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的子女,雖然年歲幼小,卻似乎沒有一個是平庸之人。真真就是那龍子鳳孫,天潢貴胄,不同凡響。 這就是肖父肖母啊。 接下來,李洛策馬登上“蓬萊山”。雖然大雪掩蓋,可仍然能依稀發現隋唐時期的斷壁殘垣。這里,當年可是鳳閣龍樓,殿宇重重的。 “那是一塊石碑么?”李洛在山道上勒馬,指著雪中一個事物。 兩個侍衛立刻下馬,拂去積雪,果然露出一塊坍塌的石碑。很快,石碑上的字跡就露出來:蓬萊仙島。 背面,則是刻滿了,用的都是篆文,而且雕刻的非常精美,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這塊隋代石碑是漢白玉,而且非常高大,當初應該是花了不少力氣才運到這里。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文物啊。 “這塊碑,到時可以重新豎起來。”李洛說道。 片刻之后,眾人登上山頂,這才發現這座人工堆砌的山,竟然是龜型,猶如一只巨大的烏龜,浮在水面之上。 山上古木森森,藤蘿藹藹,野鳥極多。人馬一到,很多野雉就從林中撲棱棱的飛起,驚的玉樹瓊枝雪落紛紛。 侍衛們羽箭如蝗,頃刻間就射殺幾十只野雞。 山高十幾丈,站在山巔游目馳懷,西苑勝景一覽無余。李洛舉起千里目往北看,是商商洛水,往東看,是巍巍洛陽。 “可惜不在春夏,不然這內海碧波蕩漾,山花遍布,當真美不勝收啊。”楊漢明說道。 他指著方丈山和瀛州山,“據說,當年三座仙山之間,有高橋當空橫架,猶如彩虹。橋下行船,橋上走馬。” 他這么一說,眾人都不由有些神往。 當下,唐主吩咐就在山頂設帳,燒烤獵物,布置野宴。 侍衛們很快就搭建起一座四周無遮無攔的大帳篷,只有頂部擋著雪。 帳篷內燃起火堆,一只只獵物被拾掇后,架在火上烤起來。親貴大臣眾星戴月般圍著皇帝皇后,一邊觀看山海雪景,一邊陪帝后說話。 “陛下之德感動昊天,這豐年大雪,來年必是五谷豐登。中原百姓,總算能喘口氣了。”林必舉說道。 李洛道:“今日臘月初四,快要過年了。轉過年,大軍還要繼續北伐,不能讓河朔百姓繼續受苦。” 李洛說到這里,忽然就是一怔,不由看了崔秀寧一眼。卻見崔秀寧也大有深意的微微一笑。 臘月初四啊。 這是兩人來到古代的日子。 十年前的臘月初四,兩人從現代社會突然來到古代江華島,當時在那摩尼山差點凍死。 見到的第一個古人,就是太上皇顏鐸。是顏鐸收留了他們。那天,他們在顏鐸家吃的烤肉。 今日,也是吃烤肉。 整整十年了。 十年前的今天,兩人初來乍到,無衣無食,對未來充滿迷茫。好在能相依為命,不算孤獨。 十年后的今天,兩人早就結為夫妻,生了六個子女,還白手起家打下偌大基業。如今,中原江山大半恢復,大唐帝國橫空出世,威震天下,盛世曙光已現。 一個君臨四海,一個母儀天下。 白云蒼狗變日月,雄關漫道真如鐵。 兩人怎能不感慨萬千? 過了一會,大帳中肉香撲鼻。小太子李征將親自烤好的一塊里脊肉,散了鹽末和胡椒后,再一分為二,恭恭敬敬的遞給李洛和崔秀寧。 兩人很是高興,兒子會心疼父母了啊。 李洛不禁想起自己八歲時的情節。 他八歲時,養父母已經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對他日益惡劣。他那時還是三年級,就開始干活了。 幫養父打下手,幫養母做家務,還要撿廢品賣,換取學雜費。八歲就開始艱辛的掙錢了。整整五年時間,他成了附近有名的“小破爛王”。為了爭奪幾斤廢紙,他能和其他撿廢品的成年人打架。 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很快就成了街上有名的小混混,為了錢,開始做壞事。 終于有一天,他被有心人看中,“下海”了。 一個從海外歸國的華僑老先生,向他打聽當地一個很隱蔽的地址。那位姓姜的老先生,在去了那個隱蔽的地方后,才發現后面有個小尾巴。 老先生當時的目光,李洛到現在都記得。 那是帶著殺氣的目光。 “你是不是再找一座古墓?我幫你。不過你要給我錢。”當時只有十五歲的李洛很認真的說道。 那位老先生看看身邊的幾個青年,“我人手夠,不需要你幫。” 他的目光很危險,似乎要動手了。 少年李洛敏銳的感受到了殺機,他說:“我無父無母,就是條野狗。給我一口飯吃,我這條命就是你的。” 哈哈哈。老先生樂了。說,小子你很不錯,有眼色,膽子也不小。行吧,你這口飯,我賞了。 當天,他就入了伙。之后,又成為這位姜老先生的關門弟子。從此,小混混就成了雅盜,小江湖變成了大江湖。 說起來,也就是十幾年前的事,并不遙遠。 李洛收回心緒,不由有些自豪。的確,他的童年很爛,可他還是給了自己的子女好的童年。 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一出世就享受榮華富貴,被百般呵護,還受到天下最好的教育。 崔秀寧察言觀色,也知道李洛看到李征,想起了他自己的童年。 說起來,她的童年,和李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出身又紅又專的軍警世家,從小就是被小伙伴捧著的小公主,又受到嚴格的教育和技能培養,作為所謂的“千金名媛”,可謂一帆風順。但她的未來,早就被身為高官的父祖安排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