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李洛的“叮囑”-《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2/3)頁
這是以仁州李氏名義燒制的新瓷器,可是李蕙質很清楚,家族和這玉瓷沒有關系!
李氏,雖然旗下產業眾多,卻也沒有陶瓷產業。連青瓷都不出產,別說這么好的玉瓷了。
“仁州李氏”這四個字,只能是李洛的手筆。也就是,這玉瓷和他……
李蕙質雖然行事蠻橫無理,但她可不傻。立刻就想到這玉瓷的巨大利益。
如果李洛真是李氏血脈……
如今看來,他應該多半是她堂兄,不然為何在玉瓷上打上仁州李氏的印記?
李洛看著李蕙質的表現,毫不意外。
這件骨瓷筆洗,是一百五十多件骨瓷中,僅有的四件上品之一。本就是為了送禮。
因為是上品,所以這個筆洗的確極其驚艷,任誰都能看出不是凡品。
可以說,這個骨瓷筆洗,絕對比同樣大小的白玉筆洗更加貴重。就是賣個一百多貫,也有人搶著買。
李洛為何如此處心積慮想要獲取李氏認同,為此甚至不惜骨瓷?
很簡單,因為他沒有時間了!
還有一年,元軍就要第二次東征日本。
屆時,他必須起碼以中級將領的地位,最少率領三千以上兵馬,才能實現計劃中的好處。
中級將領的職位,三千兵馬,是他這個杠杠撬動歷史的最起碼力量,幾乎就是計劃成功的兩個必要條件。
如果職位太低,部下太少,就算參加征日大軍也沒用,不但改變不了歷史上的結局,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李洛以前對元軍侵日這段歷史很感興趣,為此看了不少相關資料,還在圖書館看過一本日本人寫的歷史紀實小說。
可以說,對于元軍侵日這段歷史,李洛了解的不少,甚至包括一些細節。
元軍侵日失敗有幾個原因,但最直接最致命的原因,的確就是颶風。
可能真是“天佑”日本吧。颶風爆發后,十幾萬元軍被淹死大半,船只幾乎損毀殆盡。
結果,剩下的元軍主將和各級軍官紛紛乘坐最后的船只,拋棄殘軍逃回國內。
于是,颶風后僅存的五萬元軍(漢人為主),只能困守在一個小島上。他們沒有船,沒有糧食,連軍械都不全。
甚至,將領們都奪船跑路,他們連一個領頭的都沒有,群龍無首,各不統屬,一盤散沙。
在日軍圍困之下,殘軍沒有辦法,只好找出一個六品武官,推舉這六品武官為統帥。
這個六品武官,已經是殘軍中職務最高的人。其他中高級將領不是死于颶風,就是已經逃回國。
區區一個六品武官,到底難以服眾。當然無法掌控五萬殘軍,結果可想而知。
堅持一段時間后,處于絕境的殘軍終于被日軍攻上小島,五萬殘軍(絕大多數漢人)最后被全部屠殺。
李洛要做的,就是他自己先避開颶風爆發的日期,然后乘著颶風結束后的混亂期,掐準時間,帶著幾千生力軍和大量物資補給,趕到那個島嶼和殘軍會師。
然后,趁著殘軍群龍無首,當仁不讓,順理成章的拿下五萬殘軍的指揮權!
而要徹底掌控五萬殘軍,除了他本身要有不低的軍職外,還必須有幾千本部兵馬震懾,不然根本無法整合五萬人的部隊。
五萬殘軍有了幾千生力軍加入,物資軍械又都得到補充,還有了新的統帥和指揮體系,必定軍心大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肇庆市|
炉霍县|
永寿县|
武宁县|
修水县|
陇西县|
龙南县|
仁布县|
鄂州市|
灵寿县|
高唐县|
邮箱|
从江县|
武义县|
彝良县|
灵寿县|
永宁县|
连云港市|
连南|
嵊州市|
聊城市|
兴国县|
郯城县|
桃江县|
司法|
津南区|
寿光市|
惠州市|
尉氏县|
芜湖市|
长乐市|
彭阳县|
桃园市|
洛扎县|
通江县|
米易县|
光泽县|
浮山县|
永年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