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竟,在戰場上前排士兵的視野是比較狹隘的,以他們的視角,面前沖過來的敵人根本就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人海,堪比查理上輩子的國慶節旅游景點,深陷人海泥潭的旅客所看到的景象。
然而,旅客看到的只是人頭攢動,至少不會有什么危險,但戰場上的士兵面對的人海,是想要殺死他們的敵人!
由此可見,后者給人類內心帶來的恐懼面有多大。
這就是為何明明誰都知道要把敵人放近了打殺傷效果才更好,偏偏戰場上總是有提前扣動扳機的士兵……
在緊繃的神經下,只要有一名士兵提前扣動扳機,其他士兵就會蜂擁云從,第一輪齊射往往就是這么廢掉的。
查理上輩子的明清戰爭中,明軍的火銃發揮的殺傷效果微乎其微,主要就是因為明軍士兵陣前總是隔著百步距離就放槍,以當時鳥銃的質量,在這個距離下開火玉皇大帝保佑也殺不死人的……
所以那時候清軍最喜歡做的就是在明軍火銃有效射程外勾引明軍開火,打出第一輪齊射后,清軍才會沖陣,由于清軍沖陣的是騎兵,所以明軍火槍手根本來不及打第二發……
查理所部面對的敵人還好,半獸人都是步兵,半獸人雖然體能和力量遠超人類,但速度比起人類卻沒什么優勢,畢竟雙方的個頭差距不大。
陡然間,急促的鼓點聲停歇,軍官的口令也及時下達:“開火!”
砰砰砰……
一片硝煙升起,不過開槍的第一排士兵根本來不及去看自己是否射殺目標,他們也沒有那個必要。
開完一槍后,第一排士兵立刻將火繩槍丟在一邊,半跪在地上,雙手全力以赴撐著面前的大盾,同時因為下跪的姿勢,將開闊視野跟身后第二排士兵讓了出來。
訓練有素的第二排士兵早已準備好,不用軍官命令,就將槍管架在大盾上方微微凹陷的位置上,扣動了扳機。
然而,打完一槍后的第二排士兵,并沒有向后撤離,而是轉身將打空的火繩槍交給后面第三排的士兵,并從第三排士兵手里接過已經點燃火繩的火繩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