的宰予后裔,都來了! 還要加上孟子和曾子的后裔。 一共十二家!他們在明清時代,都成為世襲翰林,全部擁有了世職。就算此時還沒有世襲官職,那也絕對都是一等一的世族。 這些家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低調(diào)豪富。 每家都是大地主,千百年來一直不停出仕,但都名不見經(jīng)傳,那是有意隱身,保持超然姿態(tài)。他們相互聯(lián)姻,同氣連枝,都團結(jié)在孔府周圍,在齊魯?shù)孛嫔闲纬梢粋€低調(diào)的超級勢力。 任何人在齊魯做官,都要看孔府的臉色。在齊魯?shù)牡孛嫔希瑳]有人敢得罪十二世家,更沒有人能得罪十二世家背后的孔府! 當然,這都是過去式了。自從金國滅亡,蒙元不把孔家太當回事,他們的日子也沒有金宋時期那么逍遙了。可是,畢竟孔子的地位擺在那,忽必烈也不得不假惺惺的意思意思,他們的處境仍然優(yōu)渥,只是更低調(diào)。 如今,得知唐主李洛大勝,正要駕臨開封,他們這才都急了起來。 對于李洛其人,孔家和十二世家早有研究。李洛的種種大政,在他們看來都是離經(jīng)叛道之舉,是桀紂豺狼之屬。 可問題是,李唐越來越強大,如今又大敗元軍,收復了河南之地,他們除了趕過去服軟,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他們都是收到孔治的手書之后,奉命前來的。按照歷朝歷代的制度,他們都受到孔府節(jié)制,永執(zhí)師生之禮。凡祭祀、禮法等大事,皆報孔府裁決。十二大家族的人犯罪,地方官不得過問,而是要交給孔府的管勾廳審理。 孔府和十二大家族,雖然勢大財雄,可都深知亂世自保之道。在他們眼中,什么氣節(jié),什么華夷之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族的傳承和延續(xù)。 如今,他們知道李洛對孔府很不待見,甚至對儒家都不待見,哪里還能坐得住?尤其是連衍圣公孔都被下獄,他們就再也無法淡定。孔治一份緊急傳信,他們立刻在去開封的必經(jīng)之路曹州匯合。 這是約定好的日期,一起進入開封拜見唐主,當然是拉上的人越多越好。 就憑這等陣容,孔治自信,李洛絕對不敢怠慢。 孔治看著十二家的家主一起下跪行拜師禮,雙手虛扶的說道: “都起來吧。當年,圣人周游列國,為的是克己復禮,天下太平。而今,亂世未歇,民不聊生,世風日下,名教不彰,真有禮崩樂壞之虞啊。” “如此危局,我等怎能置身事外,優(yōu)游林下?當效法圣人,為民請命,還這天下朗朗乾坤,綱常有序。不使這浩然正氣,儒雅斯文,泯然于世間矣!” 十二家主一起肅然拱手行禮,“善哉!謹奉教旨,愿隨我?guī)熚魅氪罅海瑸槊裾埫!?br> 至于究竟如何為民請命,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這些文化貴族,要說真是沒有節(jié)操,那肯定也是扯淡。但很明顯,他們首先關心的是傳承。 “善哉!吾道不孤也,雖萬千人,吾等往也。”孔治行禮說道。 一行馬車簇擁著孔家馬車,就這么往東迤邐而去,面見李洛為民請命去了。 他們,還是很有底氣的! PS:蟹蟹各位支持,今天太晚了,抱歉啊,蟹蟹大家這么支持我,求票票,求點贊角色,求圖片增加出圈指數(shù)哦,最好是和作品有關的圖片哦。這章可能有爭議,不要罵我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