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次小家伙叫娘的時候,崔秀寧的心都快化了。 但是吧,他不會叫爹。 崔秀寧教過他很多次,他都不會叫爹。沒辦法,他對李洛很陌生,父子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從他出生算起,父子見面不到十次,能叫爹么? 這小男人自從斷奶,就很少哭,而且越加和顏鐸親近。在小男人眼中,似乎大父才是第一位的。娘親排第二,阿姑排第三,幾只狐貍派第四,石珊瑚排第五,府里常見的侍女侍衛排第六。 至于爹爹李洛,對不起,不熟啊,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 如今,李征大半時光待在太公院,不是和太公顏鐸在一起,就是和狐貍們在一起玩耍。 狐貍可是吃肉的啊。崔秀寧真怕小家伙被狐貍傷害到,于是崔秀寧嚴令,公子身邊時刻都要有人。 “嬋兒。”崔秀寧忽然呼喚道。 一個長相可人的少女掀開珠簾進來,“夫人請示下。”這少女正是都烈的女兒,顏隼的妹妹顏嬋。去年參加女科考試后,被崔秀寧選到府中做女官,官職叫“庶務書令”,正八品。其實就是后世的領導秘書。 “你和珊瑚去火器局,看看十斤彈中炮試制的如何了。”崔秀寧吩咐道。 她現在因為懷孕,怕火炮轟鳴聲嚇到肚子里的孩子,所以最近總是差遣完顏嬋和石珊瑚去火器局。 自從三斤彈的小炮和六斤彈的輕炮量產,崔秀寧終于去年底就指導火器局定下了十斤彈炮的方案。 十斤彈炮的外形,有些像后世的輕型紅夷大炮,采用了紅夷大炮的一些設計。這種火炮重量達到九百斤,炮管八尺口徑三寸,有效射程近兩里,由于相對更輕,機動性優于紅夷大炮。 但幾個月過去了,卻還沒有試制出能夠量產的成品。 主要是成本問題。 由于十斤彈已經屬于重型火器,每次發射需要裝填大量顆粒火藥,對炮膛的強度要求遠超三斤彈和六斤彈炮。 樣品完全是用銅鑄造的,所以成功制成。可量產總不能都用銅吧?那樣的話成本太高了。 所以,崔秀寧采用了鐵芯銅體的辦法,兩層泥模鑄造。但這種技術比較復雜,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 要說崔秀寧現在最關心的公務,就是火器了。 等到顏嬋和石珊瑚離開,崔秀寧笑吟吟的對李沅說道:“小妹,我們結緣也有兩三年了。我和你兄長,從未把你當外人。對你的終身大事,我們自然關心。” 李沅聽到這里,頓時臉色有點緋紅。 說實話,她也不小了。十八歲,要是在中原,早就該嫁人了。就算唐國律法規定必須年滿十七才可嫁人,她也到了嫁人的年紀。 崔秀寧看到她的神色,笑問:“聽說你有了意中人,是誰?” 李沅臉色頓時變了,變得有點蒼白,有點驚慌的說道:“阿嫂,我…” 這由不得她不驚慌,要知道女子婚姻遵循的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兄嫂安排,她怎么能和別人私定終身? 所以,雖然她對那男子極有好感,那男子對她也是“君子好逑”,可她也只能發乎情止乎禮,不敢有絲毫逾越。 而那男子也知道兩人現在身份天差地別,也只能“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除了寫過一封情詩,也沒有其他舉動。 但崔秀寧卻讓特察局查過那男子的底細。原本,崔秀寧覺得李洛不會同意李沅嫁給那男子,可是在查到那男子的身份后,崔秀寧就覺得有戲。 這男子名叫楊漢明,今年二十二,出身播州楊氏,大有來頭。播州楊氏雖是大土司,卻是實打實的漢人,祖籍太原。 唐末楊端率軍征討南詔,從此鎮守播州一帶,演化為土司。到元初,已經統治播州四百年。 很多人以為土司都是蠻族酋長,其實大謬也。最強大的幾家土司,比如播州楊氏,永順彭氏等,都是漢人官吏。他們祖上當年鎮壓蠻夷,就留在了那里。 但是,這些人從來沒把自己當蠻人。蠻人,只是他們統治下的農奴罷了。 楊漢明是就是元朝播州宣撫使楊邦憲長子,宋朝播州安撫使楊文長孫,本來是播州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崔秀寧知道,播州宣慰司統治貴州東北部和川南一部,乃是中國歷史上勢力最強大的土司之一。 播州楊氏勢力遍及黔北川南,麾下苗人漢人諸族部眾百萬,精兵六七萬。是如今實力最強的土司。而且,自主性很強,聽調不聽宣。 那么,楊漢明就是實打實的諸侯公子,可他怎么會流落到海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