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鄂州城追兵四出,李洛卻已經到了安慶。江上雖然沒有海上快,但因為順流而下,所以李洛船隊一日一夜也有兩百里。 李洛站在甲板上,迎著江風,心潮澎湃。 真的要開始了啊。 崔秀寧一定也得到消息了。那么,女人會提前舉兵么? 倘若秀寧提前舉兵偷襲,的確能收到出其不意之功。但他不希望崔秀寧提前舉兵。 他想親自統兵打這第一仗。這不但能最大限度的振奮軍心民心,也能鞏固唐國君主的威嚴。更重要的是,唐國除了他,再也沒有第二個人統帥過十幾萬大軍了。 經過征日和征越的磨練,李洛已經成為一個優秀的大軍統帥。他親自指揮,也更有把握。 不過,李洛希望崔秀寧也不要被動的等自己回來。起碼,水師可以先打。先干掉已經實力薄弱的江浙水師,封鎖長江再說。這樣,自己回去后就可以直接率兵登陸。 嗯,媳婦兒應該不會犯傻。有義父和文天祥在,唐軍一定會提前發動水戰。 打仗的事,李洛現在反而不是很擔心。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能不能順利逃回海東。 他肯定,元軍已經追上來了。 好在南方平原少山地多,驛道的速度遠不如江北,元軍追擊的速度并不快。 而且,長江江防水師中,有三千是他的人,在長江上,元軍不能把自己如何。就算元軍追到,也很難捉住自己。 唯一可慮的是,元軍信使提前趕到長江入海口的松江,令元軍江浙水師封住江口,攔截自己。 這樣就麻煩了。 江浙水師雖然缺兵少船,戰力羸弱,但三四千水師幾十艘戰船還是有的。加上元軍江防水師殘軍,最少還有八千多兵馬,自己三千水師不是對手。 李洛心中不由很是擔憂。 元軍追到哪了? 李洛每到一個地方,就收攏自己的江防水師,來到安慶時,已經收攏了上千人,成為一支小型的艦隊。 其他元軍水師見到平章節堂的官船以及同樣打著元軍戰旗的李洛水師,毫不起疑,更不會攔截。 自從長江水師在洞庭湖鎮壓湖盜大敗,實力大損,就老實了很多。 然而,李洛的船隊離開安慶僅僅兩天,一匹快馬就帶著欽差察素兒的命令,說李洛以漢人假冒高麗兒欺君,已經被撤職,現李洛棄官潛逃,圖謀不軌,令火速追捕。 安慶江防水師這才趕緊升帆追趕。而在此之前,九江的江防水師更早接到命令,已經追了過來。 于是,在浩浩長江上,李洛船隊在前,而元軍船隊在后追趕。 與此同時,察素兒和忽都帖木兒派出信使,騎快馬沿著驛站大道直驅江浙報訊,一路上換人有換馬,星夜兼程。 雖然南方驛站大道沒有北方平直便捷,無法像北方那樣一天四五百里,但換人又換馬的情況下,信使一天一夜也能跑出五六百里。 所以,等到四月十二日,李洛出逃第六天,剛剛過了集慶,元軍信使就提前到了松江府。 只要傳令給松江府附近的水師,就能封鎖入海口。而追趕李洛的元軍長江水師,已經集合了三千多人。 前后一堵,李洛就插翅難飛了。 然而,等到信使趕到松江,頓時傻了眼…… ………… 崔秀寧在和顏鐸,文天祥商議后,決定采取一個折中方案。 陸軍登陸作戰,必須等李洛回來親自統帥。但是水戰,可以先打! 一方面艦隊北上,迎接李洛出長江,一方面消滅江浙水師殘部,入長江消滅長江水師,封鎖長江。 另一方面,傳令給福建水師萬戶羅昱,令羅昱奪取泉州船廠,奪取快要建造好的幾百艘元軍戰船,控制閩粵沿海。 另外,為了節省時間,陸軍也要出動,在江浙沿海等待李洛回歸,李洛一到,立刻登陸攻擊。 這樣,李洛就無需回到海東了,能節省好幾天時間。 這顯然是最好的方案。崔秀寧,顏鐸,文天祥等人全部贊同。 四月八日,也就是李洛逃離鄂州第三天,十四萬唐軍陸師,三萬唐軍水師,以及大量的輜重運輸艦隊,已經全部準備就緒。 所有的武士,都到洛寧城忠武神宮祭祀,向忠武神宮道別。 數十萬百姓,自發來到軍港送行,幾乎人人都是熱淚盈眶,很多人還高聲吶喊,聲震海天。 “君上必勝!唐軍必勝!” “君上必勝!