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觀察了對方納米液金的變化后,楚飛就對這里的納米液金技術有了基本的判斷――準16.0高度,或者說半步16.0的高度。
對方的技術應該只差臨門一腳了。不過科學研究中,這所謂的臨門一腳,可能是幾個月、可能是幾千年。
就說圣靈曾經的薩隆文明,距離真正的星際文明也就差臨門一腳,結果這一腳就到了22億年以后。
楚飛能研究超流形,并最終突破16.0的障礙,有三個主要因素:自身的研究能力、薛星宇提供的技術、還有來自圣靈的資料。
三方面加一起,才將這種技術突破了。而楚飛自身的研究能力,更是無可取代的。
也就是因為這臨門一腳,導致對方的納米液金技術有很多缺點,而最大的缺點就是――沒能超維!
不能超維,就沒有超越物質極限的能力,常規的攻擊,依舊能對納米液金造成嚴重的影響。
電漿炸彈、粒子炮等,都會極大的損毀其中的納米顆粒。
同時,對方的納米液金技術還不夠完善,也不適合太空戰斗。
太空環境中,對方的納米液金造物極其笨重――其實已經很靈敏了,但楚飛的戰艦更靈敏。
納米液金形成的飛船,和楚飛現在的飛船,在太空中對轟,雙方之間的距離超過兩萬公里。
對方的飛船,攻擊千變萬化,面對電漿炸彈、粒子炮等等攻擊,竟是迅速構建出特殊的防御手段,出現了一種超導電磁防御技術,它有一個專用的名詞:邁納斯效應。
邁納斯效應主要是對于電磁來說的,對付電漿炸彈、粒子炮具有奇效。但對付激光、高功率微波等攻擊效果就不是很好、甚至沒有效果。
對付普通的物理沖擊,完全沒有效果。
對付電磁炮的炮彈,邁納斯效應只能起一點作用,真的只有一點。
電磁炮的炮彈速度動輒幾十公里每秒、甚至幾百公里每秒。邁納斯效應的有效作用范圍只有幾米,撐死幾十米。
幾十米的有效范圍,相比于幾十公里每秒的速度來說,效果幾乎可以忽略。
因為這些原因,只看到攻擊不過幾分鐘,對方那納米液金形成的戰艦,就被打的支離破碎。
但納米液金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重組。這些納米液金會迅速凝聚一起,重新構造成為新的結構。但依舊有大量的納米液金飄散太空,失去控制。
納米液金之間的結合、重聚,依靠的主要是電磁力。
如果能近距離看慢動作,就會看到對方的飛船是這樣變化的:
遭受攻擊后,若攻擊超過納米液金結合強度,納米液金就會崩潰――這是一種“半”主動崩潰技術,在崩潰的同時吸收能量。
之所以說是半主動,是因為攻擊太快,大部分崩潰是不可控的。
崩潰后的納米液金,會如同水珠一樣,在表面張力的效果下形成一滴滴大小不一的“納米液金水珠”。
而后這些納米液金露珠又會自動運行、計算,形成磁鐵。納米液金依靠電磁力重新匯聚,再次構造成為新的構件,飛船會自我恢復。
但如果分散的納米液金團體積過小、或者速度過快、或者距離過遠等等,磁力不足以聚攏,就會逃逸。
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納米液金的顆粒在攻擊中損壞。
一波瘋狂的攻擊后,對方的戰艦就縮小了一圈。
與此同時也有大量的攻擊落在楚飛的戰艦上,結果連防御都無法突破――真正戰艦都無法破防,更別說納米液金形成的戰艦了。
納米液金最重要的是千變萬化,但其實納米液金變化的發動機,不如真正的發動機;納米液金變化后的冷核聚變裝置也只能說勉強可用;納米液金形成的武器攻擊,頗有一種老掉牙的感覺,威力不太好。
不過這里指的是16.0之前的納米液金技術。
16.0以后的納米液金技術,那就是神的領域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這這五大集團最后的掙扎,在楚飛看來就是“絕望掙扎”的現實演繹。
戰斗一會,江廣淵忍不住撇嘴,“就這么個東西,還用這么小心翼翼的?”
楚飛微微搖頭:“前輩,對方之所以表現不堪,是因為我們識破了他們的計謀,并將戰場拉到了太空中,我們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前輩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冒然進入地面,遭遇先前的變形金剛,又會是怎樣的結果?”
江廣淵愣了下,隨即面色凝重起來。
在楚飛的提點下,江廣淵終于認識到五大集團最后手段的恐怖。
這些納米液金組成的變形金剛,在地面上可以做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千變萬化無所不包,他們殺不死,更可以隨意分身、聚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