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研究進行,各種研究竟然漸漸走到了同一個胡同里,遇到了同一個難題――升維。
高級的藥劑,需要升維;
納米液金的技術,包括生產(chǎn)技術和控制技術,需要升維;
強子材料的研究,需要升維;
第六代計算機的研究,需要升維;
宇宙腦迭代和戰(zhàn)斗技巧的迭代,需要升維。
包括楚飛一直在研究的“病毒軀體”,也算是納米研究的一個分支,同樣需要升維。
最近一個月,大家開會討論很多很多,但都卡在這個極限無法突破。
今天,又是一次新的研討會。
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探日工程總工程師薛星宇,最近愁眉苦臉。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別管是荒誕的還是幼稚的。我感覺到了,我們的技術已經(jīng)卡在臨門一腳。若能夠突破,前面將會是一片廣闊的天地。”
大家不說話。能提出的想法都提出了,但效果確實不夠好。
最后,大家的目光又漸漸集中到楚飛身上。
楚飛開口了,“我這兩天將超維折疊的思維做了下豐富,但并沒有得到突破性進展。”
楚飛拿出一個存儲卡,直接插到計算機中,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研究結果。
超維折疊的概念,楚飛已經(jīng)提出很久了,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概念,現(xiàn)場提出這個概念的也不僅僅只是楚飛。但楚飛的研究是最好的。
楚飛當然也不是傻大方,而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決定。首先,自己的研究已經(jīng)進入瓶頸,超維折疊的難度超乎想象;其次,放著這么多科研精英不利用也太浪費了;最后,研究成果能夠推高楚飛的修行。
楚飛相信,超維折疊的技術研究成功后,自己得到的好處更大。這叫什么,這叫借雞下蛋。
資料打開,變化不是太大,只是提出了幾個新的折疊方向。
眾人再次討論,然后回頭和各自的項目組討論。
接下來大家又碰頭幾次,在不斷的討論中,超維折疊古老的、卻一直沒有什么進展的理論,漸漸被打開了神秘的面紗。
實際證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探日工程中足有上萬優(yōu)秀的研究人員,這么多人的智慧火花,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點亮了新的時代。
在不斷的優(yōu)化中,一個名為“超流形”的工具被不斷優(yōu)化,然后脫穎而出,成為絕佳的科研工具。
超流形,被認為是16.0的技術?;蛘哒f是‘神之領域’的技術。
超流形提出這樣一個概念:每一個原子結構、每一個分子結構、每一個物質構成,都是一個超級的拓撲空間,在超流形中,將允許“屬性”的存在。
屬性,楚飛很早就接觸了。比如石頭,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顏色、硬度?比如糖分,為什么人類能感受到甜味?
這些東西雖然可以用簡單的物理量來表示,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而超流形的理論中,將允許討論這個原因,這就是屬性。
甚至修真的陣法,也可以用超流形來解析。
屬性,其實是超三維的;楚飛利用超維金屬打造的利劍,就是利用了超維屬性。
而今天,在眾人集思廣議的討論下,大家正式向超三維的研究發(fā)起沖刺。
科研就是這樣,一旦突破某個瓶頸,就會帶來突飛猛進的結果。眼下就是如此。
隨著超流形概念的確定,整個研究團隊仿佛坐上了火箭,各種研究結果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且迅速成長。
短短幾個月時間,強子材料的研究,就取得了關鍵性成果,人工合成強子材料的理論,被解決了――雖然只是理論,但有了方向,也就有了所謂的“血槽”!
而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第六代混合架構的計算機,而且是量子計算機。
這項由楚飛發(fā)起的計算機研究,在眾人共同的努力下,終于迎來了燦爛的果實。
依靠強大的科研基礎,第一塊混合架構的量子計算機芯片,生產(chǎn)成功了。生產(chǎn)地點,是太空戰(zhàn)艦的核心生產(chǎn)基地,整個芯片的生產(chǎn),用了部份強子材料的研究結果。
只能說,科研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各個項目聯(lián)動。
量子計算機芯片成功了,想要打造全新的量子計算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是軟件、操作系統(tǒng)、配套主板等都需要重新設計;但并不妨礙大家對芯片的處理能力進行測算和圍觀。
黃蓮英,這個楚飛帶過來的研究人員,此時成了測試的負責人。做測試而已,又用不到太多的科研能力――黃蓮英這個曾經(jīng)主導過第五代計算機的精英,在第六代計算機面前掉隊了。12.0的修為,已經(jīng)跟不上當前的研究領域。
超流形可是16.0的技術。
芯片先按照舊的測試流程測試,主要是跑分,計算特定的程序。
在眾人的圍觀中,芯片算力測試成績是:28萬京算力!
第四代計算機的時候,楚飛需要260顆芯片并行運算,才能得到30萬京的算力,計算機占地面積龐大,消耗的能量超乎想象。
第五代計算機算力提升到7000京――原本計劃是三千京的,因為融入部分量子計算機技術而有所突破。
現(xiàn)在,只需要一個芯片,只有巴掌大小,散熱只需要一個微型的冷凍機就行,功率不過一千瓦的樣子。
但第六代計算機技術,直接來了個一飛沖天。
此時眾人看著測試臺上那小小的芯片,眼睛都放光了。
眼下這個芯片,只是第一次流片,算是工程測試版,后期必然要迭代。按照一般芯片技術推斷,最終成品算力,可能突破50萬京。
而且眼下的測試并不是很標準,因為用的是第五代的技術??紤]到第六代是完整的量子計算機,并且有了超流形技術,實際效果會更好。
此刻連薛星宇都盯著前面的小小芯片出神。
而后拍了拍楚飛的肩膀,“厲害啊。你來到后才兩年出頭,比我們過去上百年的成果都多。”
楚飛沒說話,這是事實,不用謙虛。實際上,楚飛也顧不上謙虛了,同樣被巨大的喜悅沖擊的有點頭暈腦脹。
最近楚飛迭代功法,當然也遇到了瓶頸?,F(xiàn)在好了,有了超級計算機,很多問題就能依靠龐大的算力洪流莽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