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洛前年跟隨高麗王后來過一次“下馬飛放泊”,所以他并不陌生。可等他來到“下馬飛放泊”,卻仍然有點驚訝。 原來,今日還是皇帝秋圍大獵的日子,不但忽必烈來了,很多清貴大臣也來了,到處都能看見怯薛侍衛和親軍的影子。 他們無論文武,個個騎駿馬,挎強弓,而且全部穿著獵裝胡服,很多人還牽著獵犬,肩膀上架著鷹隼,顯得很是英武。 忽必烈出征時用的九旈黑尾、九旈白尾蘇魯錠大纛,高高佇立在一處緩坡,顯得不可一世,蘇魯錠大纛之下,隱隱可見金黃色的華蓋。 李洛在中官的引導下,策馬穿過密林河谷,往忽必烈大纛之處而去。一路上,很多官員貴族看見他,都不禁露出譏諷之色。 這是誰啊?怎么穿著朝服就來了,上朝么?沒有獵裝,沒有鷹犬,連弓箭都沒有,來此作甚? 而認出李洛的人,則知道他是曾經的征東大將軍,江華郡公,墨爾根拔都。 李洛在山坡上下馬,徒步來到忽必烈的華蓋之下,暗罵著跪下,口頭上恭敬無比的說道:“微臣李洛,拜見大汗,圣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后,又對忽必烈身邊的真金太子行禮道:“微臣李洛,見過太子殿下。大人千歲千歲千千歲。” 什么?萬歲萬歲萬萬歲?千歲千歲千千歲? 華蓋周圍的侍衛和清貴大臣,一個個面色古怪。他們可從來從沒聽過什么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說法。呵呵,這個人,還真會編好話。 第一次聽這話的真金太子有點愕然,而已經聽過一次的忽必烈,則高興的哈哈大笑。 “好,萬歲萬歲萬萬歲!墨爾根拔都,你總算來了。不過,你如此打扮前來,倒是獨一份啊。嗯,平了身子吧!”被眾星捧月般簇擁著的忽必烈,坐在馬扎上呵呵笑道,顯得很是和藹。 “喳!謝大汗!”李洛站起來,這才有機會看了忽必烈一眼。 蒙古尚白,忽必烈身穿繡著金線的白甲,白盔之下露出兩條花白的鞭子,襯映著肅重堅毅的臉龐,顯得更加威嚴。 李洛還看到幾個身穿獵裝的女子,其中一個還是熟人,赫然就是破格封為麗嬪的金光若。按照蒙古風俗,女子也可打獵,必要時甚至殺陣殺敵。 金光若看到李洛,清亮的眸子露出一絲喜色,微笑著對李洛點點頭。 “你在福建做的很好,朕很滿意,沒有讓朕失望。”忽必烈難得的夸了李洛一句。 李洛撫胸行禮道:“微臣何德何能?這一切都是仰仗大汗天威洪福,微臣才能辦好差事。” 忽必烈點點頭,沒有再和李洛說話,他站起身來,揮鞭指著南方,意氣風發的說道:“我們在此秋獵,唆都帶著二十萬大軍去安南打獵。這都是打獵,并未什么不同,只不過,我們的獵物是野獸,唆都的獵物是安南人。” “如今,日國已滅,日本行省已經設立。可安南卻敢不聽話,那就只能滅了,成為安南行省。” 清貴大臣們一起撫胸行禮:“大汗,我大元必定旗開得勝!” 樞密院使伯顏則出列說道:“大汗,不是奴才掃興,第一次征討安南,大軍無功而返,實是因為安南人不但狡猾的像狐貍,他們的地形,也不利于大元鐵騎馳騁。此次唆都打安南,未必就能大勝啊。” 伯顏說的雖然委婉,但意思卻明白的緊。他認為,有可能失敗。 李洛覺得還是伯顏比較清醒,其他大臣都過于樂觀了。安南不是那么好打的。歷史上元朝三次征討安南,全部以失敗告終,損兵折將數十萬人。失敗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和地形氣候有關。 接替阿合馬的左丞相桑哥趕緊說道:“大汗,奴才以為,安南到底是小國,就算一時得意,又能在我大元鐵騎面前堅持多久?