唐軍必勝!” “反元!反元!” 偌大的洛寧港內外,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戰船和運輸船,白帆如云,似乎鋪天蓋地,聲勢浩大無比。 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唐軍將士,在身穿比甲,腰挎唐刀的武士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上船。 一門門火炮,戰馬,騾馬,石炮,床弩等也以依次上船。 人喊馬嘶,甲衣鏗鏘,戰旗如林,到處都是兵馬。 長安號、洛陽號、晉陽號等風帆戰列艦上,已經配備了十斤彈火炮。旗艦長安號上,更是有兩桿高大的旗幟,一桿繡著龍鳳呈祥圖案,乃是唐國國旗。一桿繡著大大的唐字,迎風獵獵招展。 副旗艦洛陽號上,也是兩桿大旗。一桿是繡著浴火鳳凰的唐軍戰旗,一桿是繡著“征元大都督唐國公李”的統帥大纛。 因為李洛不在,崔秀寧當然要親自領軍。而唐國,就交給太公顏鐸攝政,世子李征監國。 除了一萬陸師,五千水師留守海東之后,唐國此次出動了傾國之兵,水陸大軍十七萬人。 崔秀寧一身紅色的盔甲,腰懸華麗唐刀,在旗艦長安號上升帳議事。 文天祥也難得的穿上盔甲,坐在崔秀寧之側。 兩邊坐著鄭和、江圖、都烈、烏圖、虎古、光夏、楊序、朱頷、劉拓、楊青雀、陳淑楨、蕭北、韓韶、張斂、申花生、武巖、瞿世、耶律忠節、石抹懷德、李憶等將領。 看起來人才濟濟,但崔秀寧很清楚,這個陣容還差的遠。因為其中大多數人,并沒有指揮上萬大軍作戰的經歷。 “……軍略既定,不復多言。我唐興衰,中原命運,在此一舉!還請諸位勠力同心,輔佐君上,恢復中原!數年磨刀苦練之功,不可付之流水!”崔秀寧言簡意賅的說道。 “輔佐君上,恢復中原!”眾將紛紛說道,人人臉色激動。 崔秀寧下令道:“那就…啟航吧!” “啟航!” “啟航!” “嗚嗚嗚—” “咚咚咚—” 隨著一聲令下,軍號戰鼓聲中,巨大的唐軍艦隊終于啟航,載著漢、女真、畬、契丹、黨項六族戰士十七萬,以及三萬軍奴,共二十萬人,浮海北向。 自古艦隊出師之盛,莫若今日矣! ………… 泉州城外,福建水師軍港,今日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奉旨接替羅昱福建水師萬戶之職的色目將領:哈圃阿丁。 哈圃阿丁手持圣旨,帶著衛士,昂然進入水師中軍大營,卻看見羅昱一身盔甲,正在議事。 應為已經得到通報,羅昱當然知道哈圃阿丁來了。 然而,他仍然端在在帥位上,不但毫無起身迎接的意思,還似笑非笑的看著哈圃阿丁。 而大帳兩邊的水師將佐,也都神色怪異的一起轉頭,看著面帶驕矜之色的哈圃阿丁。 哈圃阿丁見此一幕,心中咯噔一下,暗道:羅昱知道我來,可既不出營迎接,見面也如此無禮,莫不是要… 想到這里,哈圃阿丁一顆心就懸了起來。 “大汗有旨,福建水師萬戶羅昱跪聽!”哈圃阿丁硬著頭皮說道,雖然他起了疑心,但架子還是不會倒。 羅昱忽然笑了。 “在下盔甲在身,不便下跪,你還是直接念便是。”羅昱幽幽說道。 什么? 大膽! 哈圃阿丁哪里還不知道羅昱居心叵測?他事已至此,他必須要宣布圣旨。 哈圃阿丁忍住憤怒和驚懼,深吸一口氣,展開圣旨念起來。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圣旨,給福建水師羅昱。自你做了萬戶官人呵,海上盡見好身手,勝仗不少打哩,這東南海上太平,多虧你也。我大元最重軍功,若教有功不賞,便是虧了朕底好意思。” “朕愛你底人才,喜你底忠心,實與你說,大都這頭另委了重任,你且上京來罷。你管水師恁多日,該當來做大官人。你速速與新萬戶哈圃阿丁交接了差事,這便動了身子呵。欽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