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忽必烈,總算沒有把事做絕的焚毀大都。不過,由此也可見元廷對中原野心不死,還癡想妄想的抱著卷土重來的打算。 李洛以主人之姿,大搖大擺的進入經(jīng)過侍衛(wèi)嚴格搜查過的皇宮,然后在大明殿升殿,接受隨征文武朝賀。 “恭賀陛下!恭賀大唐!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征文武們一起下拜,山呼萬歲。 李洛坐在忽必烈做過的寶座上,看著下面的人,不禁心潮澎湃。 進入大都城,坐在這個寶座上,才真正意味著,他徹底收復了中原,驅(qū)除了韃虜,推翻了蒙元自滅金起在中原地區(qū)近一個甲子的統(tǒng)治。 意味著,自從石敬瑭起,淪落異族之手三百五十年的幽云地區(qū),再次回到漢家王朝手中。 “恭賀陛下,自今日起,大唐徹底恢復中原了啊。”韋素喜極而泣的說道,“臣等不光要為陛下賀,為大唐賀,還要為漢家子民賀,為青史賀,為祖宗賀啊!” 張養(yǎng)浩也道:“陛下的豐功偉業(yè),遠邁漢唐,比肩三皇五帝,真乃千古不世出之圣人吶。” 李洛面帶微笑,看著射到殿門的眼光,看向殿外的宮闕,不禁躊躇滿志。 他拍拍龍椅上的扶手,還暗暗捏了捏,金漆紫檀的質(zhì)感真真切切的傳來,讓這個東方最尊貴的男人心生歡喜。 倒不是因為這把華麗的椅子,而是因為,這是忽必烈的寶座。 想當年,他在殿下,看著高高在上的忽必烈,不得不忍辱負重的匍匐臣服。而現(xiàn)在呢,忽必烈被他趕出中原,倉皇西遷。而忽必烈的寶座上的人,是他! 就是那種把曾經(jīng)暗恨的老總趕下臺,自己坐進總裁辦的感覺。這種取而代之的感覺,真的…很酸爽。 “傳旨,改大都之名為北京!以為大唐北都。”李洛意氣風發(fā)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改大都為北京,設為大唐北都。 “傳旨,昭告天下,神州已經(jīng)徹底光復,設四月二十二為光復日!全國七十歲以上老者,賞賜一枚銀圓。” “傳旨給政事堂,恢復河東為并州,以晉陽為首府。劃河北為冀州,恢復保州為上谷郡,設為冀州首府。黃河之北的齊魯之地,劃歸兗州。” “遼東黑水之南,草原之東,東州之西,冀州之北,包括原契丹故地,劃為遼州、渤州、江州、松州四州!” 這一下子,就多了六個州。但地圖上偌大的并、冀、遼、渤、江、松六州之地,留下的人口估計十萬都沒有,千里無人煙。 “遵旨!陛下圣明!”韋立刻奉旨擬詔。 李洛再次傳旨:“令東州節(jié)度使楊序,為征東大將軍,收復整個遼東,直抵黑水!” 為何不過黑龍江,占領后世整個外東北呢?因為距離太遠,暫時進抵到黑龍江邊就夠了。 雖然后世東北的部族,幾乎都被元軍挾裹西遷,東北差不多成了空地,可行軍距離太遠,將士們也很辛苦。漠南漠北,包括北海在內(nèi)的外東北,都要拿回來,但不是眼下。 不要急,慢慢來,步子太大…不安全。 “傳旨,改太原為晉陽郡,令朱頷分兵,駐守居庸關(guān)和雁門關(guān),等到元軍離開漠南,便出塞攻占豐州,恢復豐州為云中郡。” “至于遼渤江松四州,先不定首府,也暫不設州牧衙門,只以駐軍防守。” “遵旨!” 李洛也沒有忘記很重要的一件事,“顏隼,你率軍去塞外,帶回冀州鼎,小心運回來。那地方,你還記得么?” 顏隼神色有些激動的說:“陛下放心,那地方臣一輩子都記得。臣一定將冀州鼎好好帶回洛陽。” 李洛捋著小胡須頷首微笑道:“你今日就率軍五千出發(fā),不要走漏風聲。元軍可還沒有走遠。” “遵旨!”顏隼領命出殿。 “傳旨,南遷之百姓,幾大工程一旦完工,就分批北歸,大唐最多賑濟他們兩年,不能再多了。這么大的北地,不能沒有人口。另外,戶部鼓勵南方百姓移民關(guān)東四州,充實新土。” 張養(yǎng)浩拱手:“陛下,關(guān)外四州寒冷,為何不讓耐寒的冀州兗州并州百姓遷移,而讓南方百姓遷移呢?” 李洛道:“北地百姓,本就只剩下南遷的五百萬人口,要是抽人充實關(guān)東,偌大的北地都會人煙稀少。” “而長江之南,人口眾多,倒是能遷移過去數(shù)百萬口。這耐寒么,習慣了也就好了。關(guān)東土地乃是黑土,一旦開墾,就極其肥沃。而且物產(chǎn)豐富,可是大大的寶地。” “倘若朝廷向南方移民每戶授田百畝到兩百畝,越往北土地越多,并且農(nóng)稅商稅免征十年,再調(diào)遣數(shù)十萬奴隸幫助開墾荒地,建設房屋,會如何呢?” 韋素笑道:“朝廷如此慷慨,那么南方百姓,必定不缺愿意移民之人。” 南方百姓,平均每戶只授田二十多畝,這要是去了關(guān)東,授田畝數(shù)翻了幾倍啊。 李洛點頭,“這四州,就移民四百萬,分批遷移。調(diào)集海船,五年內(nèi)遷移完成。今年,先移民百萬,發(fā)三十萬南洋天竺奴隸開荒。” 嗯,大唐如今有兩百多萬官奴,大半都是南洋天竺土著。這么多廉價的勞力,做啥事都很方便。 對此,唐廷上下都是心照不宣的。唐廷的策略是,不但消耗奴隸,再不斷以各種借口將土著貶為奴隸補充勞力。如此一來,大唐不缺廉價勞力,而殖民地的土著人口比例,也會越來越低。 一箭雙雕,溫水煮青蛙,非常陰險。 一連串的旨意出臺,后世影響深遠的洪武大移民開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