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附近的法蘭西人都知道,蒙古帝國的凱撒奧古斯都和他的王儲死了。
嗯,也就是什么大元朝的天之子,和所謂的太子。
可是,既然人死了,不是應該用黑色么?為何要用白色?
這些野蠻的東方韃靼啊。
十月初八,在忽必烈靈柩前繼位為大元皇帝、蒙古大汗的鐵穆爾,親自扶著忽必烈和真金的棺槨,率領文武百官,從楓丹白露宮,返回到巴黎盧浮宮。
因為盧浮宮更像是一座宮殿,新君覺得在盧浮宮更加安全。
安西王一家人已經被軟禁,安北王一家也被控制。蒙古宗王當中,再也無人能有資格和真金一系爭奪汗位了。
因為鐵穆爾本來就是最合法的繼承人之一,所以大臣們很快就捏著鼻子認了。不但京城的各支侍衛親軍宣誓效忠新君,其他統兵大將也都表示臣服,就是安西王和安北王的部將,也不敢貿然造反。
鐵穆爾是誰?就是原本歷史上的元成宗,在忽必烈死后被伯顏等人以皇太孫之姿擁立繼位。
如今,歷史似乎又回到原點,鐵穆爾仍然當上了皇帝。
宗王們提議,召開忽里臺大會,按照蒙古傳統,走個形式承認鐵穆爾的大汗之位。
鐵穆爾很是高興,準備答應。但王四郎卻單獨覲見,秘密勸止鐵穆爾。
“大汗,”王四郎很恭敬的說道:
“先帝在時,曾經廢止了忽里臺大會。這是因為,大元天子至高無上,何需宗王們開會確認,選拔呢?所謂君為臣綱,大汗如今已經是天子,怎么能讓身為臣子的宗王開會確認?”
鐵穆爾聞言,這才知道自己不應該高興,不能答應開忽里臺大會。哪怕大會一定會確認自己的汗位,那也不能開。
“以王先生說,孤…朕該如何呢?”鐵穆爾問道。
真金一系本來就非常漢化,鐵穆爾出生在漢地,漢學不俗,身上沒有太多蒙古貴族的習氣,思維更像個漢人皇帝。
王四郎回道:“奴才以為,就以先帝曾經下令廢止忽里臺大會為由,拒絕他們。先帝乾綱獨斷,言出法隨,從來都沒看過宗王們的臉色。大汗可不能恢復這個忽里臺大會。”
鐵穆爾笑了,他非常滿意王四郎的提醒。
嗯,起碼在朝政上,漢臣還是要比蒙古人更好用啊。要是僅僅做蒙古可汗,他可以不重用漢人。可是既然要做大元皇帝,那就非重用漢臣不可。
畢竟,蒙古大汗哪里有大元天子尊貴?
“王先生此言,很是妥當,那孤…朕就這么下旨拒絕他們。”鐵穆爾道,“朕得先生,真如太祖得楚才,漢高得張良啊。”
張良和耶律楚材要是知道鐵穆爾那他們和王四郎比,不知道作何感想。
“雖說大汗必是太祖和漢高那樣的千古圣主,可奴才安敢與耶律楚才和張良相比。”王四郎很謙虛的說道,“大汗愧殺奴才了。”
“哈哈!”鐵穆爾很滿意的大笑,“王先生不必謙虛。若非先生,孤…朕不但不能繼位,恐怕已經是安西王的階下囚了。先生于朕,不但是擁立之功,也是救了太子府闔府性命的恩人。”
王四郎撲通一聲跪下,連連磕頭道:
“大汗言重!奴才萬萬不敢領受!奴才以為,大汗本就受命于天,乃是大有福緣之人,生來就要做天子的。就算沒有奴才,沒有汪良臣,這大位終究還是大汗的。”
“奴才侍奉先帝時,先帝曾對奴才說,趙王人品貴重,龍章鳳姿,乃我家之福。先帝何等英明?先帝都如此贊譽大汗,可見天命本就在大汗吶。奴才所為,不過是聽從先帝遺民,順天應人,附大汗之尾翼,綿盡微薄而已哉——!”
鐵穆爾點頭微笑,親自扶起王四郎,“先生請起,這以后,朝中大事,還要多多仰仗先生襄助。”
這王先生果然是個聰明人啊,難怪先帝信任他,先父也信任他。
事實上,鐵穆爾很清楚自己不是那種才干卓著之人,別說比不上安西王,就連哥哥晉王也比不上。先帝不可能會贊譽自己,就算先父,也曾說自己比較平庸。
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可是王四郎卻編造出自己曾經受到先帝贊譽,有意托付大位。鐵穆爾怎么會不高興?
