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給任何補償,那肯定損害這些百姓的利益,最后鬧的百姓反倒不高興。現在直接加固或加寬老路,自然不存在這些問題。多費點水泥石料,無非多掏點錢的事。 聽完牧山河的顧慮,趙天銘跟提建議的干部也不再吭聲。因為他們清楚,一旦百姓知道修路毀田或山林地可以得到補償,那勢必會有一些人,打這些補償款的主意。 到時這筆錢,難道又讓牧山河出,他們好意思開這個口嗎? 敲定給小鎮修水泥路的事,牧山河又啟程前往縣里,在王文田的親自帶領下,沒打任何招呼便出現在縣里唯一的高中。事實上,對于這所高中牧山河也有一些印象。 可跟記憶中的縣高中相比,如今這所學校無疑顯得更破舊不堪。對學校領導而言,得知王文田親自過來,其實也嚇一跳,可還是熱情趕來迎接。 看到已經開學的教室,坐滿各鄉鎮過來就讀的學生,牧山河也很驚訝的道:“李校長,目前縣里有多少高中生?我看每個教室,都坐了五六十號學生吧?” “牧總,目前學校有一千五百六十八名學生。而學校當初建設時,是按能容納一千兩百名學生建造的。可這幾年,從各鄉鎮升上來的高中生明顯增多。 沒辦法,我們只能讓學生擠一擠。相比教室暫時擠擠還夠用,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學生宿舍明顯不夠。冬天擠一擠倒也沒什么,可到了夏天的話,學生就受罪了。” “能帶我去學生宿舍看看嗎?” “當然可以!牧總,王縣,你們這邊請!” 引領兩人來到學校建造的宿舍樓,看到有些宿舍直接改成大通鋪,而不是學校常見的高低架子床。改成這樣的原因,恐怕也是為安置更多的住宿生。 相比后世,很多家長租房陪孩子讀書,如今讀書的孩子無疑更辛苦。十幾個即將成年的孩子,擠在這樣的空間,又怎么可能休息的好呢? 連休息都成問題,又如何指望他們安心學習呢? 參觀學校宿舍的路上,牧山河又適時道:“李校,如今我們學校的高考升學率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