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由此可見,此人很可能真考過武狀元。 李洛笑了,“如果不信,你自可去試試他。”他本來不敢肯定張三豐精通武術(shù),但是,剛才都烈和烏圖兩條帶刀大漢站在旁邊,張三豐卻旁若無人,渾然沒將兩人放在眼里。 這下,連烏圖也不服氣了,“郎主,這道士像個讀書人,哪里有十人敵的樣子?” 李洛搖頭:“要說拳腳刀劍,莫說你,估計烏圖未必贏的了他。那道士,起碼是十人敵。” 都烈有點不信,“郎主,我胳膊上總有幾百斤力氣,陣上也是廝殺慣了的,如何就不是那腌臜道士的對手?” 什么? 李洛笑道:“都烈,你箭雖然厲害,但要說廝殺,你絕非那個道士對手。” “不用動他。”李洛對都烈大題小做的做法有點無語,“他也看不出什么。此人,并無妨礙。” 走出去一段路,后的都烈突然說道:“郎主,這個道士很有些門道,他興許是看出了什么。要不要殺掉他?” 所以李洛不想和他糾纏了,趁著此人入心,直接走人。 這多少有點嚇人啊。 傳說,張三豐可推算百年之事。他曾算出朱明滅元,朱棣稱帝,武當大興,都一一應驗了。 李洛看著張三豐這模樣,知道他入心了。此人必定是望氣望出了什么古怪。 然后,他開始皺眉,搖頭。最后,他干脆坐下來,手指不斷掐訣。 張三豐將《連山》放進背后的包袱,雙手相對,掐出一個“子午訣”,目光炯炯的盯著李洛。 李洛將《連山》還給張三豐,渾不在意的笑道:“道長真是法力精深,不錯,在下正是在關(guān)中長大。回高麗并不久。” 李洛就是在關(guān)中長大的。張三豐說他上有關(guān)中之氣,沒有錯。李洛的口音,早就不帶一絲一毫關(guān)中強調(diào)了,張道士不可能通過口音判斷出這一點。 沒有這種特殊稟賦的人,根本搞不明白。 前些年的世候李璮,突然起兵反元,就是術(shù)士起了作用,可惜失敗了。 李洛想到這些,反而安心了些。起碼張三豐并沒有那么神奇。他靠的,多半還是術(shù)。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