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大量的越奸軍帶著四道“圣旨”分赴越北越中各地宣諭。 這四道所謂圣旨雖然絕不合法,但當真歹毒,近乎釜底抽薪。 名義的東西,某些時候真是太奇妙,也太重要。 陳益稷可是實打實的親王,當年陳太宗在世時,曾經幾度想廢長立幼,傳位給陳益稷。這件事在安南朝野皆知。 也就是說,陳益稷是完全有資格做國主的。 有這樣的名分在,很多斗志不堅的文臣武將,以及堅持不住的百姓,都有借口降元了。 陳晃父子是合法的越國君主,陳益稷當然沒有權力廢黜他們。可這非法的“廢黜詔”一公布,仍然會對陳華父子的合法性帶來傷害。 四月十五,李洛帶著新鮮出爐的安南監國陳益稷,南下天長府。沒來得及逃走的百姓,全部被俘虜。 土著,都被蒙古軍隊殺掉了。光是在龍興城北的叢林,蒙古軍隊就搜殺了數千土著。 而陳日燏此時也集合完十幾萬大軍,和元軍對峙與古禮城北。 陳日燏背靠城池扎營,將十幾萬大軍的陣勢經營的無懈可擊。 為何不干脆進城?因為一旦進城,元軍不愿攻城,就會轉而抓捕來不及轉移的百姓。 這十八萬大軍,禁軍只有三萬,鄉軍卻占了十五萬。可已經是安南最后一支戰略重兵集團了。 這個重兵集團一旦覆滅,安南的武力也就算廢了。 此時,安南的‘進山離鄉詔’只下達了四天,消息還沒有完全傳遍各地,很多百姓仍然沒接到地方官府的命令,甚至不知道太上皇西狩了。 為了吸引元軍目光,掩護朝廷,掩護百姓撤入大山,陳日燏沒有其他選擇,必須要在這等著元軍。 能堅持十日,哪怕全軍覆沒,兵敗身死,只要大越軍民轉移進山,他也算贏了。 陳日燏使出渾身解數,利用自己一直以來的軍中威信,好不容易才穩固軍心戰意。可今日忽然傳來陳益稷在元軍扶持下僭位監國的惡心事。 此事本在陳日燏意料之中,他并不奇怪。為了給陳氏宗廟留一條后路,他也不是完全不能容忍。 可讓他吐血的是,陳益稷自立監國也就罷了,卻“下旨”廢黜了太上皇和皇帝,而且其他三道所謂的圣旨,也都是險惡之極。 那四道圣旨被元軍騎兵四處宣揚,不出十天,整個大越軍民都會知道。 可以想象,會有很多人不會再進山,甚至進山的人還會跑回來。至于一些有奶便是娘的軟骨頭,只怕還會爭先恐后的降元求官,賣主求榮。 越軍將士前幾日得知太上皇和朝廷西狩,得知軍中即將斷糧,而現在又得知陳益稷的圣旨,軍心再次浮動起來。 他們不是大越勇士么?怎么成叛軍了? 不錯,陳益稷的確是非法,可他再非法,也是太宗的兒子啊。太上陛下倒是真龍天子,可太上陛下也西狩了啊。 一時間,越軍更加迷茫起來。 “殿下,安暹知府阮燁主動降元,還有利仁路安撫使杜異降元!他們拒絕百姓轉移的詔命,甚至殺了不愿降元的部屬。”一個將領又給陳益稷帶來壞消息。 “風雨飄搖之際,國事蜩螗之時,此類寡廉鮮恥之輩自然層出不輕,不用理會。”陳日燏漠然說道,目中一片冰冷。 他指指身后的大營,語氣森然,如同鋒利的剃刀:“你以為,這十八萬大軍中,就沒有想要賣主求榮之人么?不但有,而且…絕非一人!” “人心最難蠡測,何況生死關頭。到頭來,舍得為國盡忠的,可能是你輕視之人。而認賊作父的,可能是你仰視之人。” “人心如水,而勢如堤。勢在水順,勢去水崩。這就是大勢若去,人心便難挽回。今日,便是如此!” 陳日燏還有句話懶得出口,那就是墻倒眾人推,鼓破眾人捶。 部將聽得心中冰冷,“殿下,就真的沒有指望了么?” 陳日燏看著夕陽下的元軍大營,嘆息著說道:“倘若快州沒有失陷,長安倉的糧食尚在,大越還是能反敗為勝的。可如今,大越精兵盡喪,糧庫空空……而元軍攻略如火,大越除了變成山中朝廷,別無他法。” 陳日燏觀察元軍大營,李洛也在觀察越軍大營。 越軍大營法度森嚴,無懈可擊。 李洛當然知道陳日燏的任務是拖住自己,讓陳晃有機會建立山中朝廷。陳日燏知道自己一定不會放過這支越軍,所以,他在這等著自己。給自己決戰的機會。 這也是陳日燏不愿意進城防守的原因。 李洛承認,陳日燏是個名將,只論戰術的話,他肯定不如陳日燏。如果公平對決,他沒有信心打敗陳日燏。 可現在不同。現在,大勢在他這! 他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幾百萬安南百姓入山,成為山中朝廷的子民。他也不能放任陳日燏這支越軍重兵集團不管。 那就只能盡快解決陳日燏。只有這樣,這次南征才能算勝利。 “明日決戰!”李洛下達了軍令。 于此同時,陳日燏也下達了相同的軍令,“大越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明日決戰!” 陳日燏的意圖是,哪怕最終還是野戰失敗,也要重創元軍,盡量消耗元軍的兵馬,這樣太上皇才有翻盤的機會。 四月十六,元越雙方最后一場大規模的決戰爆發了。 越軍十八萬人,但只有一萬多騎兵,其中十五萬還是各路的鄉軍。訓練和裝備都只是差強人意。 元軍十五萬人,其中六萬是剃發留辮的越奸軍,五萬多騎兵,兩萬多土司蠻兵,一萬多漢軍。 看似元軍兵少,可元軍的實力卻遠超陳日燏。 越中的地形,以平地為主,古禮城周圍都利于騎兵。但陳日燏還是選擇這里和元軍決戰,因為陳日燏也需要平地為戰場。 他搜刮了安南能搜刮的所有大象,數量高達三千多頭,其中很多還不是戰象。 除此之外,陳日燏還搞到了五千頭牛。 他要用三千頭大象和五千頭牛,再加上自己的一萬騎兵,硬沖元軍大陣。可以想象那種場景。 這三千多頭大象和五千多頭牛,根本不在越軍陣營中,而是在軍陣后的城中。 同時,越軍背后的城墻其實被挖開了一里多寬的門,方便藏在城中的戰象和水牛突然出擊。 而這一切,元軍懵然不知。就是李洛也不知道。陳日燏治軍很嚴。雖然陳日燏軍中有臥底,但陳日燏小心謹慎,治軍嚴謹,奸細眼下根本沒有機會傳遞情報。 起碼從表面看,越軍背后的城墻完好無損,看不到破綻。 陳日燏要用這個殺手锏,狠狠教訓一下元軍的騎兵。 然而陳日燏絕對想不到的是,李洛也想消耗元軍騎兵。 李洛南征時,騎兵共有八萬人。兩個月打下來,由于李洛大大緩解了水土不服和瘴癘的影響,加上特察局的情報配合,他打得很順,騎兵的損失很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