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里的圣靈更多,可同樣不敢密密麻麻的圍著楚飛。
看到楚飛進來,這些圣靈一邊在一公里外遠遠地包圍著楚飛,一邊警戒。
有武器裝備鎖定楚飛,但武器很少,也沒有發射;而且這種鎖定也不精確,因為楚飛沒有靈魂――至少沒有圣靈認識的那個靈魂!
楚飛稍稍觀察一圈,直接向南方飛行。
接下來,先來個環球飛行,先將圣靈和蓋亞秘境的情況大概摸一遍。
當然,在這之前,智慧樹種子已經剝離了不少記憶碎片傳給了楚飛,這也是楚飛敢莽進來的底氣。
高空中,楚飛展開納米液金構建的翅膀,做好隨時戰斗的準備,更展開了三層領域:
最內層是算力法則領域,半徑110米;這個領域范圍內,楚飛擁有一種‘全知’的特性;
中堅層是常規領域,可以做到凌空飛行、領域凍結等;
最外層是精確感知領域,半徑足有三公里,可以比較清晰的發現大部分埋伏的圣靈,強大的電磁感知如同刷子一般掃過大地。
其實還有模糊感知,就很遠了,可以做到幾十公里,但對于圣靈效果不大。圣靈又不像人類那樣,行動間聲音很大、或者能量波動很大。
但三層領域也足夠了,想要偷襲楚飛基本上不可能。
另外,作為人類,還有“眼睛”這種器官。
極目遠眺,楚飛可以清晰的看到二十幾公里外的事物。再遠就不行了,圣靈就是一個個影子,這蓋亞秘境內也是個影子世界,太遠的話,影子就疊加一起,難以分辨。
實際上若只是依靠肉眼,三五公里外就看不清了。想要看到更遠的距離,還是要用到特殊的算法,將視野“圖層化”之后,才能“算出”清晰的圖畫。
也就是說,若沒有楚飛這樣強大的算力和特殊能力,就算是有光環加深的強大的修真者,在蓋亞秘境內,也只有三五公里的視野!
楚飛就這樣狂傲的飛行,周圍圣靈遠遠的跟隨。這些家伙也不攻擊,就是圍著不走。
楚飛升到十幾公里高度,他們也跟著;楚飛升到三十多公里高度,圣靈有點跟不上了。
看到這個情況,楚飛若有所思。
飛行,其實是一個高級能力。不要覺得昆蟲都能飛行,就覺得飛行很簡單。
從維度的角度考慮,飛行可以獲得更廣闊的視野,生命的維度得到提升。正因為飛行如此利害,所以生命為了飛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昆蟲付出了什么代價?答案是:壽命!絕大部分昆蟲成熟后,擁有飛行能力后,生命都很短,極限的甚至只有幾個小時。
鳥類為了飛行,身體已經不能再適應地面的情況。
人類為了飛行,最終是用科學技術這種更高維度的手段,抹平了維度的凹凸。
到了楚飛這個大數據修行者的飛行,需要龐大的算力、科學的智慧,然后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
但楚飛的飛行也不是真正的憑空飛行,而是依靠領域,形成一個超級氣球,懸浮起來。
因此當楚飛提升到三十多公里高度時,因為空氣較為稀薄,上升能力也受到了影響,消耗的算力顯著增加。
那么,圣靈為什么止步于30公里高度呢?
此前楚飛就有一個想法,圣靈既然沒有身體,為什么不沖到太空中,去干掉飛船上的人類呢?
現在,楚飛若有所思:他們是真的不能。那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困在地面上?
楚飛思路飛轉,想到了修真者、武道修行者、巫師、魔法師等修行體系。
金丹之前的修真者飛行,需要依靠法寶、或則輔助手段。但元嬰之后的修真者也可以憑空飛行。不過這個憑空飛行也不是真的憑空,而是強大的真元形成一個“領域”,懸浮在生命能量上。
還有武道修行者,到了三花聚頂境界的武道修行者也是如此。
這是修真者、武道修行者的飛行理論。
而巫師的飛行就有意思了,12.0級別的巫師、也就是“通靈巫師”,他們自稱能夠“與世界通靈”,然后獲得了“飛行許可”。
但楚飛研究后認為,應該是靈魂頻率與生命能量形成某種契合,讓巫師可以站在生命能量的“波峰”上。
可以想象一下,海浪激烈翻滾,一艘小船被掀飛了,但小船的頻率和波浪頻率相契合,小船每次落下都會落到浪尖上。如此就能實現飛行了。
靈魂和生命能量,天然存在某種奇怪的聯系,所以靈魂可以直接通過類似觀察者效應的手段,影響生命能量。
而巫師因為深耕靈魂領域,本身又有溝通天地的修行根基,所以可以掌握生命能量的波峰波谷等等,最終讓巫師們可以在生命能量的波濤中沖浪,形成飛行的效果。
啟明星是一顆死星,沒有自轉、沒有地磁場,但星球都有引力,會吸引來自恒星的生命能量,在星球表面形成“生命能量的海洋”。
生命能量靠近地面最是強烈,然后在太陽“能量”風的干擾下,激烈涌動。
可以將太陽比喻成為雨云,生命能量從太陽到啟明星就像是下雨,最終在啟明星上形成了一個生命能量的海洋。
總之,修真、武道,是直接憑本事懸浮起來;而巫師則是通過靈魂能量中轉一下后懸浮起來的。
至于魔法師,當然是用魔法了,頂級的用精神力驅動魔力,和巫師類似。
說起來大數據修行者的飛行,是算力模擬領域,然后懸浮,也是中間轉了一手。
所以,思考了一圈回來了:為什么圣靈只能飛行三十多公里高度?因為當前星球的“生命能量海洋”深度,只有三十公里!
魚兒可以自由的在水中游動,但卻無法飛到雨水中,更飛不到云層上。
當然暫時只是一個猜想,但很容易驗證。
根據楚飛的精確感知和分析,在30公里高度上,生命能量的濃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