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越王李律阻止了唐成宗李征,:“皇兄年僅五十,就要禪位,要是父皇母后有知,必然不悅。臣等愿意代替皇兄,為父皇母后盡孝陵前。” 所以,李律就再也沒有返回封國,而是留在了關中唐陵山城,為唐道祖和文明懿德皇后守陵。 這是很多歷史愛好者都知道的事情。 封永清道:“越王是主動代替成宗守陵的,而且一守就是五年。這五年時間,越王既沒有回封國,也沒有回長安,甚至沒有管自己的一群兒子,而是一心一意的留在道陵啊。請問,這是一個野心家該有的樣子么?” “此言不妥。”張大節搖頭,“越王謀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守衛唐陵山城的五千陵衛!大唐軍制嚴密,將領極難造反,可是這五千陵衛,竟然跟著越王造反了!要不是后來辛太后果斷處置,皇位就要轉到越王這一脈了。” “越王守陵五年,根本不是清心寡欲,而是圖謀唐陵山城的五千陵衛。那五年,他只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千方百計的拉攏陵衛將領。” 此言一出,不但其他幾位嘉賓點頭,就是現場的觀眾,也都點頭。 這應該就是越王守陵五年的原因了。 封永清道:“之前,在下也這么認為。可是陵衛何等重要?那不但是禁軍,還是受到嚴格監視的禁軍啊,禁軍中的特務,怎么可能少?可是這五千陵衛偏偏跟越王造反了。就算陵衛旅帥被越王拉攏,他一旦造反,下面的兵馬也不會聽命,怎么可能擁護越王在山城稱帝?” “還有,就算五千陵衛被越王拉攏成功,為何成宗的扈從兵馬和侍衛,也能被拉攏?以大唐嚴密的體制來,這點難度太高了。” “先來正史。明德十六年九月初二,成宗剛剛廢黜太子,去道陵稟告父母廢太子之事,可是因為突發腦溢血,在山城駕崩,年僅五十五。然后,本來就在道陵守陵的越王,乘機矯詔,成宗遺詔立他為皇太弟,當夜就在成宗靈柩前即位。” “可是,既然是矯詔,為何護衛成宗去唐陵山城的禁軍侍衛,會乖乖聽命于越王?五千陵衛也乖乖聽命矯詔?難道他們,對成宗沒有任何忠心么?” “接著,越王就在山城昭告下,成宗遺詔立他為太弟,他已經在道陵即位了。然后,越王以大唐新君的姿態,護送成宗靈柩,率軍來到長安城下,要求辛皇后打開城門,迎接成宗靈柩入紫禁城。” “六十六歲的辛皇后假意應承,但要求率領大臣出城親自查驗成宗遺體。越王見辛皇后年老,又沒有帶兵出城,就答應了。” “可是辛皇后見到越王后,立刻取出成宗之前立好的遺詔,成宗離開長安前,已經寫下來立她次子為新太子的詔書,成宗絕對不會在彌留之際立越王為皇太弟,他矯詔,謀反。號召陵衛和擁護越王的禁軍反正。” “越王立刻就被本來擁護他稱帝的將士拿下,被廢黜王位關押起來。三后,辛皇后的次子魯王就在成宗靈柩前即位,是為真宗。” “這是正史記載。呵呵,越王就這么被拿下了。一個老太太,帶著一群大臣出宮,來到已經稱帝、還擁有成宗靈柩的越王面前,拿出一份所謂的遺詔,就將越王拿下了。這就是所謂的越王之亂。呵呵。諸位,難道這不是太奇怪了么?” “這有什么奇怪?”張大節道,“辛太后長子,本就是太子。只是因為玩兒鷹時,被海東青啄瞎了一只眼睛,五官不全,這才被廢黜太子之位。除此之外,成宗九子,只剩辛太后的兒子魯王是嫡子了。魯王被立為太子才最正常。只是因為成宗去道陵,來不及宣布罷了。” “難道,成宗還會立楊貴妃和顏貴妃的兒子為太子么?不可能。至于立弟弟越王為太子,那就更不可能。成宗在道陵彌留之際,長安還不知道消息,他身邊只有越王一個皇族。一定是越王乘機矯詔。” 封永清冷笑:“成宗彌留時,身邊只有越王一個皇族?不!” 張大節道:“這是正史記載的史料。成宗平時沒有病危征兆,他是突發腦溢血,不到一個時辰就駕崩了。他身邊只有越王一個皇室成員,沒有其他皇族,也來不及叫其他皇族。而且,太子剛剛被廢,這都給越王創造了機會,促使他為了皇位鋌而走險。” 封永清拿出一份電子掃描復印件,“這是我在唐陵山城好不容易得到的資料。這上面記載,當時除了越王,唐陵山城當時還有一個皇族,潁王李速!成宗駕崩時,潁王李速也在道陵,就在成宗身邊!” 什么!怎么可能? 張大節拿起電子掃描件,仔細看了半,才苦笑道:“正史記載,潁王犯錯,罰圈禁三年。但沒有記載,圈禁在何處,一直以為不是圈禁在王府,就是圈禁在大內。誰知,竟然圈禁在唐陵山城!” 封永清道:“對。這就是最大的問題。還有,潁王就是這一年死的,史書記載是病死,年僅二十四。可是,他的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封郡王,公爵都沒有,只撈了一個侯,其他三子,也只是封了伯爵。成宗九個兒子,他死的最早,四個兒子待遇也最差。這也是疑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