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不做郭子儀-《影視編輯器》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此時得到了洛陽女皇任命的韓休立刻整備大軍出征長安,很明顯他也是非常的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畢竟有卵子的男人都是想要向天下證明自己的實力。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叫做韓休的武將,然而這個韓休也是大唐歷史上難得的一員猛將,只可惜元時空和現在的李隆基都是沒有識人之明,任用的都是李林甫和安祿山等人那樣的拍馬幸進之輩,而自我感覺沒有前途的韓休卻是果斷投奔了洛陽的女皇。

      其實武力充沛的大唐歷朝都是不缺少猛將的,但是最有名氣的還是李靖和薛仁貴等人那一小撮,至于李隆基一朝最有名的就是那個力挽狂瀾的郭子儀。

      而郭子儀可是蘇寧最為敬佩的一名唐朝將領,如果李隆基能夠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善待自己,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可能就是成為郭子儀這樣的猛人,畢竟為這巍巍大唐開創一個真真正正的盛世也是壯舉,然而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依舊是元時空的那個志大才疏之輩。

      突然說起這個郭子儀,卻是不得不多說幾句。

      郭子儀在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將,為維護唐朝的安定、統一貢獻巨大,卻能做到受挫不餒、居功不傲、得意不狂。

      史書稱其“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郭子儀體貌出眾,早年參加武舉考試,憑優等成績步入大唐仕途。

      起初,他在京城擔任大唐長安皇城禁軍,后來也就是開始了相當漫長的戍邊生涯,先后被提拔為左衛大將軍、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和朔方節度右兵馬使等官職。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讓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爆發了。

      當時,由于大唐朝廷承平日久,從上到下都是養成了一種驕奢淫逸的風氣,地方州縣和邊關也都是武備弛廢的情況,再同吐蕃和回紇等番邦交戰的時候,唐軍也是連連潰敗,尤其是安史之亂的叛軍可謂是長驅直入。

      緊要關頭,正在為母親守孝的郭子儀被朝廷“奪情”起用,披掛上陣,率領唐軍東討那個安史之亂的主謀安祿山。

      郭子儀到任后,先是斬殺叛將周萬頃,繼而又擊敗叛將高秀巖,成功收復失地,為進一步東進河北、切斷安祿山后方供給線奠定了良好基礎。

      然而,就在郭子儀一路高歌猛進之時,安祿山卻是已攻克東都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而且還派重兵圍住了都城長安的最后一道防線——潼關。

      于是,郭子儀奉命撤回朔方,準備南下與其他唐軍聯合進攻洛陽,并推薦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由其分兵進軍河北,牽制叛軍后方。

      但沒過多久,郭子儀就接到李光弼被圍的告急書。

      他沒有猶豫,果斷出兵東進與李光弼會師。

      合兵一處后,郭子儀在河北連戰連捷,打得叛將史思明赤足逃命。

      河北中部十余郡為此深受鼓舞,紛紛誅殺叛軍而歸順朝廷。

      與此同時,顏真卿等人也與郭子儀、李光弼的大軍呼應,使得在洛陽的安祿山部與其根據地范陽之間的通道基本被切斷,整個戰場的局勢十分有利于唐軍。

      此時,積極準備北征范陽的郭子儀與李光弼聯合上奏朝廷:“潼關大軍,唯應固守以弊之,不可輕出。”

      然而,求勝心切的唐玄宗誤聽宰相楊國忠之言,在準備并不充分的情況下,強令哥舒翰出關收復失地,結果唐軍慘敗,叛軍輕取天險潼關,攻占長安,平叛戰局急轉直下。

      長安陷落后,唐玄宗李隆基攜帶滿朝勛貴逃往益州,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是為唐肅宗,又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緊接著又在馬嵬坡賜死了那個楊玉環。

      而剛剛登基的唐肅宗李亨傳令各地將領到靈武勤王。

      于是,郭子儀舍棄在山西、河北形成的有利局勢,奉詔率步騎五萬晝夜兼程趕赴靈武。

      到達靈武后,郭子儀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

      當時的肅宗身邊已經沒有一支完整的部隊,郭子儀率領軍容嚴整、斗志高昂的朔方軍到達靈武后,給朝野上下帶來了復興的希望。

      經過休整,肅宗決定發兵南征,然而宰相房琯欲立頭功,主動請纓討伐叛軍,郭子儀則率領朔方軍留守靈武。

      結果,房琯紙上談兵的錯誤戰略,使肅宗慘淡經營起來的數萬軍隊損失殆盡。

      與此同時,降將阿史那從禮見到唐軍大敗后再度反叛,威脅到靈武的安全。

      危急時刻,又是郭子儀挺身而出,與回紇首領葛邏支聯兵反擊,才平定叛亂,轉危為安。

      從此,朔方軍成為抗擊叛軍最重要的力量。

      至德二年二月,叛軍發生內訌。

      先是安慶緒弒殺父親安祿山自立為帝,接著駐扎在范陽的史思明擁兵自重,不聽從安慶緒的調遣。

      與此同時,李光弼等人在河北牽制、消滅了大批叛軍的有生力量。

      肅宗認為這是收復兩京的絕佳時機,便任命其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出兵收復兩京。

      實際上,李俶僅是名義上的總指揮,統領全軍的責任全系于郭子儀一身。

      在郭子儀的指揮下,唐軍組織得當、穩扎穩打、大敗叛軍,先后收復長安、洛陽以及河東、河西、河南等失陷各郡。

      兩京光復后,郭子儀因赫赫戰功被加封司徒,封代國公,食邑千戶,又進位中書令。

      乾元元年九月,肅宗調集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的軍隊,組成二十萬聯軍討伐安慶緒。

      然而,聯軍未設元帥,而是由根本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負責協調,導致各地節度使互不統屬、各自為戰,戰事因此也拖延了許久。

      隨著史思明降而復叛,發兵救援安慶緒,唐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無奈撤軍。

      魚朝恩素來妒忌郭子儀多次建功,便找借口向肅宗進讒言,把失敗的責任全推到郭子儀身上,致使他被罷免兵權,回京賦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怀安县| 桂东县| 鹿泉市| 深水埗区| 黄大仙区| 濮阳市| 南溪县| 义马市| 南丹县| 青铜峡市| 白城市| 天水市| 包头市| 万载县| 黑水县| 太保市| 四子王旗| 长宁县| 德钦县| 鲁甸县| 万盛区| 河曲县| 县级市| 喀什市| 白山市| 长阳| 博白县| 平利县| 香港| 新乡市| 靖安县| 临桂县| 通山县| 桂林市| 攀枝花市| 莱阳市| 湖南省| 辽中县| 临漳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