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苦也!倒是來的晚了!” 幾個半大的孩子一身熱汗的往人群中沖來,努力的往前擠。 然而徒勞的是,由于人太多,他們怎么也擠不進去,只能滿臉焦急的往上蹦,伸長脖子瞅。 可人山人海這么一擋,哪里還瞅的見法場?但見萬千人一起踮著腳,脖子就像被人無形中提拉著一般,人人高了一大截。 “憨貨,往婦人堆里擠啊!你們一擠,她們就只能讓,就能擠到前面去了!”一個長相油滑的漢子對這群孩子說道。 他說的當然是好主意。可問題是,他不敢這么干。 這群孩子,倒是可以這么干。等到他們攪亂婦人們扎堆的地方,他就乘機跟著擠進去。 果然,幾個孩子一聽,就趕緊沖向大娘子小婆姨扎堆的地方。 “啊呀!小東西!作死么!” “哪家不管養的小子,擠個甚么!” “哎呦,哪來的皮猴子…” 婦人們要么跺腳咬牙,要么氣的開罵,可只能努力的讓開,任由這些男孩泥鰍一樣擠進來。 此時的法場上,只聽鏘鏘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利刃出鞘聲音,一群憲兵一起抽出唐刀。 別看唐刀很窄,可唐刀如今是天下最精良的刀,以唐刀的鋒利,受過軍事訓練的憲兵完全能做到輕而易舉的一刀斷頭。 而身穿玄甲,外罩繡著獬豸獸的背心,手持修長唐刀的憲兵,也遠比那坦胸露腹、手持大刀的劊子手好看養眼。 唐廷沒有所謂劊子手,斬殺死囚都是憲兵或警士執行。李洛認為,用劊子手是懦弱的表現,泱泱大國,處決犯人還要專門培養劊子手,不是懦弱是什么? 憲兵和警士作為軍警,都害怕處決犯人,那還能指望他們治安防暴? 血光一起,只聽“轟”的一聲,人群猛然往后退,伴隨著驚叫。其中女子的聲音格外高亢。 都很想看,可犯人的腦袋一被砍下,他們就又感到害怕。 然而,在無可救藥的好奇心理促使之下,因為懼怕而后退是暫時的。很快,人群再度往前擠,努力去看清地上的人頭。 而在人群之外,犯人家屬也都到了,他們人人戴孝,推著運載棺木的馬車,人人哭泣。 可卻只聽哭聲,不見哀戚之色。 因為,他們都是假的,并不是真正的犯人家屬。犯人們的家屬都在河北,在河南根本沒有家人。可他們有仆人故舊,這些人花錢雇人充當家屬收尸,再負責安葬。 這是喪禮。就算是漢奸,死后也不是不能享受。 而孔治的家人都在曲阜,也沒有這么快趕過來。 于是,這些充當“群演”的收尸人,一下子有了不少生意。 當即有士子感慨的寫詩說: “罪骨今尚雇人收,來年有誰祭墳頭。倩君惜羽守漢節,莫使遺臭滿神州。” 漢奸們被斬殺后,監斬官回宮繳旨。李洛下令將漢奸們葬在一起,命名為警世墳,立碑刻其罪,警世后人。 李洛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的第二年清明,就有士子寫詩曰: “清明時節雨未晴,城外處處祭祖人。若問寂寥何處是,荒草萋萋警士墳。” 在開封做完了這一切,李洛就要離開開封了。 翌日,李洛下令西巡洛陽。 李洛剛動身,洛陽當局的“探駕”班子就馳馬趕到新鄭,給皇帝請安,奏報洛陽事宜。 然后,“探駕班子”就隨駕西行,每走五十里,就由兩個人騎快馬離開天子大隊,趕去洛陽匯報天子行程以及沿途停留之地,這叫“報駕”。 這沿途之上,地方官都要在路邊跪迎,并且相送數十里,這叫“送駕”。 探駕和報駕,以及送駕,是接送皇帝的禮儀。只要講究,就不能省卻。 隨著大唐越來越穩固,禮儀也越來越完備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李洛操心過問,禮部和臣下就會主動安排好。 “報—御駕已到新鄭!” “報—御駕已到滎陽!” …… 就這么一路報過去,一路送駕,一路西行,排場很大。 九月二十一,唐主親率五萬大軍,駕臨洛陽。新任沒幾天的洛陽京兆尹羅微,率領剛剛搭建的京兆尹官員班子,出城迎駕。 出城十里迎接的洛陽父老,達到近萬人。鑼鼓喧天,旗幟如林,很多白發蒼蒼的老者奉著水壺和酒肉。扎著紅頭繩的童男童女捧著燃起香煙的香爐,以及盛著木瓜的盤子。 這當然只是禮,并不是真讓天子享用。 “天子駕臨洛邑——跪迎!”禮官大喝之下,號炮一響,成千上萬人一起跪下山呼。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洛走出鑾駕,站在高高的御車上,雙手虛扶:“平身吧。” 禮官大喝:“天子有旨,官民平身!” 烏壓壓的人群一起謝恩起來,人人目光敬畏而又激動的看著天子。 “陛下,這洛陽古都,總算盼到了陛下啊!” 果然,一個老者開始哭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