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秀寧的家鄉,如今叫四家村社。 四家村社并不是只有四戶,而是村中百姓有范、崔、張、劉這四個姓氏。 四家村有一百多戶人家,男女老少六七百口,全部由保長迭兒歹管理。 大小崔有點錯亂了。 毋需客氣? 李洛很客氣的笑道:“難為賢昆仲了,還請一起用吧!毋需客氣。” “大官人,寒舍傾盡所有,只有這些粗之物了,還請海涵吶。”崔四三拱手“賠罪”。 真的是…清清白白哦。 半個時辰后,崔氏兄弟的飯菜獻上來。李洛一看,除了一大鍋糙米飯,就是一大盆蘿卜,一大盆青菜。 小崔呵呵笑了,“大兄,你這念頭…好的。” 大崔發了會兒呆,忽然說道:“晚上咱好好伺候著,說不定那狗官一高興,就賞點錢財給我們。” 小崔一股坐下來,“大兄啊,等他們吃完這頓飯,我們就沒多少口糧了。你看那么多雄壯的護衛,都是能吃的貨色啊。” 大崔苦笑:“活著才有指望。咱兄弟都沒有娶妻生子,不能斷了香火。誰讓漢人不走運,教蒙韃坐了天下呢?” 小崔冷笑:“那也要等到元廷重開科舉再說。我估計沒指望,或許等老虜死了,真金即位才有可能。” 大崔道:“小聲點,別讓韃子官吏聽見。考韃子的科舉是丟人,可我們不考,就沒有出路,說不定哪天就要餓死。考了科舉做了官,說不定還能為百姓做點好事。” 小崔冷哼一聲道:“忽必烈還會重開科舉?他就是個騙子,信他還不如信鬼!再說,我也不稀罕胡人的科舉,他們的功名,我都覺得腥臊。” 大崔挑出一顆不好的青菜放進菜籃子,“等到韃子重開科舉,你我兄弟就有指望了。” 小崔像是挖自己心肝似的又拔起一根蘿卜,“我崔氏當年號稱五姓七望,何等煊赫清貴。如今不但落魄到食不果腹的境地,還受韃子欺凌,真是辱沒祖宗。” 大崔嘆息道:“民不與官斗,何況是韃子官吏?今這位應該是漢官,還算和氣的,已經不錯了。二弟,萬萬不可惱了他們,招惹禍端。” 小崔一邊有點心疼的拔起一根蘿卜,一邊說道:“這韃子狗官當真混賬。百姓如此艱難,還要在民家讓百姓拿口糧給他們受用,不當人子啊。” 此時,后院的西角菜地里,崔氏兄弟正在怨懟李洛。 崔秀寧看到這這多書,不有點自豪,祖上果然不一般,落魄成這樣,還有這么藏書。 從這些雜書的磨損程度來看,也是崔氏兄弟經常看的。 看來,崔氏兄弟所學頗為繁雜,不是一般的儒生。 有經史子集,詩歌詞賦,可農桑、水利、兵事、律法、算術、地理等方面的“雜書”更多。 崔氏兄弟下去準備飯菜,李洛站起來,走到客廳角落的書架,翻起主人的書。 李沅看到崔氏兄弟的狀,不暗道:就在昨天,自己不也是這么窘迫嗎?甚至還不如他們。起碼他們兄弟兩人可以相互依靠。 “那…大官人請稍待,我兄弟這就準備飯菜。”崔四三苦笑著說道。 不過,既然這狗官如此不講究,他們也不得不出血。 苦也! 李洛這么好伺候,反而讓崔氏兄弟心中苦澀。這么多人吃一頓,要浪費他們多少寶貴的糧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