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多久,《軍餉獎勵法》新鮮出爐。
在索菲亞所說的使用民田乃至民田的稅收期限、折扣作為軍餉抵賬之外,查理還設定了這一方法的期限。
原因無他,查理覺得用不了幾年,他的地盤穩固,豐收幾次后,手里就會有余錢,不至于再拿民田去充當軍餉了。
畢竟土地是有限的,現在他剛打下普羅旺斯伯國大部分地盤,可耕種的無主土地多得是,但按照軍餉發放的話,早晚會有發完的一天。
而且軍餉來抵扣土地稅,那會讓查理的收入大大減少,畢竟軍餉抵扣土地稅的時候,肯定會給予大量的優惠,不可能按照土地稅原本的數額抵扣,那么做跟直接繳納土地稅有什么區別?
而查理麾下的軍隊施行的又是常備軍制度,甚至由于戰事緊張,連退役年齡的期限都沒有明確規定。
畢竟現在查理根本不可能允許麾下士兵退役,除非在戰場上出現肢體傷殘等重傷,無法繼續打仗才會退役。
傷殘退役對查理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而且這個時代的軍隊環境里,就沒有國家豢養傷殘士兵這么一說,哪怕是騎士團的傷殘退役,也是依靠國家給予的騎士爵位福利頤養天年,而不是依靠傷殘退役的補貼。
自然而然的,查理不可能去養著傷殘退役的士兵,只是允許傷殘退役的士兵家眷可以再出一個男丁頂替他的位置,甚至可以頂替他的軍銜,但職務不能頂替。
除此之外,傷殘士兵可以將自己的軍銜和剩余的軍功兌換成軍功免稅田或者是現錢回家退役。
這也算是一個保障,但不會有額外的傷殘退役補貼,更不會進行什么傷殘退役軍人崗位安置。
這又不是21世紀那個生產力發達的社會,哪來那么多崗位安置?
即便是21世紀的和諧社會,很多退役小兵的崗位安置也是問題重重,退役下來安置的崗位甚至月入只有一千出頭,遠低于社會平均收入。
要不就是直接拿一筆錢退役。
在社會生產力那么發達的社會,還是和平時代,退役士兵的待遇都這樣,更何況是查理所在的落后時代?
不是查理不想進行崗位安置,而是他屬實沒有那么多崗位。
第(1/3)頁