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在天佑大元,安南水師不但全軍覆沒,水軍經略使胡循也陣亡。自從,海路通暢也! 但因為糧草軍械喪失,希望朝廷重新征集糧草五十萬石,重新調撥軍械補給。 羅昱寫完奏章,一邊派部下乘船送往大都,一邊安排將繳獲的戰船、運輸船、軍糧、軍械、俘虜,全部送回海東。 至此,不但順利的干掉了安南水師,南征的第一桶金也進賬了。 羅昱不禁有點激動,這可是五十萬石糧食,兩百多艘戰船,幾百艘運輸船,數千安南俘虜啊。 光是唐軍截胡私吞的軍械補給,就有戰馬五千匹,羽箭一百萬支,盔甲一萬副! 奏章上寫一句沉入大海,就全部歸唐國所有了。 雖然元廷損失不小,但絕對不會怪罪羅昱和李洛,不但無罪反而有功。因為畢竟全殲了安南水師,終究還是一場大捷么。 大不了重新征集糧草,調撥軍械就是了。這些物資雖然不少,但對大元朝來說還真不算什么。 這還只是他這邊的收獲。 另一支假冒宋軍的唐軍水師上,還運載了趙忠的五千兵馬,以及三千漢人鄉軍,以及安南王送的軍械。 兩支艦隊的收獲加起來,就更可觀了。 “來人!”羅昱傳令,“返航去廣州,籌措第二批糧草軍需!” ………… “馬侍郎,不是要打瓊州么?為何過瓊州而不入?” 此時,劉拓率領的唐軍艦隊上,宋將趙忠正有點疑惑的問馬宣禮。 說好了的,先打瓊州,再打廣州啊??稍趺粗?,打從瓊州過,毫無停留之意? 難道是打廣州?可也并沒有去廣州啊。 馬宣禮嘆息一聲的回答:“趙將軍,剛接到軍情,原來前日元軍水師不是敗退,而是誘敵之計。胡經略率艦隊追擊,結果反而大敗。胡循也死了,安南水師完了。” 什么?安南水師完了?胡循完了?怎么可能? 趙忠有些難以相信。胡循可是海戰良將,鎮守安南東海十幾年,算得上是定海神針,怎么就全軍覆沒了? 李交也說道:“趙兄,消息都是真的。安南水師全軍覆沒,元寇水師氣焰大漲。你說,我們如何還能打瓊州?” 趙忠無奈的點點頭,安南水師完了,元軍水師一定會橫行南海,不但不能打瓊州,還必須要撤退自保。 馬宣禮意氣蕭瑟的嘆道:“哎,真是天不助我啊。如今之計,只能暫避元軍水師鋒芒了。” 李交道:“數萬元軍高麗水師在追尋我們。我等不能直接南下,只能先大膽北上,再兜個大圈子,迷惑元軍?!? 趙忠聽了,感覺很有道理,當下深信無疑。他哪里知道,自己將要被送到海東,而不是爪哇? 馬宣禮和李交不著痕跡對視一眼,兩個特務都是心照不宣。 老師說的好啊。她說,當一人掌握特工之術后,一旦用起來,會發現對象變傻了。 其實也不是對象變傻。用老師的話說,唯有套路迷人心。所謂隔行如隔山,一個行當里的套路,對外行有很大的迷惑性。 特工不但要套別人,還要反套路。 ………… 安南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兩天后終于傳到天長府古禮城。 這個消息如同一聲晴天霹靂,一下子就把信心滿滿的安南君臣,轟的肝膽欲裂。 水師大敗……從無有過的大敗,水軍經略使胡循,戰死!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當確定消息無誤時,古禮城的安南君臣,頓時驚慌起來。 就是一個普通百姓,也知道水師覆沒意味著什么。這對安南來說,完全就是不可承受之痛。 “胡循該死!誤朕大事矣!近兩萬水師,竟然全軍覆沒!這如何了得!”仁壽宮上,太上皇陳晃痛心疾首,恨得直跺腳。 “太上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派兵固守海岸,抵擋元寇陸師從東海岸登陸?!碧娟惞鈫⒆嗟?,“臣以為,當增派禁軍三萬,鄉軍五萬,再搶修堡壘,固守海岸?!? 安南東海岸本就有陸師防守,但只有兩三萬人。如今水師已亡,勢必的大力加強守護海岸的陸師。 如此一來,東海岸的陸師超過十萬人,差不多能阻止元軍登陸了。 “準奏!”陳晃有點心慌的下令,“傳旨,令陳光輝為東海防衛大將軍,率領所部防守東海岸!” “傳旨!兵部征發十萬勞役,在東海岸搶修堡壘!” “遵旨!” 同平章事黎文休奏道:“太上陛下,水師既亡,元寇水師必定從下龍灣從白藤江,溯江而上,直入京畿,與元寇陸師會師。應該在白藤江面設置木樁障礙?!? “準奏!”陳晃毫不猶豫的下令。 可是僅僅第二天,安南君臣就收到了元寇大軍再出諒山,直撲北越京畿要地的軍情。 這本來就在安南君臣預料之中。如今整個紅河平地,百姓皆已疏散,除了空蕩蕩的城池和鄉村,什么都沒有。和上次一樣,不讓元寇搶到糧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