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洛和高麗王后所來到的城門,是皇城的“欞星門”。高大的蕭墻,宏偉的城樓,盡顯輻軫萬里、君臨天下的霸氣。 守衛城門的,是精銳中的精銳:蒙古怯薛禁衛。 按道理說,高麗王后到了這里,無論如何也要下馬了,然后“登記檢查”才能入內。 李洛都準備下馬了。 然而,王后并沒有下馬。她的家臣,騎兵護衛,全部端坐馬上。 然后,王后舉起了她的旗幟,她的旗幟上繡著一只金色的鳳凰。 家臣印候立刻大喊起來: “站在城下的,是大汗遠嫁高麗的女兒,是你們的公主大人!如今,她帶著滿心的喜悅,回到偉大的汗八里,為她偉大的父親祝壽!是誰,讓你們站在城樓上,看著你們的主人?!” 印候的話剛落音,城樓上的“八刺哈赤”,也大聲說道:“我,塔木喜哥,看見了一團吉祥的云彩飄來,我看見了尊貴的公主!倘若我不打開城門,主人的鞭子將會落到我的頭上!” 那叫塔木喜哥的“八刺哈赤”說完,手一揮,很快就有禁衛打開城門,放公主騎馬進入。不但是她,她身后的百騎也一起進入。 李洛想想也覺得不奇怪了。蒙古貴族的禮制,比起漢人粗獷多了。 此時的蒙古人有著強大的自信。別說是尊貴的公主,就是敵人想要進城,他們也許都會放進來。再說,這名“八刺哈赤”,明顯是認識公主。 進了這道城門,才算是進了皇城。 皇城不是大內皇宮,而是囊括了大內、隆福宮、興圣宮三大建筑群。 沒錯,只有皇帝皇后住在大內。而太后、太妃卻不住在大內,她們住在完全獨立的“興圣宮”。這一點,和歷代所有皇宮都不相同。 李洛跟著縱馬進入皇城,放眼一看,心道果然如此。 和歷代皇城絕不相同的是,三大宮殿群并不是以皇城正門為中軸線,兩邊對稱的布局。而是以人工湖太液池為中心,三大建筑群圍繞著太液池,充分體現了蒙古人“依水設廬,逐水草而居”的習俗。 巨大的建筑群之間,是山林湖水。元朝皇宮,是一座園林式的皇城,說到華美富貴,遠超明清皇宮。 太液池東岸,是規模最大的天子宮城。太液池西岸,則是太子的隆福宮和太后的興圣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