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速迭兒咧嘴笑道:“那就由我也速迭兒下令吧?!? 很快,元軍就以也速迭兒的名義,對降軍正式下令,讓他們髡頭辮發(fā)。 也速迭兒下令之后,李洛又密令元軍監(jiān)視降軍營地,以防作亂。 其實,降軍俘虜沒有盔甲兵器,就算作亂,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 夜里,一群已經(jīng)髡頭辮發(fā)的降軍將領(lǐng),頂著丑陋的發(fā)式,在降軍營地現(xiàn)身說法,勸令他們剃髡頭辮發(fā)。 終于,還是有人反抗了。 “頭可斷,發(fā)不可剃!” 有一部分不愿意剃發(fā)的降兵,鼓噪著沖出營地。然后他們剛剛沖出來,就迎來早有準(zhǔn)備的元軍箭雨。 一番波折之后,到了第二天,五萬降軍戰(zhàn)俘髡頭辮發(fā)。剩下的數(shù)千人,因為反抗被斬殺。 之后,李洛代表元廷,授予五萬降軍“忠元新越軍”的軍號,戰(zhàn)旗。 再代表元廷,暫時設(shè)立五個忠元新越軍萬戶府,任命吳厄等降將為萬戶、千戶,再提拔一批百戶。然后,李洛親自選了幾十個人,去充當(dāng)監(jiān)軍。 五個萬戶府成立后,讓“忠元新越軍”裝備皮甲和刀槍,卻不讓他們裝備其他軍械。 這樣,就算新越軍反了,也能很輕易被剿滅鎮(zhèn)壓。 最后,李洛集合新越軍,在元軍陣前檢閱他們。之后,代表元廷下了一道命令。 凡是忠于大元,助大元剿滅陳朝的新越軍,都可以軍功受賞,甚至參與分配安南王侯土地。 此令一下,降軍頓時軍心漸穩(wěn)。 這五萬降軍,主要用來參與叢林囚籠戰(zhàn)術(shù)。光靠三萬土司蠻兵,實在不夠用。 下午,李洛正式下令搭建浮橋渡江。 羅昱的水師最近俘虜了很多安南的商船漁船,幾乎將安南沿海船只搜刮一空。此時,羅昱一邊令水師封鎖江口和海灣,一邊將商船漁船相連,組成浮橋,便于大軍過江。 而防守白藤江對岸的陳國輝,也終于探知到陳日燏兵敗、陳國峻身死的消息。 聽到大敗噩耗的陳國輝,大驚之下一邊派快馬飛報古禮城,一邊連夜加固江岸的防御堡壘。 他麾下如今只有五萬人,又沒有水師協(xié)助,想抵擋控制江面和海面的元軍渡江,真是太難了。 自從水師全軍覆沒,陳國輝覺得仗越來越難打,完全沒有上次抵抗唆都的那種感覺。 李洛站在城頭,看著附近還海面忙碌的戰(zhàn)船和元軍,心中很是瓷實。 越軍,根本阻擋不了他渡江。 水師在他手中,制海權(quán),制江權(quán)全在他手里,越軍如何阻止? 按照李洛的渡江策略,水師一分為三,每路運載三千騎兵,從任意可以登陸的地方登陸,上岸后騷擾江防越軍,尋機攻擊。 海岸線這么長,越軍準(zhǔn)備倉促,如何能處處設(shè)防?根本無法阻止元軍騎兵戰(zhàn)隊登陸。 等到三路騎兵登陸,就奔襲江防越軍的后背。 然后,讓一萬降軍當(dāng)先鋒,通過浮橋攻打江防越軍。 這一仗,太好打了。 白藤江并不寬闊,元軍水師將繳獲俘虜?shù)拇罅堪材洗?,全部充塞進白藤江口。等到第三天,已經(jīng)形成了寬達(dá)半里的浮橋。 陳國輝只能眼睜睜看著浮橋建成。他打算派出敢死隊攜帶火油沖下江岸,燒毀浮橋。或者發(fā)射火箭燒船,然而,元軍的浮橋離江對岸還有百步,就再也不往前延伸了。越軍隔著百步遠(yuǎn)的江面,又沒有船,根本拿浮橋沒辦法。 而且,元軍雖然動靜很大,卻沒有發(fā)起渡江之戰(zhàn),似乎在等什么。 第四天。 “報!殿下,后方發(fā)現(xiàn)上萬元軍騎兵,應(yīng)該是這幾天元軍水師送上海岸的,沖咱們來了?!碧今R火速來稟報陳國輝,滿臉驚慌之色。 什么?陳國輝大驚失色。 這就是他不如陳日燏和陳國峻的地方了。陳日燏和陳國峻之前一眼就看出,元軍一定會利用水師運載部分騎兵尋機登陸,從背后迂回攻擊守江越軍。 事實上,由于海面和江面都被元軍水師控制,對岸的江防越軍無法阻止元軍渡江了。阻止元軍渡江的唯一辦法,就是在江北主力決戰(zhàn)。 為何陳日燏不趁著元軍過江時“半渡而擊”,非要提前決戰(zhàn)?因為“半渡而擊”是空想。元軍主帥能蠢到什么地步,才會給他半渡而擊的機會?一個小卒都知道的事,大將不知道? 而陳國輝不同。他真在幻想著元軍給自己半渡而擊的機會。 可是現(xiàn)在,他知道沒有機會了。 陳國輝當(dāng)然可以擺出陣型應(yīng)戰(zhàn)后方奔襲而來的元軍騎兵,可是如此一來,還如何阻止元軍渡江? 后面是元軍騎兵,前面是渡江的元軍,多半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陳國峻和陳日燏聯(lián)兵三十多萬,卻一死一敗。他如何能是元軍對手? “放棄守江,撤入大山!快!”陳國輝也不算無能之輩,審時度勢之后,當(dāng)即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撤入大山,保存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殿下…”部將們都急了。 陳國輝怒道:“爾等要抗命耶?撤入?yún)擦郑 ? “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