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崔秀寧道:“甘蔗和棉種,你們一定要重視。尤其是甘蔗,不準流出海東,一根也不行。” 林必舉道:“知道棉種的人很少,這東西也少,屬下好不容易搞明白,明年大概能種百余畝。后年才能大種。” 崔秀寧搖頭,“棉花種籽就不看了。你直接告訴我,種子明年能種多少畝。” “諾。”林必舉點頭,“夫人還要去看看棉花種籽么?” “甘蔗,明年最少要種一百畝,全部做種用,后年就能大種了。”崔秀寧道。 不過總體來說,崔秀寧是滿意的。能榨糖就行。 這樣的甘蔗用來榨糖肯定是可以的,只是要比后世消耗更多的原材料。 甜度,也比后世甘蔗差一大截。以崔秀寧的味覺來說,只能說是有些甜。 和后世的甘蔗,差遠了,真的和竹子差不多。 頓時,她的蛾眉就微微一皺。她有一口“咬金截玉”的好牙,但一口下去,并不輕松。 很快一根甘蔗削好,被切成小塊。崔秀寧拿起一塊,張開雪白晶瑩的牙齒,咬了一口。 眾人臉色古怪,當時他們可是放在嘴邊撕咬的,吃相特別難看。想不到,卻是切成小段吃的啊。 “削一根,然后剁成一寸長的小段。甘蔗,可是這樣吃的。”崔秀寧說道。 但是不吃,又不知道甜度究竟如何。 崔秀寧可是個非常講究風度的女子好吧?這吃甘蔗的姿態(tài),哪怕是仙女,也不可能吃的好看。她怎么可能會吃? 龔侃抽出一根,用袖子擦擦遞給崔秀寧,“老師如要嘗嘗,學生可削一根,去了皮,吃起來還湊合。” 眾人陪著崔秀寧去了儲存甘蔗的地方,看見一捆捆青色的甘蔗被扎起來。 “走,帶我去看看。”崔秀寧起說道。 崔秀寧知道,古代的甘蔗沒有改良過,雖然甜度不差,卻很難咬的動。 監(jiān)理龔侃笑道:“甜倒是甜,可卻硬的如同竹子,很是傷牙,并不好吃。” 崔秀寧眼睛一亮,“你們有沒有嘗過?甜么?” 林必舉笑道:“好教夫人知道,這甘蔗,是在一片濕地發(fā)現(xiàn)的,都是野生。若不是社主之前畫了圖紙,我等就是看到,也不知道是甘蔗。當時,屬下直接把這些甘蔗移植,作為母種。” “聽說甘蔗母種已經(jīng)收割了?帶我去看看。”崔秀寧提出要去看甘蔗。 規(guī)定的很是細致,可見社主和夫人費了不少心思。這些服飾,倒是比大宋官服更加美觀一些。 冠帽,也類似大宋,但沒有翅腳,卻多了繡上去的梅花帽正…… 上面注明,縣令、監(jiān)理、縣丞三人用藍色,主簿到處長副處都是青色。副處以下,包括工匠,都是黑色。唯獨海東醫(yī)院的大夫,用白色。 林必舉一看,發(fā)現(xiàn)設計的官服類似大宋官服,但明顯袖子更短更宅。 崔秀寧又強調:“此事,五天之內就要辦好。”說完又取出幾張之前和李洛設計的服裝圖紙,交給林必舉,“這是縣衙官吏的服色,你們交給織造處,讓女工們照著圖紙做出來。” “遵命。”林必舉等人領命。 這種機制,完全就是后世的做法。既能保持軍隊的相對獨立,保持軍隊戰(zhàn)斗力和軍人地位,又能對軍隊進行制約,防止出現(xiàn)軍政府。 但是,縣衙又沒有統(tǒng)兵權,練兵權和指揮權。軍中的人事任免,縣衙也不得插手。軍隊人事任免,在李洛和她手里。 按照海東的章程,保安團沒有招兵權。招兵權在縣衙,縣衙除了招兵權,還掌握著錢糧后勤和裝備供應。 崔秀寧對負責招募新兵的林必舉等人說道。 “年紀十六以上,三十以下…如今軍餉豐厚,報名者肯定不少,但一定要挑一下。寧愿不足五千,也不能濫竽充數(shù)。” 梅全祿等人被處死之時,崔秀寧正在安排招募新兵,竟是一刻歇息功夫都沒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