日國隔著汪洋大海,還不是被我大元打下來了?何況區區安南。” 李洛不失時機的出來說道:“圣上,微臣以為,安南山高林密,瘴氣橫行,大元勇士不習山林之戰,又水土不服,騎兵難以逞威。征南大軍二十萬勁旅,安南必定不堪一擊,可倘若安南人猴子一般鉆入林中,堅壁清野,這仗就難打了。” 李洛的意思和伯顏一樣,同樣委婉的表示,不看好唆都。 忽必烈深深看了李洛一眼,環顧大臣侍衛們,用蒙語說道:“朕年幼時,朕之祖父,偉大的成吉思汗,曾經對朕說過一番話。成吉思汗說,我最愛的孫子忽必烈啊,世上的人吶,只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是獵人。他們是勇士,是勤勞的主宰者,是弓箭和駿馬的主人,是長生天眷顧的高貴之人。” “第二種是獵物。他們是懦夫,是被恐懼所征服的弱者,是懶惰的膽小鬼,卑微的奴隸。他們必須要用自己的血肉,來獻祭給獵人。” 忽必烈說到這里,語氣忽然一變,變得說不出的陰森,“可偉大的祖父又告訴我,忽必烈你記住,人要么當獵人,要么當獵物。當你不想成為一個獵人時,那么你自然成為獵物。一個人,不可能既不當獵人,又不當獵物,根本沒有第三個選擇。” 李洛聽到這里,不得不承認,忽必烈所轉述的鐵木真的話,極有哲理,是強者的智慧哲學。 忽必烈拿起一張弓,撫摸著弓背,神色充滿追憶,繼續說道:“成吉思汗還說,忽必烈啊,獵人和獵物是可以互換的。當你不努力時,當你喪失勇氣和斗志時,你就會變成一個獵物。而一個獵物擁有了勇氣,就能變成獵人。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才是最可怕的啊!所以,一個獵人,必須永遠戰斗,不停打獵,附近的獵物打光了,就打遠處的獵物。遠處的獵物打光了,就打更遠的獵物。這樣才能,不斷獲取新的獵物,永遠保持獵人的勇氣。” 忽必烈拉開強弓,引而不發,氣勢如龍如虎,沉聲道:“我大蒙古國從成吉思汗開始,不停征討四方,攻伐天下,永不停止!就算大元征服所有的國,也要發現新的敵人!一直打下去!” 李洛暗自點頭,忽必烈不愧是蒙元的一代雄主。他的想法,其實就是后世的假想敵戰略,如同后世的丑國,不間斷的打仗,始終保持強大軍力。 整個蒙元時代,對外戰爭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都沒有消停過。蒙元的對外戰爭,比歷朝歷代加起來都多。 “有些無用的漢人腐儒,勸朕不要屢次興兵。哼,他們除了讀過幾本書,又知道什么大道理?不打仗,難道讓大元勇士們變成不知刀兵的太平之犬么?” 忽必烈“嘣”的一聲松開弓弦,一支鳴鏑頓時直刺蒼穹,緊接著,早就等待皇帝號令的親軍們,就在方圓數十里的林苑之內,開始驅趕野獸。 南苑秋圍正式開始了。 “嘩啦啦!”數以千計的獵鷹,身上掛著寫著主人名字和編號的小木牌,騰空飛起,獵場的上空,頓時黑壓壓的一片,當真是鷹擊長空,烏云蔽日。 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獵犬,也狼群般嘶吼著沖進密林。 這叫趕山,利用鷹犬將大量野獸從高山密林中逼出來,然后讓皇帝權貴們彎弓射獵。 “你們都去打吧,誰要是空手而歸,當心朕的鞭子!”忽必烈半真半假的笑道。但了解忽必烈的大臣知道,皇帝可不開玩笑。你要是射不到獵物,是真會被鞭子抽的。 “喳!”大臣們領命,沖下山坡騎上駿馬,帶著各自的護衛沖向巨大的獵場。就連真金太子等人,也要獨自去打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