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尚們又說,蒙哥汗在位時,已經下旨斷道教偽經,可道士們還在傳播。忽必烈下令,月底在長宮舉行佛道辯論,要道士們自己證明不是偽經。” “第五件,和尚們上書忽必烈,說道士故意放火燒毀三千九百石糧食,反栽贓誣陷僧人。” “第四件,忽必烈昨說,增加兩萬漢軍圍困凌霄城,要將凌霄城中的殘留宋軍餓死。” “第三,閔粵陳吊眼,已經起兵攻占漳州,幾天前自稱鎮閔天王,改元昌泰。忽必烈前下詔,命完哲都為帥,統兵五萬征討。” “第二,出使本的國使杜世忠,已經被本北條時宗處死,忽必烈大怒,誓要征服本。” “第一,大內延閣的皇后察必,已經病入膏肓,隨時都可能死。” 李雍繼續說道:“昨天高麗使團一到大都,我們就知道了。今天學生來,是要匯報幾個重要的報。” 這要以后攤子大了,每年十萬兩估計都打不住。 李洛也有點心疼。都說報機構就是吞金獸,果然如此。特察局成立不久,人馬也不多,卻已經花了八千多兩。 “行。只要事辦的妥當,銀錢不會缺。”崔秀寧裝的沒事人一樣笑道。李雍做事為人,她還是信的過的。 其他大頭,光在那個皇帝邊的高麗太監上,就花了六百兩! 眼睛一看,發現光購買商樓就花了八百兩,這才好受些。 崔秀寧聽到花了兩千六百兩,心像是被針扎了一下。 李雍說到這里,從懷中取出一頁紙交給崔秀寧,“老師,這是分局所花銷的經費,共白銀兩千六百余兩,這是賬目,請老師過目。” “計劃年內,所有要害位置,都要有我們的眼線。明年,諸行省,諸宗王,諸軍,都要有所安插。” “另外,李冀負責安插了太子宮的眼線,李幽負責安插了皇后察必邊的眼線,李兗負責安插了樞密院的眼線。” “他又是高麗最早一批進獻的閹童,如今已經是忽必烈邊的四品中官,與聞不少大事。” “眼線方面,八月二十五,我結識一個高麗宦官在宮外的干兒。九月三結識到那高麗宦官。九月二十,這宦官終于上船。” “八月二十四,我們物色到十五個可用的苗子,如今已經培訓一個多月,算是入了門。這是團隊方面。” “八月十三,我們開始在舊城物色人手。舊城住的絕大多數都是平民百姓,足有幾十萬口,人手倒是不難找。” “我們八月九到大都,十二在舊城買了一座商樓,掛了高麗洛寧商社的牌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