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六章 法寶研究-《元宇宙進化》
第(3/3)頁
“事情要是容易做,也輪不到我了。同樣,正因為困難重重,一旦成功了,效果也必將超乎想象!
首先,我要充分發揮想象,才能超乎想象!”
智慧露珠和心靈之力加速,宇宙腦開始超頻,無數信息從楚飛腦海中閃過。
忽然,楚飛想到了天龍魂鑒、龍珠等等內容。
這一次天龍秘境的傳承中,可是得到了制造天龍魂鑒的內容,甚至對天龍龍珠、以及天龍本身的研究也很是不少。
當時楚飛看了下這些資料,有些超前了,暫時用得上的很少,就封存了。
但此時楚飛再次審視這些資料后,卻忽然發現,好像看得懂了。尤其是煉制天龍魂鑒的方法,這赫然是煉制法寶的手段啊!
當然天龍魂鑒需要用到龍鱗,龍鱗和赤銅截然不同,所以其中的技術資料只能借鑒不能直接挪用。
但可以借鑒,就能摸著石頭過河了。
其中利用龍鱗超維屬性的手段,簡單粗暴――波粒二象性的疊加態!
波粒二象性疊加的狀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見的高維屬性,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高維屬性。
光有這種屬性,電也有這種屬性,生命能量也有這種屬性。
生命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如同光一樣,是一種高維的疊加狀態,直到最后遇到物體后,狀態跌落,才表現出波或粒子的特性。
但煉制法寶,還要看材料的屬性。
一種材料往往不止一種屬性,這就是所謂的混沌。
但是,有利用價值的屬性,往往就那么三兩種。
比如“鐵”,利用的最多的屬性是:可塑性、鋼鐵的硬、彈簧的韌、磁鐵的磁性等。扒著手指數一數,這種強大的屬性很少。
所以煉制天龍魂鑒的過程中,首先要將所有屬性探索出來,然后篩選出最顯著的、也最容易利用的屬性,再將這些屬性嘗試以八進制“翻譯”。
整個過程中,需要波函數的架構,這是解釋波粒二象性、量子應用的重要理論支撐。
簡單來說,就是以波函數為邏輯內核,以波粒二象性疊加態為能量基礎,去構建一個“法寶的系統”,然后和宇宙腦對接。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完全沒頭緒。
科研這東西,從理論到實踐到最終成品,每一步都是一個天塹。
而且越是高級的東西,涉及到的知識面就越是廣闊,難度也會直線上升。
舉個例子,要制造一臺計算機,需要什么技術支撐?
軟件技術要吧,機器語言要吧,制造芯片要硅晶、光刻機、設計技術和工業軟件;制造外殼需要塑料、鋼鐵、銅,這些需要各種設備、機床裝備;電線需要銅、絕緣材料;風扇、接線端子、電子元器件、硬件設計和生產、工業標準、軟件協議、質檢標準、包裝紙板、激光噴碼、物聯網、機器視覺、光學技術、倉儲物流產業、射線探傷技術、面板技術、焊接技術……
扒著手指一算,竟然需要全球產業鏈來支撐。
現在楚飛想要研究法寶,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至少有些類似。
很明顯,想要如同影視作品中那樣,一個人就能煉制出法寶,倒也不是不可能,但絕對沒那么輕松。
至少至少,楚飛需要整理出一個特殊的知識體系!這工作量,想想就有億點嚇人。
其實這也合理,為了制造飛機,人類不也開辟了一個知識體系嘛。現在制造法寶,開辟這樣一個知識體系也沒問題啊。
怪不得蘭家這么大方呢,估計蘭家也發現這個問題了。
好在,這個知識體系倒也不是非得多么完善,只要能邏輯自洽就行。
恰如原子彈之前要先有相對論那樣,想要打造法寶,也需要類似的先決條件。
“別說普通人了,就算是雷霆之主也做不到吧。但我能!”
楚飛迅速回憶著、分析著天龍秘境的傳承、還有此前的各種傳承。
而后楚飛驚喜的發現,自己傳承的知識體系,完全可以開辟一個全新的方向出來。
其中最有效的,無疑是天龍秘境中傳承的知識,這些知識直接關系到10.0以后的境界,并且還有科學手段制備龍珠、制備天龍魂鑒的技術可以借鑒。
此外,魔法傳承、黑鐵城的傳承、試練塔的內核等等,都有大量的知識可以分出來,構建出一個全新的知識體系――法寶的知識體系。
不過得說明,這里的法寶知識體系,只是楚飛自己琢磨的。
等將所有知識匯總,并不斷瘋狂的運算、思考后,楚飛終于找到了制造法寶的核心邏輯:
流形!
【又是燒腦的一章。這一章斷斷續續寫了三天。今晚再胡扯不出來,就得請假了。
另外,有個胡思亂想:超導體,會不會是一種“流形材料”呢?其物質結構應該符合某種導電的流形,具備數學或高層幾何等的結構,而不僅僅只是基礎材料的堆積。
流形材料,也許就是超維材料。常溫超導體,也許就是這樣存在,需要消除材料的晶胞,形成連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