王四郎爬起來,“大汗,如今禁軍和怯薛們都已經效忠大汗,大將們也表示臣服。當務之急,是要定下先帝的廟號謚號,再追尊大汗先君為皇帝,尊大汗之母為皇太后,再封皇太子,徹底占了這大義名分,也絕了晉王他們的非分之想。免得大汗因為手足之情為難。”
新君的嫡長子,也不過四歲,就要封為皇太子了。
鐵穆爾點頭:“好!先生所言極是。還有呢?是不是要給將軍們加官進爵?”
“大汗英明!正是如此。”王四郎道,“不但要封賞忠于大汗的將領,還要封賞安西王和安北王的部將,加官進爵,多多賞賜莊園奴隸,安撫其心。再以平亂為名,拆分他們,調到各地駐扎。”
“嗯,這是第二件。”鐵穆爾很贊同,事實上這點他也想到了。
王四郎繼續道:“這第三,就是設立尚書省!”
“大汗,朝中政事,中書省大權獨攬,而六部地位太低,這實在不利于大汗掌管政事。大汗如今還沒有先帝的威望,那就更難了。”
“所以,奴才以為,大汗應該提升六部品級到二品,再設置尚書省總攬六部,分中書省之權。”
元廷之前是有尚書省的,但又被廢除。
元廷中書省的權勢的確太大,這也是有元一代權相迭出的原因。忽必烈在世還能壓得住,忽必烈一死,后世之君就難以壓制相權了。
王四郎的建議,固然是替鐵穆爾鞏固皇權的好主意,可他也有私心。
鐵穆爾來回獨步的想了想,越想越覺得應該設立尚書省,中書省的權力太大,他會寢食難安。
恢復尚書省,的確是個好主意。而且宜早不宜遲。
“王先生,朕決定成立尚書省,設置尚書令,以先生為尚書令,總攬六部之權。”鐵穆爾說道。
如此一來,中書省的權力就被劃拉來一半。
“大汗不可啊。”王四郎立刻跪下,“尚書令位高權重,奴才何德何能?而且,大汗先君曾經擔任尚書令,奴才萬萬不敢接任此職!”
鐵穆爾松了口氣,對王四郎更加信任。他當然知道,父親曾經掛過尚書令的空名,要是王四郎喜滋滋的接了,他反而會對王四郎心生反感。
不然為何說,皇帝最難伺候呢?人一旦當上皇帝,就心思難測,伴君如伴虎不是說著玩玩兒的。
鐵穆爾笑道:“那就尚書令空置,以尚書右仆射為尚書省之首,左仆射次之。”
這個做法,和中書省一樣。中書省的中書令,也是空置的。只以中書省左右丞相負責,又以右丞相為首。
眼下,中書省右丞相是安童,左相是桑哥。
尚書省再設立,那么就又多了左右仆射兩個宰相。大元的宰相就增加到四人。
王四郎道:“大汗英明,不設尚書令,只設左右仆射,那是最好不過了。”
鐵穆爾道:“那就以王先生為尚書右仆射,參與朝政大事,輔佐朕治理天下。王先生不能再推辭了。王先生不就,奈天下蒼生何!”
王四郎心中狂喜,右仆射終于到手了!連升兩級!
“奴才遵旨,謝大汗隆恩!奴才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大汗效犬馬之勞,肝腦涂地!”
他能不高興么他的父祖,在大宋只做過州縣小官,最高也沒有超過六品。可是他自己,不到四十歲,竟然官居一品,位列宰相啊!
這可不是妥妥的光宗耀祖?
誰能想到,自從他考中蕭梁的進士,不到十年功夫,就做到宰相?
誰知,鐵穆爾的封賞還沒有完,“王先生有大才,就是先帝和先君也是贊譽有加,這尚書仆射,大可做得,不算朕的酬功。嗯,王先生籍貫何處?”
王四郎回答:“稟大汗,奴才成都人士。”
“那朕就封先生為蜀國公,授投下莊園五萬畝,白皮奴隸一斗口,以酬先生之功,不可推辭!”
“奴才謝大汗恩典!”王四郎再次下拜。
蜀國公,尚書右仆射,哈哈哈哈!
要說王四郎的治國才能,其實真的稀松平常。他也的確算是“大才”,可那不過是陰謀詭計,長袖善舞的才能,做奸臣綽綽有余,做良臣賢相卻差得遠。
不過眼下,鐵穆爾利用王四郎為首的漢官分化瓦解蒙古貴族,鞏固自己的皇位,卻真是用對人了。蒙古人騎射固然厲害,可要說到玩弄政治,就又不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