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相比去年來過農場的蘇義凱,那怕這么久沒過來,長住農場的員工家眷,都認識這位和藹客氣的老人。而家眷們更知道,這位老人有資格住在水庫的院子里。 做為農場的住戶,他們非常清楚一件事,有資格住水庫里的人,大多都有來頭。原以為蘇義凱架子大難接觸,可真正打過交道后,很多年紀大的家眷,都覺得這老頭蠻好說話。 陪著過來的洪正東,見蘇義凱熟絡的跟農場老人們打交道,也頗為羨慕的道:“老蘇,真沒想到你回到農場,還有這么多熟人,難怪你一直想著來這里。” “那是自然!你不覺得,住在這樣的環境里,身心都變得輕松愉悅了許多。用那些老人的話說,這里非常適合養老。只可惜,我每年也就只能住幾個月。” “能住幾個月,已經非常不錯了。這邊的冬天很冷,就我們這把老骨頭,怕是真的適應不了。但伱說的不錯,每年能這地方住段時間,感覺確實不錯。” “是吧?我說沒忽悠你吧?來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吃飯睡覺都變香了?” “那肯定啊!你也不想想,咱們每天吃的都是什么。” 隨著年齡增長,洪正東的身體多少都有些毛病。盡管他身上,沒有蘇義凱的癌癥那般嚴重。可來到農場后,牧山河依然給他開了一些藥,不時讓人做些藥膳服用。 對于這些專門給他準備的藥膳,洪正東也吃的美滋滋。相比于藥補,他覺得這種食補更能接受一些。反觀蘇義凱的話,他每隔幾天就要接受一下治療。 除了每周供應幾次藥膳,還要每天喝苦滋滋的中藥。但不可否認的是,回到農場這邊的蘇義凱氣色跟神態,都比之前過來時好上幾分。 如果說去年,蘇義凱的身體情況,需要檢查還要去省醫院甚至回香城,那么如今直接去農場醫院即可。做為醫院設備的捐贈人,享受這些待遇不也很正常嗎? 每天清晨在水庫附近漫步,偶爾還來農場食堂蹭頓員工餐,兩位老人也樂呵呵的。真正令洪正東驚訝的,還是牧山河回歸農場后的生活樣子。 除了偶爾進山,巡視他承包的山林外,就是領著豢養的那些動物,在水庫附近散步。甚至很多時候,都能看到牧山河坐在院子前的碼頭垂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