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楚飛將建造要求和相應的資料放在大家面前時,薛星宇第一個崩了起來,“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根本就做不到!”
楚飛看著薛星宇,平靜的說道:“技術的關鍵部份我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大家幫忙制造非核心部件就行。”
高科技真正的核心部件,大半是芯片、軟件、算法、非硬件技術。
其余的硬件,少許關鍵硬件,楚飛直接自己煉器――先前學習了那么多修真煉器手段,可不是玩鬧的。楚飛現在的煉器精度,怕是超過3D打印技術了。
而楚飛委托給大家生產的,都是非核心部件和技術。就算泄密了也沒什么用;或者能推導一些東西,但相比于整個飛船來說,一兩點技術突破無濟于事。
薛星宇沉默一會,隨后拿起了桌子上的資料看起來,看了一會皺眉了,“這里沒有核心資料。”
楚飛點點頭:“真正的核心資料,我親自處理。”
說話中,楚飛看了一眼江廣淵、黃立、李浩陽,這三個都是真正的自己人,大家都是造反派的頭子,經過了時間的考驗。
薛星宇身邊還有艦長莫文強,也是煉虛中期的修真者,相當于16,5~17.0區間,是薛星宇的貼身保鏢。
楚飛說完了,薛星宇立即皺眉,“這個核心資料能看下嗎?僅僅只有這些,很難配合。”
楚飛笑了,“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科學生產不是只要有了數據就行了,還要什么配套核心做什么?”
什么是科學技術啊,科學技術就是有了參數、圖紙就能行了。
不過薛星宇也很冷靜的回答:“這種高科技的生產,最好是有核心技術做參考。高科技的生產沒那么容易,哪怕有圖紙也不容易復制。也許楚總覺得簡單的事情,但下面的人根本不理解呢?
眼下的技術已經達到16.0級別,一般技術人員只怕都看不懂圖紙。”
楚飛攤手,“那不就得了,連圖紙都看不懂,更看不懂核心資料了。行了,既然你們看不懂圖紙,這次生產就不用探日工程艦隊這邊參與了。”
說罷,楚飛轉身就走。
薛星宇:……
但薛星宇沒看到楚飛的眼神。經過幾次若有若無的試探后,楚飛基本確定了,薛星宇果然不正常,有問題。不過到底是什么問題,現在還難以斷定。
不過考慮這些后,楚飛又松了一口氣,還好自己夠謹慎,超純鐵技術、超流形的關鍵技術、縮放技術,都沒有共享。
之后楚飛就安心打造自己的戰艦核心,3D打印技術因為借鑒了薩隆文明的技術,又有了長足進步。
同時楚飛也有諸多分身,完全可以自己做一個加工場出來。實際上楚飛也是這么做的,已經在水月星上建立了一個加工中心。
相比于啟明星,水月星引力低,工程建設誤差更小,很多操作更加容易。
這么多年來,楚飛能在一次次危機中活下來,關鍵原因就是――真正的好技術從來都不外傳,迫不得已外傳的都是所謂的“成熟技術”。
比如剛剛拿給薛星宇等人看的技術,就是成熟技術――拿著圖紙加工就行了,別問那么多,問了也不說。
而且所謂的成熟技術也意味著沒有多少加工難度。
要說薛星宇的話有道理,也確實存在這種情況,但那通常是實驗室技術向生產線技術轉變,在技術不是很成熟的情況下,研究人員和實際生產人員共同研究。
但楚飛給的可是成熟資料和技術啊。所以,薛星宇果然有問題。
在楚飛將分身安排妥當、工廠進入生產流程后,楚飛的本體卻再次閉關修行。
雖然修行突破16.0的境界了,修為也鞏固了,但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研究。
超流形的技術,還能繼續迭代,尤其是吸收了薩隆文明的技術后。
超純鐵、超維金屬、納米液金、縮放技術還能繼續優化,尤其是楚飛開始研究強子材料了。
強子材料,暫時只能從騰龍星系的恒星中撈取,想要人工制造幾乎不可能。但撈取的強子材料都是碎片,很難再加工。這些都需要研究。
還有超維金屬的縮放功能――楚飛先前只解決了“縮小”,想要“放大”還需要研究,不過最近也有了方向。
縮小其實相對簡單,壓縮就行了。
放大的話,確實需要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連續性”。
常規情況下的放大,就像是圖片在電腦上放大一樣,會出現顆粒度、然后模糊。在現實世界,就是連續性遭到破壞、最終解體。
現在楚飛通過高級微積分等手段初步解決了連續性問題,倒是可以嘗試“放大”了。
還有病毒軀體雖然很不錯,但在學習了薩隆文明的技術后,加上本身突破16.0后的達到了新的高度,讓楚飛又有了迭代的想法。
修行,沒有止境。雖然楚飛暫時沒有更多16.0的功法做參考、去迭代,但并不妨礙楚飛不斷強化和鞏固基礎。
對大數據修行來說,修行有兩種:一種是狹義上的,就是功法修行;一種是廣義上的,包括且不限于學習、研究、思考、實踐。
而且進入16.0的境界后,楚飛開始接觸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擁有了全新的視野,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正因為突破了,才能一個人完成“引力弦破壁技術”的研究。
此時楚飛心分多用,一邊控制分身打螺絲――其實分身擁有強大的自主能力,主體不需要時刻控制,只需要“監控”就可以了。
更多的算力,用于研究。
研究納米液金、研究病毒軀體、研究物質的縮放、研究超流形和技術理論、研究時空、研究戰斗技巧、研究強子材料等等。
此時,楚飛正在瘋狂燃燒智慧露珠、心靈之力。
研究薩隆文明的技術,帶來了海量的智慧露珠;而推廣修行方法、重造騰龍星系,則為楚飛帶來了海量的心靈之力。
還有最近技術突破,第六代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突破,到了六代半技術。
第六代計算機已經是量子計算機,而且引入了超流形等16.0的技術,想要繼續突破到第七代技術已經很難了,暫時的極限就是六代半技術。單芯片算力,從48萬京提升到92萬京,幾乎翻倍。
至于說第七代,還在研究中,理論上認為第七代計算機是光量子計算機――現在用的是電子量子。
不過電子量子的研究難度也很大,也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因為這個,對于現在的六代半計算機,有人提議命名為6.1代技術。
在紛紛擾擾中,時間悄然過去一年時間,楚飛設計的“破壁技術的飛船”,終于生產成功。確切的說是各方的零件生產成功,最后想要組合起來,還需要楚飛自己動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