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洛甚至多叫了很多菜,故意吃不完。因為可以剩下很多,留給伺候馬匹的“站戶”們吃。這些人本是漢人百姓,如今做了奴隸般的“站戶”,都是一臉菜色,面色愁苦,想必平時也吃不飽。 至于都烈等人,自然也是大魚大的管飽。這點錢,李洛壓根不當回事。 供給李洛的伙食,不但是大魚大,份量也多,剛好和崔秀寧一起吃。 這一點,還是很合理的。元朝唯一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也就是這郵驛制度了。 官員上任住進驛站,應有服務都是免費,但是,只負責官員本人的伙食,家屬和隨員的伙食,得花錢。 都烈等人也全部住進去。 李洛是四品,加上如今驛站住的人不多,所以被分到一個很不錯的小樓。 驛站占地面積很大,除了專門供官員居住的院子,旁邊還有兵營,馬房,草料場。其實也是兵站。 驛站很大,中間一個大院,三面都是住房。按照入住的官員品級,住房大小,數量,豪華程度均不相同。 李洛知道,這些人是“站戶”,是元朝諸色戶的一種,就像“匠戶”,“鹽戶”一樣,專門為官府服務,地位很低。 緊接著,好幾個穿黑衣的男子就趕緊出來,先是下跪行禮,然后推開大門,牽馬的牽馬,趕車的趕車,將李洛一行人帶入驛站大院中。 “入住從四品寧海州達魯花赤官人一位!家眷一人,隨從十八人,馬車一輛,馬十九匹!”驛站城門口的小吏一邊記錄一邊高喊,他是個漢人,說的也是漢語。 都烈,上前給驛站小吏看過李洛的“官憑”,就辦理入住手續。 由于元朝驛站具有很強的軍事運輸功能,驛站本也是兵站,所以修建城墻。一個驛站,就是一個微型城池。 你沒看錯,就是城門。 李洛一行人在驛站門口停下,都烈持著李洛的“根腳告”,來到驛站城門口。 固安站是從大都到海津途中的第一站,修建的非常壯觀,和官員府邸差不多。 但是,驛站的這些服務,不為普通百姓提供。 “女人吶,你不懂。男人沒權沒錢,哪里算真正的成功?失意的成功,不存在的。” ps:票票哦…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