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麗王道:“寡人來大都兩日,可大皇帝并未召見,太子也并未召見,究竟何故啊?” 右副使金方慶奏道:“王上乃大元帝婿,為何不以盡孝為名,直接入宮覲見呢?” 左副使李簽搖頭:“不妥。此次我等乃賀壽使團(tuán),當(dāng)然依藩國之例,大皇帝沒有召見,擅自覲見,怕是徒惹皇帝不喜。” 高麗王道:“寡人也是做此思量。再過幾日,就是萬壽圣誕。按理說,大皇帝早該召見。” 幾位高麗重臣面面相覷,都想到一個不好的可能。 這是元廷故意冷落。為何要故意冷落呢? 高麗王很想問問高麗王后,可是自從來到大都,王后就不管他了,至今都沒露面。 李洛當(dāng)然知道為何高麗使團(tuán)受到冷落。他已經(jīng)得到崔秀寧給的情報:元朝想撤藩。 所謂撤藩,就是取消高麗藩國的地位,完全變成元朝版圖,將間接統(tǒng)治變成直接統(tǒng)治。 一旦高麗被撤藩,那么半獨立的地位就不復(fù)存在,也就真正亡國了。 終元一代,對高麗的撤藩之議,一直沒有斷絕。有好幾次,元廷就差點通過了撤藩之議。 但是,高麗君臣以柔克剛的本事當(dāng)真了得,他們使出柔媚手段,對元朝君臣極盡孝順,終于捱過一次又一次撤藩之議。 到后來,所謂撤藩之議,完全成了元朝大臣勒索高麗的手段。只要一提撤藩,高麗馬上送錢送女人,屢試不爽。 李洛當(dāng)然不希望高麗現(xiàn)在被撤藩。高麗一旦撤藩,他就變成了元朝直接統(tǒng)治的人,行事大大不便。 要撤藩,也要在他不需要高麗人身份的時候。現(xiàn)在就撤藩,于他大不利。 于是李洛主動出列道:“王上,微臣倒是聽一個大都故人說,可能元廷有撤藩之議,將我高麗變?yōu)檎嬲皇 !? 此言一出,高麗王、金方慶、李簽等人都是大驚失色。 他們第一次聽到,元廷竟然還有撤藩的心思。 “五郎,此事不是兒戲,切莫胡說。”李簽忍不住提醒“侄兒”。 李洛道:“我也是聽說而已,至于是真是假,卻并不知曉。” 可是,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這才是元廷冷落他們的真相。 他們都是政治嗅覺很敏銳的人,李洛這一提醒,他們立刻就判斷出,撤藩之議肯定是有大臣提出來了,只是大皇帝還沒有決定,這才冷落了高麗使團(tuán)。 既然知道有人提出撤藩,那么高麗君臣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很快,眾人就商量出對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