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7月有32日?這可是太空環境,人家用的是當地星系的日歷,而非聯邦公歷,所以沒毛病。
星球公轉速度慢了些,自轉速度又快了些,所以一年有14個月,每月有35天到38天。這種情況,在星空中很普遍啦。所以一般都有兩個日歷,一個是炎黃聯邦的公歷,一個是當地的日歷。
此時整個市中心體育廣場已經被臨時改造,一面巨大的顯示屏展示了太空的畫面,這是通過多種天文望遠鏡技術觀測到的畫面,并經過計算機修復和渲染。
畫面很清晰,可以看到虛空中一艘暗灰色的飛船在“緩緩”前進。
飛船因為采用了啞光涂層,其實很難分辨。不過因為楚飛主動開放通訊,加上計算機渲染,倒是讓畫面清晰很多。
而根據當前的速度計算,楚飛還要一個月才能抵達飛馬星;而且抵達后,減速還需要半個月。
一艘飛船竟然需要半個月的減速時間,想想就有點夸張。誰家剎車不都是幾秒、最多十幾秒嘛,半個月是啥意思。
但當大家看到楚飛給出的資料后都沉默了:強子材料飛船,重達600萬噸。
沒錯,楚飛將能公開的資料都公開了。不為什么,就因為楚飛啥都不怕。
作為一個16.0的高手,在表世界就是絕對的神,說讓你死就死一個星球的那種。而且剛剛用龍人做了個事實認證。
同時楚飛也表示,自己手上的技術可以尋求合作。
正因為楚飛的這些消息,不知多少人蜂擁著涌入飛馬星、涌入金戈市。
這幾天時間里,金戈市的物價水平那叫一個芝麻開花節節高。
楚飛雖然還沒有過來,但卻一直通過不加密信號與大家交流。在交流中,楚飛表示自己有大量的龍獸、龍人尸體,甚至還有部分活著的龍獸和龍人;此外還有強子材料等大量優秀的技術,還有……修行功法、修行經驗等。
總之楚飛的意思很明確了:自帶資源,尋求合作,速來。
在楚飛向飛馬星靠近的過程中,相關信息也不短發酵。
一個月后,楚飛的飛船第一次路過飛馬星,無數飛行器近距離觀察了楚飛的水滴造型飛船,感受到了強子材料飛船的強大。
通過發動機尾焰就能判斷出動力系統、然后根據動能就能計算出飛船的質量。
當親自計算出一艘120米長的飛船、卻有600萬噸質量后,不知驚呆了多少人。聽說是一回事,親眼看到又是一回事。
強子材料,那是當年炎黃聯邦巔峰時候都沒有解決的技術。不想炎黃聯邦崩潰了,這種技術竟然出現了。而且看飛船那渾然一體的造型就能知道,這技術很成熟了。
眾所周知,一體成型技術,肯定比分體鑄造好,分體鑄造比鉚接好。眼下的飛船明顯是一體成型,這就足以證明技術的成熟。
而且不說飛船的外殼,就算飛船的發動機也很強大。發動機看尾焰就行。
其實發動機強大與否,與材料至關重要。哪怕發動機的設計技術沒有變化,僅僅只是材料提升了,發動機的效果就能爆炸式增長。
舉個例子,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是什么?答案是:材料和數學,其中硬件就是材料,沒有之一。材料不過關,什么牛逼的設計都只能抓瞎。
電漿發動機的燃燒溫度可達兩三萬度,再如何冷卻也不能低于六千度;低于六千度就不是電漿,那電漿發動機也就無法啟動。
所以現在不說別的,僅僅一個強子材料的技術,就足以讓整個天馬星系沸騰。發動機技術,直接決定了戰艦的心臟,這技術提升了,戰艦技術原地飛升。
在無數人的關注中,楚飛的飛船掠過飛馬星并繼續減速,之后在星球引力、以及發動機的共同作用下,繞了一個巨大的弧線,十天后,楚飛第二次路過天馬星,此時飛船速度已經很低了,但想達到環繞速度,還需要進一步降低。
一直到五天后,飛船第三次掠過星球喉,速度才終于降低到環繞速度,飛船最終在指揮系統的引導下,停留在四萬多公里高度的同步軌道上。
此時已經有大量飛船靜靜地等候楚飛的現身。
在無數人和攝影設備的關注下,楚飛直接從飛船中走出來,沒有任何防御,就這么暴露在太空中。
頓時無數閃光燈閃爍,將這一幕記錄下來。
下一刻,周圍二十多公里范圍內所有人心頭陡然出現了楚飛的聲音:
“大家好,感謝大家的迎接。初來乍到,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
虛空中,楚飛微微低頭。
周圍頓時有無數人鼓掌。雖然太空中聽不到聲音,但動作不能少。這可是一個“神”低頭啊。
隨后又有聲音從大家的耳麥中傳來:
“歡迎楚大師。我代表飛馬星四十億人口,熱烈歡迎大師的來到,同時邀請大師在飛馬星定居。
我們已經選定一個百萬平方公里大型海島,作為大師的私人莊園。準備的有些倉促,還請大師見諒。”
百萬平方公里的海島?其實說是小型的大陸都行。
楚飛忍不住看了一眼前面的家伙,飛馬星總督,張世榮。
在天上這一個半月的時間里,楚飛已經對天馬星系、以及飛馬星的情況有了基本了解,還有這里的政治生態。
首先要說,新月星團分成了兩大陣營:新月聯邦、金龍聯邦。
其中新月聯邦延續了炎黃聯邦的制度——說是這么說的,聽聽就好。
而金龍聯邦,則是一個資本集團的聯邦,是商業集團的聯邦。整個金龍聯邦可以看做一個超級的聯合集團。
先前楚飛發現的太空戰斗,就是那七艘飛船的戰斗,就是新月聯邦和金龍聯邦的沖突。
天馬星系,就位于兩大聯邦的中間地帶,算是緩沖地帶。不僅僅是天馬星系,還有很多星系,共同組成了一條“緩沖帶”。
這個緩沖帶也不是永恒的,就像是兩國的邊界線,總是變來變去。不過這里的戰爭烈度不是很高,大多是“單挑”性質。一般就是幾艘飛船拉出來練練就差不多了。
這種低烈度戰爭的原因,就在于隔壁萬龍星團的壓力,大家不敢放開了內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