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國三年的除夕家宴,是李家人口最多,也最熱鬧的一次。也是李洛和崔秀寧來到古代過的第五個除夕。 兩人仍然記得第一個除夕,記得江華郡摩尼鄉那個破敗的小院。兩人在那里,度過了最艱難的而又最難忘的時光。 今天的除夕家宴,有李洛、崔秀寧、李征、李律、李微、顏鐸、李沅、楊漢明。這還不算,就是唐公府的庶務總管甄良秀,也參加了除夕晚宴,整整九口人。 為了恢復宋之前的分餐之制,唐公府的除夕晚宴,也是分餐。只是因為三個孩子太小,才由大人抱著用膳。 李征和顏鐸最親,和顏鐸同案。崔秀寧抱著李微,李沅抱著李律。 公室的除夕家宴當然豐盛,太樂署也安排了歌舞。小男人李征眼都不眨的瞅著翩翩起舞、婉轉歌喉的日國舞姬,一副渾然忘我的樣子。 顏鐸不由有點擔心,不過想想孩子還小,必定只是好奇,也就釋然了。想到當年他也曾在祖父金宣宗膝下參加除夕家宴,顏鐸就不勝唏噓。 六十多年了啊。 顏鐸看著粉妝玉琢的李征,老懷很是安慰。他親自剝了一個大蝦塞到李征嘴里,“乖孫,吃。” “謝大父。”明天就三虛歲的李征其實開始懂禮了,不過雖然他吃了祖父剝的蝦,卻仍然興致勃勃的盯著舞姬,頭都不回。 崔秀寧看到這一幕,不禁有點尷尬。 這孩子…嗯,肯定是好奇。 顏鐸何等精明?他看到崔秀寧的表情,立刻呵呵笑道:“征兒沒見過這些場面,不過是好奇之心。這可是有天大福氣的孩子,怎么真會對這些感興趣?” 有句話叫三歲看老。顏鐸擔心李征不為李洛崔秀寧所喜,不利于他世子之位。 其實這真是顏鐸想多了。李洛和崔秀寧是后世來人,怎么會這么苛刻? 李洛聽到顏鐸的解釋,不由莞爾。 “父親,兒敬酒一杯,愿父親身康體健,長命百歲!”李洛手持玉杯,向首座上的太公顏鐸敬酒。 顏鐸笑道:“長命百歲從不奢望,只要見到征兒讀書習字,為父就心滿意足了。” 顏鐸顯然比較偏心。對李征極好,可對于李律李微,卻不怎么上心。 楊漢明也給李洛敬酒:“漢明謹敬兄長一杯,愿兄長明年百戰百勝,恢復東南!可惜漢明年后就要回播州,不能隨兄長起兵了。” 李沅如今已經懷孕,按照計劃,轉過年楊漢明就要被特察局送回播州,奪回播州宣慰使之位,一方面呼應唐軍攻占東南,一方面為攻略西南,改土歸流做準備。 根據情報,楊漢明之父楊邦憲已經病亡,他異母弟楊漢英繼承播國公爵位。楊漢英對忽必烈忠心不二,還主動剃發留辮,改名“賽英不花”。忽必烈封他為龍虎上將軍,賜金虎頭符。 李洛道:“你雖是楊氏長子,但久不回播州,時過境遷,物是人為,也要多加保重。倘若事有不諧,就不要勉強,務必保全自身。” 楊漢明很感動的說道:“漢明謹記兄長教誨。” 顏鐸令太樂署的舞姬退下,對李洛道:“元廷在南方還有六七十萬大軍,加上蠻軍和大理軍不下百萬。明年起兵,敵眾我寡。白蓮教、趙良鈐、黃華這三家,堅持不了太久,到時恐怕獨木難支。” 李洛點頭,“父親所言極是。所以一定要在這三家失敗前站穩腳跟。” 因為除夕,顏鐸沒再提大事,指著窗外笑道:“海東冬日無雪,過年終究差了點意思。” 李洛也笑道:“父親是想念中原了吧?明年除夕,咱們就能在中原過年了。到那時,冬日必有飛雪。” 顏鐸微微遺憾。他知道,李洛說的中原過年,指的是江南,而絕對不是江北。 回到江北過年,不知還要等幾年,或許永遠也等不到。無論如何,他應該是看不見了。 正在這時,忽然值班的特察局特務李綿求見。此時求見,一定是重要情報了。按照規定,凡是重要情報,無論何時都要第一時間稟報。 “傳!”李洛放下酒杯。 李綿進入宴廳,行禮稟報道:“君上,趙良鈐破廣州了。三日前,趙良鈐在廣州正式即位,下令將元廷廣州路總管支德德里都處死。宋軍得到廣州雜造局的軍器,實力大漲,正在招兵買馬,很多前宋遺臣紛紛來投。” “趙良鈐遣上柱國林桂芳北征,搶占梅嶺和韶關。派樞密使黎德東征,攻打英州梅州。” 李洛和崔秀寧相視而笑。 趙良鈐,可以啊。動靜鬧得不小。 歷史上趙良鈐和林桂芳反元復宋,只堅持了兩個月就被鎮壓,根本就沒能走出南海縣。 可是現在,趙良鈐和林桂芳不但走出了南海縣,還攻下了廣州。 這就是穿越者給歷史增加的吊詭之處了。 李綿也笑道:“還有一個消息。黃華攻占贛州后,自稱吳王,大封百官。他還親自率兵北上,準備攻打洪都。陳讓,如今被封了丞相。” 吳王?李洛一愣。難道黃華還想打江浙? 還有,陳讓竟然被封了丞相,那有沒有可能背叛特察局? 陳讓,就是早就被派到黃華身邊臥底的特務,潛伏有兩年了。李洛之前鎮壓黃華叛亂時,陳讓就起了很大作用。黃華撤退到仙霞山脈,也是李洛授意陳讓給黃華出的主意。 崔秀寧知道李洛心中所想,她微微搖頭,意思是陳讓不會叛變。 一個草頭王封的丞相,就能讓一個優秀特務反水?絕無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