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下來的幾天里,帶著興奮,帶著幸福,帶著焦灼,我們三方呼呼啦啦的不分晝夜忙活了起來,經過訂單的修改,確認,再修改,再確認,最后簽字,回傳,然后,就是靜候客人定金,而工廠呢,也在等著我的米下鍋呢。 17號一早就收到了d-x的定金水單,22號,到賬,第二天梓彤親自去了香港一趟,把商定好的金額給黃江工廠轉了過去,錢到位了,那我也就不再客氣了,要求工廠立即開始準備生產,計劃列表啊等等資料三天之內務必要給到我...... 24號,K-d第一張訂單的貨款到賬了,我趕快把case這兩個月的酬勞Rmb6000塊轉給了他,這種事說什么時候給就必須要準時給,寧可自己貼錢也絕不能失信的。 另外,我估摸著Kd這邊還會繼續下單的,畢竟之前寄了幾十款樣品出去了,都是合格的,這話又說回來了,以它對供應商的那種極高要求,要想找到很多家完全合乎他們要求的合格供應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對于case的事,我是這么想的,還是等等再看看吧,我想最好是等訂單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找個合適的機會再讓他出來,這樣子對我來說保險度很高,更主要的是case自己也覺得目前這種雙贏的合作模式很好啊。 說曹操,這曹操就到啊,26號就又收到了K-d的第二張訂單,這次一共含有6款產品,其中兩個就是上個月出貨的返單,另外四個是新款。這樣的話,case可就有得忙了,可同時,我又擔心起了他這樣子兼職,只能每個周末去一趟工廠待兩天,關鍵是萬一他們公司突然有一天也在周末給他安排工作了呢,那我這邊豈不是就要被耽擱了? 不行,這樣子風險太大,可其他的產品我可以自己來跟,這個精密件,我不行啊,怎么辦? 于是,我便和case商量了一下,決定先招一個技術人員,最好是從工廠出來的,有做過實際車工操作的。很快,case就通過熟人的關系從富士康找來了一個叫周英勇的人,我面談了一下,覺得還不錯,他不但懂實際操作,看得懂圖紙,而且還在自學制圖呢,很好啊,那就定了吧。 小周呢,每個禮拜的三,四,五,六四天待在黃江工廠,禮拜一,二則在民樂工業園上班,平時接受case的領導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